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端进出的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91188发布日期:2021-11-06 04:3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端进出的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端进出的蒸发器。


背景技术:

2.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膜式两大类,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加热室中产生的蒸气带有大量液沫,到了较大空间的蒸发室后,这些液体借自身凝聚或除沫器等的作用得以与蒸气分离,通常除沫器设在蒸发室的顶部。
3.蒸发器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腐蚀产物和各种微生物,由于未对其进行水处理,蒸发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水侧会结有大量的钙镁碳酸盐垢及藻类、微生物淤泥、粘泥等,这些污垢牢固附着于铜管内表面,导致传热恶化、循环压力上升、机组真空度降低,影响机组的运行效率。
4.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端进出的蒸发器。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7.一种两端进出的蒸发器,包括置于蒸发器壳体内部的若干道换热管,至少两个进液装置和至少两组回气装置,所述进液装置与部分所述换热管连接,所述回气装置置于所述蒸发器壳体的两端。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装置包括进液管、分液头和分液管,所述分液头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液管,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液管,所述分液管与部分所述换热管连接。
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分液头均为14孔分液头,或两个所述分液头均为4孔分液头,或其中一个所述分液头为14孔分液头,另一个所述分液头为4孔分液头。
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气装置设置有两组,包括上层回气管和下层回气管。
10.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蒸发器壳体两端的所述上层回气管通过第一毛细管与所述换热管连通。
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上层回气管的出气口通过上层合并回气管连通,所述上层合并回气管经过第一连接管与制冷压缩机连通。
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蒸发器壳体两端的所述下层回气管通过第二毛细管与所述换热管连通。
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层回气管的出气口通过下层合并回气管连通,所述下层合并回气管经过第二连接管与制冷压缩机连通。
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外套有若干层翅片。
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两个未与所述进液装置连通的所述换热管的端部通过弯头管连通。
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双向进气、排气,蒸发器的两端同时工作,蒸发效果好,蒸发器内就会减少液体中盐类物质、腐蚀产物和各种微生物等的残留,极大的提高了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工作状态示意图;
19.图2为实用新型的分液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23.在图中各附图标记:
24.1、蒸发器壳体,2、上层回气管,3、下层回气管,4、弯头管,5、换热管,6、翅片,7、分液管,8、分液头,9、进液管,10、14孔分液头,11、4孔分液头,12、上层合并回气管,13、下层合并回气管,14、第一毛细管,15、第二毛细管,16、第一连接管,17、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26.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若干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一种两端进出的蒸发器,包括置于蒸发器壳体1内部的若干道换热管5、至少两个进液装置和至少两组回气装置,进液装置与部分换热管5连接,回气装置置于蒸发器壳体1的两端。
28.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一个两端进出的蒸发器,包括置于蒸发器壳体1内部的若干道换热管5、两个进液装置、上层回气管2和下层回气管3,进液装置与换热管5连接,上层回气管2和下层回气管3分别固定在蒸发器壳体1的两端。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在制冷系统运行时,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流入进液装置内,流经分液头8再从各个分液管7流入至对应连通的换热管5内,在换热管5内吸热蒸发后的气体经上层回气管2和下层回气管3流出蒸发器回到制冷压缩机,从而为环境提供冷量。
30.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液装置包括分液管7、分液头8和进液管9,分液头8的一端连接进液管9,其另一端连接分液管7,分液管7与对应换热管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
分液头8的另一端均匀设有若干个分液孔,若干个分液管7固定在对应的分液孔上,进液装置的其中一个分液头选用14孔分液头10,另一个分液头选用4孔分液头11,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进液装置的分液头8可以选用一致的14孔分液头10,也可选用一致的4孔分液头11。莲藕型的分液头8将液体均匀分布给不同的换热管5中,尽量使每根换热管5内的压力均匀,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
31.如图3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蒸发器壳体1两端的上层回气管2通过第一毛细管14与换热管5连通。上层回气管2的出气口通过上层合并回气管12连通,上层合并回气管12经过第一连接管16与制冷压缩机连通。上层回气管2将蒸发后的气体经上层合并回气管12、第二连接管16排出至制冷压缩机。
32.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蒸发器壳体1两端的下层回气管3通过第二毛细管15与换热管5连通。下层回气管3的出气口通过下层合并回气管13连通,下层合并回气管13经过第二连接管17与制冷压缩机连通。下层回气管3将蒸发后的气体经下层合并回气管13、第二连接管17排出至制冷压缩机。
3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组回气装置,且上下并排设置,使得换热管5蒸发后的气体能够快速经过两组回气装置排出,以加快蒸发器的工作效率,蒸发效果好,蒸发器内就会减少液体中盐类物质、腐蚀产物和各种微生物等的残留。
34.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5外套有若干层翅片6。翅片6的设置一方面加强换热管5在蒸发器壳体1内部的稳固。另一方面,翅片6的设置增加换热面积,换热管5不易变形且换热效果好。
3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未与进液装置连通的换热管5的端部通过弯头管4连通。弯头管4的设置方便对换热管5的方向进行调整。
36.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