试剂仓及试剂冷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80589发布日期:2022-01-07 22:5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试剂仓及试剂冷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剂仓及试剂冷藏装置。


背景技术:

2.试剂仓是医用设备技术领域中的常用设备,该设备可在精确的温度范围内低温-恒温保存试剂盒/试剂瓶,这为医学诊断的精确度提供了保障。试剂仓的制冷方式主要分为帕尔贴元件制冷和压缩机制冷,帕尔贴元件制冷是基于帕尔贴效应产生作用,该效应是指电流通过电热偶时产生能量的转移,吸收热量的一端成为冷端,释放热量的一端成为热端。且需要在元件热端配置散热器散去热量,使冷端与热端保持稳定温差以保证冷端的制冷效果,因此对空间要求高,并且制冷效果受制冷效率及散热面积的限制,无法快速制冷。
3.压缩机制冷是将低温介质输送至试剂仓内并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介质回到制冷系统中进行制冷后再进入试剂仓的过程。该方式中压缩机的位置不受限制,且均匀性好的流道结构可以对试剂仓进行均匀制冷。目前使用的技术是在试剂仓内壁设置冷却管道,但低温介质只能沿一个方向流过整个试剂仓内壁,该方式流经的路线较长,导致在介质流动过程中阻力大,因此增加了制冷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利于节约能源与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且制冷效率及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试剂仓及试剂冷藏装置,能够提高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减小流道阻力,使制冷系统的工作压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试剂仓,包括:
6.仓体,所述仓体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侧板;
7.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开设于所述仓体上;
8.多条冷却流道,多条所述冷却流道形成于所述底板和/或所述侧板内,多条所述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
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仓,由于冷却液可经过侧板与底板内相互连通的多流道对试剂仓冷却,因此可提高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并且由于进入流道的任一簇冷却液流经的路线比单一方向流动时有所减短,由此流道阻力减小,试剂仓工作压力减小,从而可节约能源。
1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条所述冷却流道相对于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的连线对称分布。
11.如此,采用对称式的流道设计使得任一部分的冷却液从进液口到出液口流经的长度近似相等,由此进一步使得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提高。
1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却流道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相对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底板内的第一底板流道以及形成于所述侧板内的第一侧板流道,所述第一底板流
道与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形成于所述底板内的第二底板流道以及形成于所述侧板内的第二侧板流道,所述第二底板流道与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相连通。
13.由此,冷却液可对底部与侧部均进行制冷,因此上述设计可对试剂仓的更大区域进行制冷。
1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底板子流道和第二底板子流道,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靠近所述底板的中心区域设置,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与所述第一侧板流道之间;
15.所述第二底板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底板子流道和第四底板子流道,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靠近所述底板的中心区域设置,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设置于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与所述第二侧板流道之间;
16.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与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相对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与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相对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板流道与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相对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连线对称设置。
17.由此,冷却液可流经底板流道的中心区域和底板流道的中心区域与侧板流道之间的区域,因此,冷却液可对试剂仓底部的更大区域进行制冷,并且,冷却液对底板流道的对称区域制冷均匀。
