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制冷系统及生化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8988发布日期:2022-01-12 02:1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器械制冷系统及生化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制冷系统及生化仪。


背景技术:

2.生化分析仪又常被称为生化仪,是采用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的效率及收益。
3.由于生物化学反应时温度对反应结果影响很大,故恒温系统的灵敏度、准确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4.现有的生化仪中,常采用帕尔贴进行制冷。帕尔贴用于制冷时,制冷效率相对有限,因此帕尔贴热端的散热效果决定了制冷器能否保持长期、有效地运行。
5.现有技术散热的方法,通常只靠热媒散热端加设散热器进行自然散热,或加设散热器和风机进行强迫风冷散热。上述两种方法只能对空气流通速率进行控制,并且由于帕尔贴热端面积小,并不能有效将热端废热散出,这使得热端温度急剧升高,导致帕尔贴冷端制冷效果不显著,甚至失效。且自然散热体积太大、强迫风冷散热噪音太大。从仪器整体散热效率和功能考虑,自然散热不利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正常工作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制冷系统及生化仪,以解决现有生化仪中帕尔贴制冷效果差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疗器械制冷系统,包括:
9.至少一个制冷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冷端与热端,所述冷端用于对外部承载件进行制冷;
10.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主管路、与所述制冷单元相匹配的至少一个输入管路和至少一个散热组件;
11.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管路、散热单元、驱动件;所述输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管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热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回流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热端的输出端和所述主管路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散热单元设于所述回流管路上,用于对回流管路内的热媒进行散热;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回流管路上,用于驱动回流管路内的热媒回流至所述主管路。
12.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换热管、散热件;所述换热管设于所述回流管路上,用于对所述回流管路内的热媒进行换热;所述散热件设于外部平台上并与所述换热管相匹配,用于对所述换热管进行散热。
13.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所述散热件为散热风扇,用于对所述换热管进行风冷。
14.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所述驱动件为循环泵。
15.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所述主管路上设有气液分离罐,用于排出所述主管路内的气体。
16.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还包括加液管路,所述加液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主管路连通,用于向所述主管路内添加热媒。
17.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所述制冷单元为至少一个帕尔贴,相邻的帕尔贴的热端之间通过管路连通。
18.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单元,设于外部承载件上,用于测量外部承载件的温度。
1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化仪,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
2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2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过在制冷单元的热端设置散热部进行散热来对热端进行散热,以提高制冷单元的制冷效果。其中,散热部具体包括主管路、输入管路、回流管路、散热单元和驱动件;输入管路和回流管路之间通过主管路连通,输入管路的输出端和回流管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热端的两端连通,即形成一完整回路。散热单元设在回流管路上,用于对管路内的热媒进行散热;驱动件设在回流管路上,用于对管路内的热媒进行驱动。通过设置液体管路和对管路内热媒进行散热的散热单元,液体管路内热媒用于吸收热端的热量,再由散热单元对管路内热媒进行有效散热,再次得到温度更低的低温热媒,可有效降低热端的温度,提高其冷端的制冷效率,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
附图说明
22.图1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帕尔贴;2:主管路;3:输入管路;4:回流管路;5:散热单元;501:散热管;502:散热风扇;6:循环泵;7:气液分离罐;8:加液管路;9:温度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疗器械制冷系统及生化仪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25.实施例一
26.参看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医疗器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制冷单元和散热部。
27.制冷单元包括冷端与热端,冷端用于对外部承载件进行制冷。散热部则包括主管路2、与制冷单元相匹配的至少一个输入管路3和至少一个散热组件。
28.其中,回流组件包括回流管路4、散热单元5、驱动件。输入管路3的两端分别与主管路2的输出端和热端的输入端连通。回流管路4的两端分别与热端的输出端和主管路2的输入端连通。散热单元5设于回流管路4上,用于对回流管路4内的热媒进行散热。驱动件设于回流管路4上,用于驱动回流管路4内的热媒回流至主管路2。
29.本实施例通过在制冷单元的热端设置散热部进行散热来对热端进行散热,以提高
制冷单元的制冷效果。其中,散热部具体包括主管路2、输入管路3、回流管路4、散热单元5和驱动件;输入管路3和回流管路4之间通过主管路2连通,输入管路3的输出端和回流管路4的输入端分别与热端的两端连通,即形成一完整回路。散热单元5设在回流管路4上,用于对管路内的热媒进行散热;驱动件设在回流管路4上,用于对管路内的热媒进行驱动。通过设置液体管路和对管路内热媒进行散热的散热单元5,液体管路内热媒用于吸收热端的热量,再由散热单元5对管路内热媒进行有效散热,再次得到温度更低的低温热媒,可有效降低热端的温度,提高其冷端的制冷效率,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
30.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31.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单元5具体可包括换热管501、散热件。换热管501 设于回流管路4上,用于对回流管路4内的热媒进行换热。散热件则可为散热风扇502,设于外部平台上并与换热管501相匹配,用于提高换热管501 处的空气循环率,以将回流管内的高温热媒在较短时间内降至所需温度范围。
32.驱动件则可为循环泵6,以实现热媒在管内的循环。
33.在本实施例中,主管路2上可设置气液分离罐7和加液管路8。气液分离罐7用于排出主管路2内的气体。加液管路8的输出端则可与主管路2或气液分离罐7连通,在管路内热媒因挥发等原因导致不足的情况下,用于向主管路2内添加热媒。
34.在本实施例中,制冷单元为至少一个帕尔贴1。如若单个外部承载件对应的帕尔贴1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的话,相邻的帕尔贴1的热端之间则可通过管路连通。如图1所示,即有三个外部承载件,分别为两个试剂盘和一个定标质控盘,每个的底面分别对应贴有两个帕尔贴1,两个帕尔贴1之间通过连通的管路相连。也可直接将输入管路3和回流管路4连通,管壁贴合在相应的帕尔贴1的热端。
35.在本实施例中,医疗器械制冷系统还可包括温度检测单元9,设于外部承载件上,用于测量外部承载件的温度,也可将温度信息进行输出。
36.实施例二
37.一种生化仪,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医疗器械制冷系统。可有效对生化仪内的承载部件进行冷却且稳定性高。其中,制冷系统通过设置液体管路和对管路内热媒进行散热的散热单元5,液体管路内热媒用于吸收热端的热量,再由散热单元5对管路内热媒进行有效散热,再次得到温度更低的低温热媒,可有效降低帕尔贴1的热端的温度,提高其冷端的制冷效率,从而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持续运行。
3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