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08136发布日期:2022-03-26 11:0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块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


背景技术:

2.块冰机是制冰机中的一种,用于生产块状冰块,块冰的尺寸可根据冰模的大小进行定制,主要应用于港口、码的冰工厂、水产品保鲜、冷却、长途运输、水产、食品保鲜、冰雕观赏和食用冰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块冰机,一般通过制冷机组对冰模内的水进行制冷,使其冰冻成冰,脱模时再使用专业的融冰设备,使冰块从冰模中脱落;
3.但是使用专业的融冰设备进行融冰的话,不仅成本较高,浪费了较多的资源,同时也无法有效利用制冷机组制冷所产生的热量,这样一来,既浪费了制冷机组制冷所产生的热量,又白白消耗了融冰设备所需的能量;
4.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希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具备能够利用制冷机组制冷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融冰的优点。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能够利用制冷机组制冷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融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包括若干个相互交错设置的横板和纵板,若干个所述横板与纵板之间形成有若干个成冰槽,若干个所述横板的内部均形成有管腔,所述管腔内盘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首尾两端分别从最两侧的管腔中延伸而出;
9.所述内管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内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制冷通道和融冰通道,所述内管首端的制冷通道通过制冷管连接有制冷机组的输出端,所述内管尾端的制冷通道通过回冷管连接有制冷机组的输入端;
10.所述内管首端的融冰通道通过第二支管和供水管连接有蓄水箱,所述内管尾端的融冰通道通过回水管也连接有蓄水箱。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管和回冷管内流通有制冷剂。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机组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蒸发管,所述蒸发管设置在蓄水箱的内部,当蒸发管为制冷机组散热时,蒸发管能够加热蓄水箱内部储存的水。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箱内设置有水位计。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水箱的外壁贯通连接有加水管。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管贯通连接在供水管顶部的一侧,
所述供水管顶部的另一侧还贯通连接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末端位于横板和纵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支管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喷洒管。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18.(三)有益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通过蓄水箱储存制冰及融冰的水,制冷机组通过制冷管和回冷管使制冷剂循环流动对成冰槽内的水进行制冷时,同时也通过蒸发管进行散热,通过热传导作用,蒸发管的散热能够加热蓄水箱内的水,使水上升至一定温度,成为温热水;
21.需要融冰脱模时,通过水泵能够将温热水通过供水管和第二支管导入到内管中,从而融化成冰槽内的冰,达到快速脱模的目的;
22.融冰之后,温热水的水温又降低了下来,形成低温水,并通过回水管回流至蓄水箱,完成水的循环,以便于下一次融冰脱模使用。
23.2、该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融冰之后形成的低温水通过回水管回流至蓄水箱,此时通过水泵能够将低温水通过供水管、第一支管和喷洒管喷洒而出,使其流到成冰槽中,由于低温水的温度已经较低了,所以后续的制冷时间得到了大大的缩减,更加的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蓄水箱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内管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内管部分的剖视图。