18.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的进液端和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19.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的进液端和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20.因此,冷却液先对底板中心区域制冷,即实现对高温区域集中制冷的效果,可有效提高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
21.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内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由内环壁和外环壁围成,所述环形空腔内设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包括第一分隔筋、第二分隔筋和第三分隔筋,所述第一分隔筋和所述第二分隔筋相对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三分隔筋分别与所述第一分隔筋和所述第二分隔筋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隔筋和所述第二分隔筋远离所述第三分隔筋的一端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分隔筋与所述内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所述第一分隔筋与所述外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所述第二分隔筋与所述内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所述第二分隔筋与所述外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三分隔筋与所述内环壁之间,与所述第一分隔筋相对的所述外环壁的上方的所述侧板内形成所述第一侧板流道,与所述第二分隔筋相对的所述外环壁的上方的所述侧板内形成所述第二侧板流道,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外环壁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的进液端,且用于连通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的进液端。
22.分隔筋制作方便;并且通过设置分隔筋的方式用来分隔流道,可使流道内充满冷却液,即冷却液覆盖了更多的区域,可改善试剂仓的制冷效果。
23.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隔筋还包括第四分隔筋和第五分隔筋,所述第四分隔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隔筋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壁连接,所述第五分隔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隔筋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壁连接,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第四分隔筋和所述第五分隔筋之间的底板上,与所述第四分隔筋和所述第五分隔筋之间相对的所述外环壁的上方的所述侧板内形成第三侧板流道,所述第三侧板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流道、所述第二侧板流道以及所述出液口连通。
24.出液口设置于底板上可节约空间;第三侧板的设置可使流经第一侧板流道、第二侧板流道的冷却液通过第三侧板流至出液口。
25.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环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的出液端,所述第三连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和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的出液端,所述第三侧板流道与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的出液端之间设有第一挡液筋,所述第三侧板流道与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的出液端之间设有第二挡液筋,所述第一挡液筋和所述第二挡液筋的高度均低于所述侧板的高度。
26.因此,冷却液可通过上述连接口从第二底板子流道和第四底板子流道分别流至第一侧板流道和第二侧板流道,冷却液可通过上述挡液筋从第一侧板流道和第二侧板流道流至第三侧板流道;分隔筋的设置有利于确保冷却液在第一侧板流道与第二侧板流道的液面高度。
27.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分隔筋和所述第五分隔筋之间的底板内开设有第三底板流道,所述第三底板流道与所述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三底板流道相对的外环壁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口,所述第四连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底板流道与所述第三侧板流道。
28.由此,冷却液可通过第四连接口由第三侧板流道流经第三底板流道后流至出液口,在不设置额外管道的情况下使冷却液流出试剂仓。
29.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分隔筋和所述第二分隔筋均为弧形板结构,所述弧形板结构的凹面朝向所述内环壁。
30.因此,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流道阻力较小。
31.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32.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的进液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33.因此,冷却液对试剂仓底部的制冷效果更好。
