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7939发布日期:2021-12-15 08:22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场医学影像检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超导核磁共振是临床医学影像检查设备之一,其结构复杂,价格高昂,对使用环境要求较高。目前,医疗使用超导核磁共振的超导磁体均由液氦作为制冷剂,液氦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其价格不菲,资源贫乏,且主要依赖于进口,使用中的液氦损耗和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到达液氦容器的热量,因此通过一套稳定可靠的冷却装置24h不停运转,来维持超导核磁共振系统的超导能力,从而尽可能减少液氦的挥发。此外,超导核磁共振的梯度线圈系统和射频系统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能,同样需要冷却装置将热量及时导出。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包括冷头、冷屏和接受线圈,所述的冷头具有散热外壁;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包括氦循环冷却装置、冷水循环冷却装置、氟利昂循环冷却装置,所述的氦循环冷却装置和冷水循环冷却装置均与热交换器二连接;所述的冷水循环冷却装置和氟利昂循环冷却装置均与热交换器一连接;
5.所述的氦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液氦管路和氦压机,所述的液氦管路连接所述的散热外壁以及热交换器二,经过冷头的液氦膨胀并带走冷头处的热量;所述的液氦在氦压机的作用下在所述的液氦管路中循环,将冷头导出的热量交换给热交换器二;
6.所述的冷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水泵一、水箱和水循环管路,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与热交换器二将所述的冷头导出的热量冷却并将剩余热量传递至热交换器一;
7.所述的氟利昂循环冷却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气体循环管路,所述的气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的热交换器一外壳体连通并将所述的剩余热量进行冷却;
8.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冷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机组一和机组二,所述的机组一和机组二并联设置在所述的冷水循环冷却装置中,双独立制冷系统,平时交替运行,当一套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另一套系统,从而保证24h不间断运行;
9.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箱具有液位开关,水箱具备液位开关,低水位报警功能可防止水泵干转;
10.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还具有自来水管路,所述的自来水管路包括阀门和自来水接入口,所述的自来水管路与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并联设置在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所述的阀门为常闭阀门,水冷系统中有一个长期关闭的自来水接入口,此接口为应急设计,当水冷机组损坏停止工作时,可手动紧急切换至大量自来水冲刷模式,最大可能保证氦压机正常工作,从而减少液氦挥发与氦压机损伤;
11.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水泵一数量为两个并且并联设置在所述的水循环管
路中;
12.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的水泵一均具有流入端和流出端,两个所述的流入端分别与水箱连通,两个所述的流出端汇合共同接入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
13.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机组一和所述的机组二均包含压缩机、热交换器和冷凝器。
14.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还包括射频系统和梯度线圈,所述的射频系统和梯度线圈与纯水循环冷却装置连接,所述的纯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热交换器三和水泵二,所述的热交换器三与所述的热交换器二串联设置在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
15.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自动检测水温或回水温度,通过控制压缩机容量调节滑阀,自动调节机组制冷量。
16.有益效果:
17.(1)双独立制冷系统,平时交替运行,当一套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另一套系统,从而保证24h不间断运行;(2)双水循环泵,日常一用一备,可自动切换;(3)可自动检测水温或回水温度,通过控制压缩机容量调节滑阀,自动调节机组制冷量;(4)水箱具备液位开关,低水位报警功能可防止水泵干转。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工作流程图;
19.图2为双独立冷水循环冷却装置原理图;
20.附图标记:氦循环冷却装置1、冷水循环冷却装置2、氟利昂循环冷却装置3、纯水循环冷却装置4、机组一5、机组二6。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

2,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进出、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

2所示:
22.一种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包括冷头、冷屏和接受线圈,所述的冷头具有散热外壁;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冷却装置包括氦循环冷却装置1、冷水循环冷却装置2、氟利昂循环冷却装置3,所述的氦循环冷却装置1和冷水循环冷却装置2均与热交换器二连接;所述的冷水循环冷却装置2和氟利昂循环冷却装置3均与热交换器一连接;
23.所述的氦循环冷却装置1包括液氦管路和氦压机,所述的液氦管路连接所述的散热外壁以及热交换器二,经过冷头的液氦膨胀并带走冷头处的热量;所述的液氦在氦压机的作用下在所述的液氦管路中循环,将冷头导出的热量交换给热交换器二;
24.所述的冷水循环冷却装置2包括水泵一、水箱和水循环管路,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与热交换器二将所述的冷头导出的热量冷却并将剩余热量传递至热交换器一;
25.所述的氟利昂循环冷却装置3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气体循环管路,所述的气体循环管路与所述的热交换器一外壳体连通并将所述的剩余热量进行冷却;
26.所述的冷水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机组一5和机组二6,所述的机组一5和机组二6并联
设置在所述的冷水循环冷却装置2中,双独立制冷系统,平时交替运行,当一套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另一套系统,从而保证24h不间断运行;
27.所述的水箱具有液位开关,水箱具备液位开关,低水位报警功能可防止水泵干转;
28.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还具有自来水管路,所述的自来水管路包括阀门和自来水接入口,所述的自来水管路与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并联设置在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所述的阀门为常闭阀门,水冷系统中有一个长期关闭的自来水接入口,此接口为应急设计,当水冷机组损坏停止工作时,可手动紧急切换至大量自来水冲刷模式,最大可能保证氦压机正常工作,从而减少液氦挥发与氦压机损伤;
29.所述的水泵一数量为两个并且并联设置在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
30.所述的水泵一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水泵一均具有流入端和流出端,两个所述的流入端分别与水箱连通,两个所述的流出端汇合共同接入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
31.所述的机组一5和所述的机组二6均包含压缩机、热交换器和冷凝器;
32.所述的核磁共振系统还包括射频系统和梯度线圈,所述的射频系统和梯度线圈与纯水循环冷却装置4连接,所述的纯水循环冷却装置4包括热交换器三和水泵二,所述的热交换器三与所述的热交换器二串联设置在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
33.所述的水循环管路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可自动检测水温或回水温度,通过控制压缩机容量调节滑阀,自动调节机组制冷量。
34.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