29.图中:1、制冷机组;2、制冷管;3、横板;4、纵板;5、管腔;6、内管;7、隔板;8、制冷通道;9、融冰通道;10、回冷管;11、蒸发管;12、蓄水箱;13、供水管;14、水泵;15、第一支管;16、第一控制阀;17、喷洒管;18、第二支管;19、第二控制阀;20、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
31.请参阅图1-图5,一种带有蓄热器的双系统模块化块冰机,包括若干个相互交错设置的横板3和纵板4,若干个横板3与纵板4之间形成有若干个成冰槽,如图4所示,成冰槽呈矩形,水在成冰槽内被冰冻成冰;
32.若干个横板3的内部均形成有管腔5,管腔5内盘设有内管6,内管6的首尾两端分别从最两侧的管腔5中延伸而出,如图5所示,内管6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隔板7,隔板7将内管6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制冷通道8和融冰通道9,内管6首端的制冷通道8通过制冷管2连接有制冷机组1的输出端,内管6尾端的制冷通道8通过回冷管10连接有制冷机组1的输入端,制冷管2
和回冷管10内流通有制冷剂,制冷机组1通过制冷管2和回冷管10使制冷剂循环流动,从而对成冰槽内的水进行制冷,把其冰冻成冰;
33.内管6首端的融冰通道9通过第二支管18和供水管13连接有蓄水箱12,内管6尾端的融冰通道9通过回水管20也连接有蓄水箱12,蓄水箱12内的水通过第二支管18和供水管13进入融冰通道9,然后又从回水管20回到蓄水箱12,完成水的循环,当水是温热水时,水在循环时即可融化成冰槽内的冰,使其脱模掉落,达到便于融冰的效果;
34.制冷通道8和融冰通道9均设置在内管6中,集成度更高,更加的节省空间,如图4所示,内管6从一个横板3的管腔5中延伸进去,挨个穿过相邻的管腔5后,从最后一个管腔5中延伸出来;
35.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横板3和纵板4的底部设置挡板,防止制冰用水渗漏;
36.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制冷机组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蒸发管11,蒸发管11设置在蓄水箱12的内部,当蒸发管11为制冷机组1散热时,蒸发管11能够加热蓄水箱12内部储存的水,通过蓄水箱12储存制冰及融冰的水,制冷机组1通过制冷管2和回冷管10使制冷剂循环流动对成冰槽内的水进行制冷时,同时也通过蒸发管11进行散热,通过热传导作用,蒸发管11的散热能够加热蓄水箱12内的水,使水上升至一定温度,成为温热水,既提高了蒸发管11的散热能力,同时也加热了蓄水箱12内的水;
37.供水管13上设置有水泵14,需要融冰脱模时,通过水泵14能够将温热水通过供水管13和第二支管18导入到内管6中,从而融化成冰槽内的冰,达到快速脱模的目的;
38.融冰之后,温热水的水温又降低了下来,形成低温水,并通过回水管20回流至蓄水箱12,完成水的循环,以便于下一次融冰脱模使用;
39.本实施例中,第二支管18贯通连接在供水管13顶部的一侧,供水管13顶部的另一侧还贯通连接有第一支管15,第一支管15的末端位于横板3和纵板4的上方,第一支管15的外壁均匀设置有喷洒管17;
40.融冰之后形成的低温水通过回水管20回流至蓄水箱12,此时通过水泵14能够将低温水通过供水管13、第一支管15和喷洒管17喷洒而出,使其流到成冰槽中,由于低温水的温度已经较低了,所以该低温水后续的制冷时间得到了大大的缩减,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比常温水制冰时间缩短了12.5%;
41.由于制冰与融冰时间的缩短,与传统的制冷机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块冰机能耗节约约35%,同时也无需使用专业的融冰设备,利用制冷机组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既实现了有效的融冰脱模,又实现了快速制冰;
42.第一支管15和第二支管18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6和第二控制阀19,通过第一控制阀16和第二控制阀19能够分别控制第一支管15和第二支管18的通断,从而便于控制是融冰还是制冰;
43.蓄水箱12内设置有水位计,蓄水箱12的外壁贯通连接有加水管,通过水位计能够直观的检测蓄水箱12内的余水量,当余水量过少时,通过加水管可以向蓄水箱12内加水,满足制冰及融冰需求。
4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45.通过蓄水箱12储存制冰及融冰的水,制冷机组1通过制冷管2和回冷管10使制冷剂循环流动对成冰槽内的水进行制冷时,同时也通过蒸发管11进行散热,通过热传导作用,蒸
发管11的散热能够加热蓄水箱12内的水,使水上升至一定温度,成为温热水;
46.需要融冰脱模时,通过水泵14能够将温热水通过供水管13和第二支管18导入到内管6中,从而融化成冰槽内的冰,达到快速脱模的目的;
47.融冰之后,温热水的水温又降低了下来,形成低温水,并通过回水管20回流至蓄水箱12,完成水的循环,以便于下一次融冰脱模使用;
48.融冰之后形成的低温水通过回水管20回流至蓄水箱12,此时通过水泵14能够将低温水通过供水管13、第一支管15和喷洒管17喷洒而出,使其流到成冰槽中,由于低温水的温度已经较低了,所以后续的制冷时间得到了大大的缩减,更加的节能环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