3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内形成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由内
环壁和外环壁围成,所述仓体的侧板形成所述环形空腔的外环壁,所述环形空腔内设有分隔筋,所述分隔筋包括第六分隔筋和第七分隔筋,所述第六分隔筋和所述第七分隔筋相对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六分隔筋和所述第七分隔筋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外环壁连接,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六分隔筋与所述内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底板子流道,所述第六分隔筋与所述外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所述第七分隔筋与所述内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底板子流道,所述第七分隔筋与所述外环壁之间形成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六分隔筋与所述第七分隔筋之间,且远离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与所述第六分隔筋相对的所述外环壁的上方的所述侧板内形成所述第一侧板流道,与所述第七分隔筋相对的所述外环壁的上方的所述侧板内形成所述第二侧板流道,所述外环壁上开设有第五连接口和第六连接口,所述第五连接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一侧板流道的进液端,且所述第五连接口靠近所述第六分隔筋与所述外环壁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第六连接口用于连通所述第四底板子流道的出液端与所述第二侧板流道的进液端,且所述第六连接口靠近所述第七分隔筋与所述外环壁的连接处设置。
35.分隔筋制作方便,设置分隔筋可用来分隔流道,并且使流道内充满冷却液,即冷却液覆盖了更多的区域,可改善试剂仓的制冷效果;第五连接口与第六连接口使得对底部制冷过的冷却液流至侧板流道。
36.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连接口和所述第六连接口之间的侧板内形成有第三侧板流道,所述第三侧板流道与所述第一侧板流道之间设有第三挡液筋,所述第三侧板流道与所述第二侧板流道之间设有第四挡液筋,所述第三挡液筋和所述第四挡液筋的高度均低于所述侧板的高度。
37.第三挡液筋和第四挡液筋的设置使得冷却液从底板流道流出后分别流至第一侧板流道与第二侧板流道。
38.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液口设置于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所述外环壁上方的所述侧板上。
39.如此设计使得温度升高的冷却液在对试剂仓底部与侧部制冷后直接排出,避免对已经经过制冷的底部造成升温影响,提高了试剂仓的冷却效率。
4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六分隔筋和所述第七分隔筋均为弯折板结构。
41.因此,弯折板结构的分隔筋更易于加工。
4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的中心位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连线上。
43.因此,底板沿进液口与出液口的连线对称设置,使得冷却液对试剂仓的制冷更加均匀。
4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液口靠近所述出液口设置。
45.因此进液口与出液口上方的空气可进行对流,使得试剂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上方的制冷效果更均匀。
46.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试剂冷藏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试剂仓和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分别与所述试剂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所述制冷系统用于对
流经所述试剂仓的冷却液循环制冷。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冷藏装置,采用了第一方面的试剂仓。对称设置的冷却流道使得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好,流线阻力小,因此,试剂仓冷藏装置的工作动力需求小,可降低耗能。
附图说明
4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9.图1为一种试剂仓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50.图2为图1中冷却液的流动示意图;
5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试剂仓-流道相对位置示意图;
5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流道结构俯视图;
5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流道结构主视图;
5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流道结构后视图;
55.图7为图4中冷却液的流动示意图;
5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试剂仓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57.图9为图8中冷却液的流动示意图;
5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试剂冷藏装置结构示意图。
59.附图标记说明:
60.01-进液口;02-出液口;03-底板流道;04-侧板流道;05-分隔筋;
61.1-仓体;2-底板流道;3-侧板流道;4-进液口;5-出液口;6-第一流道;7-第二流道;61-第一底板流道;62-第一侧板流道;71-第二底板流道;72-第二侧板流道;611-第一底板子流道;612-第二底板子流道;711-第三底板子流道;712-第四底板子流道;8-第一分隔筋;9-第二分隔筋;10-第三分隔筋;11-第四分隔筋;12-第五分隔筋;13-第一开口;14-第一连接口;15-第二连接口;16-第三连接口;17-第四连接口;18,18
’‑
第三侧板流道;19-第三底板流道;20-第一挡液筋;21-第二挡液筋;22-第六分隔筋;23-第七分隔筋;24-第二开口;25-第五连接口;26-第六连接口;27-第三挡液筋;28-第四挡液筋;29-仓盖。
具体实施方式
6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3.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64.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5.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67.试剂仓为医用设备技术领域中的常用设备,该设备可在精确的温度范围内低温-恒温保存试剂盒/试剂瓶,这为医学诊断的准确度提供了保障。控制试剂仓的温度以满足试剂存储的条件有不同的制冷方式,常用压缩机制冷来实现。压缩机制冷是将低温介质输送至试剂仓内并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介质回到制冷系统中进行制冷,如此循环的过程。该方式中用来制备低温介质的压缩机的位置不受限制,且均匀性好的流道结构可以对试剂仓进行均匀制冷。
68.图1为一种试剂仓的流道结构。通过在试剂仓内壁设置冷却管道的方式对试剂仓进行制冷。图1所示的试剂仓的流道结构包括进液口01、出液口02、底板流道03与侧板流道04。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如图2所示,冷却液从底板的进液口01通入后,沿着底板流道03流动,先流经分隔筋05内侧的区域,再流经分隔筋05外侧的区域。当冷却液对底板全部区域制冷后,流入侧板流道04内,绕侧板流道流动一周后由出液口02流出。
69.在该过程中,由于只有一条连通的冷却流道,冷却液只能沿着一个方向对试剂仓内壁进行冷却,因此流体的流经路线较长,流道的阻力较大,从而增加了制冷系统的工作压力。并且在冷却液的流动过程中,靠近进液口01处的冷却液温度较低,靠近出液口02处的冷却液温度较高,单一方向的流动使得冷却液对试剂仓的制冷温度不均匀,因此制冷效果不佳。
70.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试剂仓及试剂冷藏装置,可提高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并能够减小流道阻力以及制冷系统的工作压力,从而可节约能源。
7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该试剂仓及试剂冷藏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72.实施例一
7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剂仓,包括仓体1、进液口4和出液口5、多条冷却流道,试剂仓-流道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仓体1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的侧板,进液口4和出液口5开设于仓体1上,多条冷却流道形成于底板和/或侧板内,多条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液口4和出液口5连通。由于仓体内存在多条相互连通的冷却流道,因此进入流道的任一簇冷却液的流经路线比单一方向流动时有所减短,由此流道阻力减小,试剂仓工作压力减小,从而可节约能源,并且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冷却液经过多流道对试剂仓冷却,可提高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
74.冷却流道的设置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在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中,设置多条冷却流道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分布。需要说明的是,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是指
进液口4的中心位置至出液口5的中心位置的连线。
75.通过设置对称分布的冷却流道,使得冷却液进入进液口4后,沿着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的对称方向流动。如此,采用对称式的流道设计使得任一部分的冷却液从进液口4到出液口5流经的路线长度近似相等,由此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得到保证。
76.另一种实现方式为多条冷却流道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非对称分布,如此设计使得生产冷却流道时无苛刻要求,加工方便。
77.参照图4,冷却流道包括第一流道6和第二流道7,第一流道6和第二流道7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设置。可选地,第一流道6包括形成于底板内的第一底板流道61以及形成于侧板内的第一侧板流道62,第一底板流道61与第一侧板流道62相连通,第二流道7包括形成于底板内的第二底板流道71以及形成于侧板内的第二侧板流道72,第二底板流道71与第二侧板流道72相连通。将第一流道6与第二流道7分为相互连通的底板流道与侧板流道,使得冷却液可对试剂仓的底部与侧部均进行制冷,即对试剂仓进行制冷的区域大。
78.需要说明是,冷却流道的设置不局限于两条流道,也可为四条、六条或者多条流道。
79.流道的设置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可选的,第一流道包括形成于底板内的第一底板流道,第二流道包括形成于底板内的第二底板流道。如此设计使得冷却液对试剂仓的底部制冷效果更好。
80.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流道包括形成于侧板的第一侧板流道,第二流道包括形成于侧板的第二侧板流道,如此设计使得冷却液对试剂仓的侧部制冷效果更好。
81.可选的,第一底板流道与第二底板流道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其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底板流道6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底板子流道611和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第一底板子流道611靠近底板的中心区域设置,第二底板子流道612设置于第一底板子流道611与第一侧板流道62之间;第二底板流道7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三底板子流道711和第四底板子流道712,第三底板子流道711靠近底板的中心区域设置,第四底板子流道712设置于第三底板子流道711与第二侧板流道72之间;第一底板子流道611与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设置,第二底板子流道612与第四底板子流道712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设置,第一侧板流道62与第二侧板流道72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设置。上述设置方式将底板流道分为底板中心区域与底板两侧区域,因此冷却液在试剂仓底部更大的面积内进行制冷,并且由于存在两条流道,均分为上述两个区域,因此冷却液在两个流道内对试剂仓底部的制冷更均匀。
82.需要说明的是,底板流道2的设置不局限于四个子流道,可将底板流道2设置为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的偶数条流道,如六个子流道,如此设计将试剂仓的底板流道2分为更多对称区域,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液冷却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
83.可选地,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如图7所示,第一底板子流道611的进液端与进液口4连通,第一底板子流道611的出液端分别与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的进液端和第一侧板流道62的进液端连通,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的出液端和第一侧板流道62的出液端与出液口5连通;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的进液端与进液口4连通,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的出液端分别与第四底板子流道712的进液端和第二侧板流道72的进液端连通,第四底板子流道712的出液端和第二侧板流道72的出液端与出液口5连通
84.由于第一底板子流道611的进液端与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的进液端分别与进液口4连接,因此冷却液进入进液口4后,冷却液先通过第一底板子流道611和第三底板子流道711,即对靠近底板中心的区域集中冷却,流出底板的中心区域后冷却液流入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第四底板子流道712与第一侧板流道62、第二侧板流道72,即将冷却液分为四簇流动方向对四个区域同时进行制冷。由于底板中心的上方区域与低温侧板距离远,对侧部制冷的过程中无法同时对底板中心区域制冷降温,使得该区域温度高,由此,上述设计也呈现出对底板中心的高温区域集中制冷的效果。因此,在底面上呈现由内至外制冷,在整体上呈现底板与侧板同时制冷的特点,实现了制冷更均匀的目的。
85.底板内形成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由内环壁和外环壁围成,环形空腔的分隔方式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其中,在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中,环形空腔内设有分隔筋,分隔筋包括第一分隔筋8、第二分隔筋9和第三分隔筋10,第一分隔筋8和第二分隔筋9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设置,第三分隔筋10分别与第一分隔筋8和第二分隔筋9的一端连接,第一分隔筋8和第二分隔筋9远离第三分隔筋10的一端形成第一开口13,第一分隔筋8与内环壁之间形成第一底板子流道611,第一分隔筋8与外环壁之间形成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第二分隔筋9与内环壁之间形成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第二分隔筋9与外环壁之间形成第四底板子流道712,进液口4位于第三分隔筋10与内环壁之间,与第一分隔筋8相对的外环壁的上方的侧板内形成第一侧板流道62,与第二分隔筋9相对的外环壁的上方的侧板内形成第二侧板流道72,第一开口13相对的外环壁处开设有第一连接口14,参照图6,第一连接口14用于连通第一底板子流道611的出液端与第一侧板流道62的进液端,且用于连通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的出液端与第二侧板流道72的进液端,由此,第一连接口14将底板流道2与侧板流道3连通。
86.分隔筋制作方便,因此,通过设置分隔筋来分隔流道,使得冷却液流入试剂仓内后充满底板流道2与侧板流道3,冷却液可覆盖更大的面积对试剂仓的底部与侧部进行制冷;并且冷却液可直接接触试剂仓的底板与侧板,不会有能量损耗。因此,如此设计提高了试剂仓的冷却效率,改善了试剂仓的制冷效果。
87.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底板与侧板内嵌设管道的方式形成冷却流道,嵌设在底板内的管道形成底板流道,嵌设在侧板内的管道形成侧板流道,冷却液通过流入底板流道与侧板流道对仓体制冷。其中,底板流道与侧板流道均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设置。因此,冷却液可在管道内流动。
88.具体地,参照图7,分隔筋还包括第四分隔筋11和第五分隔筋12,第四分隔筋11的一端与第一分隔筋8远离第一开口1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环壁连接,第五分隔筋12的一端与第二分隔筋9远离第一开口1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外环壁连接,出液口5设置于第四分隔筋11和第五分隔筋12之间的底板上,与第四分隔筋11和第五分隔筋12之间相对的外环壁的上方的侧板内形成第三侧板流道18,第三侧板流道18分别与第一侧板流道62、第二侧板流道72以及出液口5连通。
89.将出液口5设置在底板上,且仅通过与第四分隔筋11与第五分隔筋12一端连接的第三分隔筋10将出液口5与进液口4隔开,由于出液口5与进液口4均在底板,因此可节约空间;并且使第一侧板流道62与第二侧板流道72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三侧板流道18流至出液口5。
90.第一侧板流道62与第二侧板流道72连通第三侧板流道18的方式存在不同的的实现方式,其中,图7所示的实现方式中,在外环壁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口15和第三连接口16,第二连接口15用于连接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的出液端和第一侧板流道62的出液端,第三连接口16用于连接第四底板子流道712的出液端和第二侧板流道72的出液端,第三侧板流道18与第一侧板流道62的出液端之间设有第一挡液筋20,第三侧板流道18与第二侧板流道72的出液端之间设有第二挡液筋21,参照图5,第一挡液筋20和第二挡液筋21的高度均低于侧板的高度。
91.具体地,第一连接口14、第二连接口15和第三连接口16的宽度比例可共同控制冷却液从底板流道2进入侧板流道3的流量。当宽度太小时,流道阻力增大;当宽度太大时,冷却液会在未对底部完全制冷前流入侧板流道3,降低冷却液的流动均匀性,因此可根据需求调整连接口的宽度。
92.因此,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二连接口15从第二底板子流道612流进流进第一侧板流道62,另一部分冷却液通过第三连接口16从第四底板子流道712流进第二侧板流道72;而流至第一侧板流道62的冷却液越过第一挡液筋20流至第三侧板流道18,流至第二侧板流道72的冷却液越过第二挡液筋21流至第三侧板流道18。挡液筋的设置有利于确保冷却液在第一侧板流道62与第二侧板流道72的液面高度,如此设计保证了在试剂仓底板和侧板的冷却液容量,确保对试剂仓的底部和侧部进行足够的冷却后再流出。并且,连接口与挡液筋的制作更方便。
93.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管道分别连通第一侧板流道62与第三侧板流道18、第二侧板流道72与第三侧板流道18,即冷却液分别从第一侧板流道62与第二侧板流道72的出液端通过管道流动至第三侧板流道18。
94.冷却液流至出液口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可选地,如图7所示,第四分隔筋11和第五分隔筋12之间的底板内开设有第三底板流道19,第三底板流道19与出液口5连通,第三侧板流道18相对的外环壁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口17,第四连接口17用于连接第三底板流道19与第三侧板流道18。
95.第四连接口17的位置设置使冷却液由第三侧板流道18流至第三底板流道19,最终流出处于第三底板上的出液口5,如此设计即在不设置额外管道的情况下,使冷却液对试剂仓的更大区域进行制冷,提高了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
96.或者,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可通过设置管道连通第三侧板流道18与出液口5,即第三侧板流道18内的冷却液通过管道流至出液口5。
97.可选地,第一分隔筋8和第二分隔筋9的设置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图7所示的结构中将分隔筋设置为弧形板结构,弧形板结构的凹面朝向内环壁。如此设计使流体经过第一分隔筋8与第二分隔筋9时流道阻力减小,因此仓体1压力减小,节约耗能。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将分隔筋设置为弯折板结构,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便于压制分隔筋,因此加工方便。
98.可选地,参考图7,进液口4靠近出液口5设置,由于进液口4的冷却液温度低,而出液口5的冷却液温度高,如此设计可使两个位置处上方的空气进行流动至温度均匀,可提高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
99.实施例二
100.该实施例提供的试剂仓,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底板子流道611的进液端与进液口
4连通,第一底板子流道611的出液端与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的进液端连通,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的出液端与第一侧板流道62的进液端连通,第一侧板流道62的出液端与出液口5连通;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的进液端与进液口4连通,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的出液端与第四底板子流道712的进液端连通,第四底板子流道712的出液端与第二侧板流道72的进液端连通,第二侧板流道72的出液端与出液口5连通。
101.以上设计使冷却液由进液口4通过底板流道2后,再流入侧板流道3,即冷却液先对试剂仓底部集中制冷后再对试剂仓侧部进行制冷,因此,对试剂仓底部的制冷效果更好。
102.可选地,底板内形成有环形空腔,环形空腔由内环壁和外环壁围成,仓体1的侧板形成环形空腔的外环壁,环形空腔的分隔方式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其中,图8、图9所示的实现方式之中,环形空腔内设有分隔筋,分隔筋包括第六分隔筋22和第七分隔筋23,第六分隔筋22和第七分隔筋23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设置,第六分隔筋22和第七分隔筋23的一端分别与外环壁连接,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开口24,第六分隔筋22与内环壁之间形成第一底板子流道611,第六分隔筋22与外环壁之间形成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第七分隔筋23与内环壁之间形成第三底板子流道711,第七分隔筋23与外环壁之间形成第四底板子流道712,进液口4位于第六分隔筋22与第七分隔筋23之间,且远离第二开口24设置,与第六分隔筋22相对的外环壁的上方的侧板内形成第一侧板流道62,与第七分隔筋23相对的外环壁的上方的侧板内形成第二侧板流道72,外环壁上开设有第五连接口25和第六连接口26,第五连接口25用于连通第二底板子流道612的出液端与第一侧板流道62的进液端,且第五连接口25靠近第六分隔筋22与外环壁的连接处设置,第六连接口26用于连通第四底板子流道712的出液端与第二侧板流道72的进液端,且第六连接口26靠近第七分隔筋23与外环壁的连接处设置。
103.具体地,第五连接口25与第六连接口26的宽度可控制冷却液从底板流道2进入侧板流道3的流道阻力大小及冷却液流过试剂仓的均匀性。当宽度太小时,流道阻力增大;当宽度太大时,冷却液会在未对底部完全制冷前流入侧板流道3,降低冷却液的流动均匀性。因此,可根据需求调整第五连接口25与第六连接口26的宽度。
104.分隔筋制作方便;并且通过设置分隔筋来分隔流道,使得冷却液流入试剂仓内后可充满底板流道2与侧板流道3,冷却液可覆盖更大的面积对试剂仓的底部与侧部进行制冷,提高了试剂仓的冷却效率,改善了试剂仓的制冷效果。
105.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底板与侧板内嵌设管道的方式形成冷却流道,嵌设在底板内的管道形成底板流道,嵌设在侧板内的管道形成侧板流道,冷却液通过流入底板流道与侧板流道对仓体制冷。其中,底板流道与侧板流道均相对于进液口4和出液口5的连线对称设置。因此,冷却液可在管道内流动。
106.可选地,参照图9,第五连接口25和第六连接口26之间的侧板内形成有第三侧板流道18’,第三侧板流道18’与第一侧板流道62之间设有第三挡液筋27,第三侧板流道18’与第二侧板流道72之间设有第四挡液筋28,第三挡液筋27和第四挡液筋28的高度均低于侧板的高度。
107.第三挡液筋27与第四挡液筋28的高度设置是为了控制冷却液的流动方向,可确保冷却液通过底板流道2后流至第一侧板流道62、第二侧板流道72与第三侧板流道18’,并且,挡液筋的制作更方便。
108.可选地,出液口5设置于与第二开口24相对的外环壁上方的侧板上。由于冷却液流经底板流道2与侧板流道3后温度升高,因此,冷却液通过设置在侧板上的出液口5排出避免了对试剂仓的冷却效果造成影响。
109.具体地,第六分隔筋22和第七分隔筋23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图9所示的实现方式中将分隔筋设置为弯折板结构。由此,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成型,加工更方便;另一种实现方式是将分隔筋设置为弧形板结构,如此设计可减小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流道阻力。
110.其中,底板的中心位于进液口4与出液口5的连线上。由此,冷却液对底板的制冷更加均匀,因此,可提高试剂仓的温度均匀性。
11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试剂仓还包括仓盖29,仓盖29盖设于侧板远离底板的一侧。仓盖29用于对试剂仓进行封闭,可避免试剂仓内的试剂发生交叉感染,也可起到防尘及避免污染的作用,同时,不盖仓盖29时,试剂仓处于与空气流通的状态,需要消耗更多的制冷电能,以维持试剂仓内的低温度。因此,仓盖29的设置也可起到节约能耗的作用。
112.具体地,仓盖29由保温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该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小,因此可减小来自外部空气的热影响,可提高试剂仓的制冷效率。
113.其中,仓体1的外壁包覆有保温材料层,用以隔绝外部的高温环境,从而改善试剂仓的制冷效果。
114.实施例三
115.如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剂冷藏装置,该试剂冷藏装置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试剂仓,以及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分别与试剂仓的进液口4和出液口5连通,用于对流经试剂仓的冷却液循环制冷。具体地,制冷系统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与蒸发器组成,它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冷却液在其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实现对试剂仓的冷却。压缩机是制冷循环的动力,它除了及时抽出蒸发器内蒸气,维持低温低压外,还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冷却液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冷却液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冷凝器为热交换设备,将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气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冷却液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冷却液;节流阀对高压常温的冷却液进行降压,得到低温低压冷却液,再送入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为蒸汽,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通过吸收试剂仓内的热量,使试剂仓内温度下降,达到冷却的目的。
1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冷藏装置,采用了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试剂仓,由于试剂仓的制冷效率高、制冷温度均匀性好、流道阻力小且隔温效果好,因此可减小试剂冷藏装置的动力,从而降低能耗,既环保又节约能源,也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11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