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蒸发器与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1813发布日期:2021-12-18 09:4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蒸发器与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蒸发器与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2.通常,一般蒸发器采用单路供液、膨胀阀等阀件均为一套,但是大型蒸发器由于负荷较大,采用单路供液,但当蒸发器冷量较大时,难以满足要求。
3.常规蒸发器为了增加冷量,采用的做法为增加风机,但是增加风机会导致需要很高的空间要求。可见,现有相关技术中的蒸发器难以兼顾空间的节约与较大的冷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蒸发器与制冷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路供液制冷组件,包括阀门、过滤器、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
6.所述阀门与所述过滤器的一端相连接;
7.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相连接;
8.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均与风机的风机接口部相连接。
9.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一膨胀阀;
10.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
11.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阀的一端相连接;
12.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接口部相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接口部中的第一风机接口相连接。
14.可选地,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电磁阀和第二膨胀阀;
15.所述过滤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
16.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的一端相连接;
17.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接口部相连接。
18.可选地,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接口部中的第二风机接口相连接。
19.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的单位流量的上限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支路的单位流量的上限。
20.可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三通部;所述至少一个三通部包括第一三通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部相连接。
21.可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还包括连接支路,所述至少一个三通部还包括第二三通部以及第三三通部;
22.所述连接支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部与所述第一支路相连接,
23.所述连接支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三通部与所述第二支路相连接。
2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包括:上述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与风机,所述双路供液制冷组件通过风机接口部与风机相连接。
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上述的蒸发器。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蒸发器与制冷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蒸发器与制冷系统中,通过连接于过滤器的第一支路形成了一路供液,通过连接于过滤器的第二支路形成了另一路供液,进而可形成双路供液,在使用大型蒸发器往往需要较大负荷,双路供液,可以在需要较大负荷时,起到“分担”介质流量的作用,同时也可帮助提升供液量。
28.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中,由于两个支路单位流量的上限不同,其中,较大单位流量的支路(例如第二支路)可作为介质流通的主支路(对应的具体举例中,第二支路中的第二电磁阀可作为主电磁阀),较小单位流量的支路(例如第一支路)可作为旁通或辅助的支路(对应的具体举例中,第一支路中的第一电磁阀可作为旁通电磁阀),可配合于相应的通断控制,可起到避免“液锤”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可为该效果的达成提供了硬件基础。
29.可见,利用双路供液可以有效地匹配大型蒸发器,并达到大型蒸发器较大负荷设计目的,满足整个制冷系统工艺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的正视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的电路构造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阀门;
36.2、过滤器;
37.3、第一电磁阀;
38.4、第二电磁阀;
39.5、第一膨胀阀;
40.6、第二膨胀阀;
41.7、第一三通部;
42.8、第二三通部;
43.9、第三三通部;
44.10、控制电路;
45.11、传感器;
46.12、连接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路供液制冷组件,包括阀门1、过滤器2、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
49.其中,该组件可连接至风机的风机接口部,该风机接口部可以理解风机中用于对外连接并实现介质流通的接口组件,一种举例中,所述风机的接口组件(即风机接口部)包括第一风机接口(未图示)和第二风机接口(未图示),进而分别连接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另一举例中,第一风机接口与第二风机接口也可能是同一风机接口,即: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连接于同一风机接口,此外,第一支路所连接的第一风机接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二支路所连接的第二风机接口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50.所述阀门1与过滤器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过滤器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风机接口部相连接;
51.其中,介质可以在过滤器2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流通,且在流通过程中所述过滤器2可对介质起到过滤作用。进一步的,过滤器2与支路之间和/或过滤器2与阀门1之间,均可设有起到连接作用(或可理解为使介质流通作用)的管道。
52.此外,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到的一端和另一端并不是限定对应部件仅具有这两端,也可以有更多端,例如,电磁阀还具有用于接电的端子,并不限于此。
53.进一步的,所述阀门1与过滤器2均设于主干路,所述主干路是指给介质的管路,所述主干路的介质流通方向与各支路(例如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的介质流通方向之间的设置角度可以等于或者大于90
°
,例如可以是互相垂直的。其中,主干路的介质流通方向也可理解为过滤器2的另一端(即连接支路的一端)至一端(即连接阀门1的一端)的方向。
54.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磁阀3和第一膨胀阀5;所述过滤器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阀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5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接口部。进一步的,第一支路还可包括在阀间起到连接作用(或可理解为使介质流通作用)的管道。
55.所述第一膨胀阀5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接口部中的第一风机接口相连接。
56.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电磁阀4和第二膨胀阀6;所述过滤器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6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6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接口部。进一步的,第二支路还可包括在阀间起到连接作用(或可理解为使介质流通作用)的管道。
57.所述第二膨胀阀6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接口部中的第二风机接口相连接。
58.一种举例中,所述阀门1为球阀门,也可描述为球阀阀门,其可理解为以球体作为启闭件的阀门,其他举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不排除采用其他阀门的方式。
59.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路的单位流量的上限小于或大于所述第二支路的单位流量的上限。其中的单位流量可理解为表征了单位时间内通过支路截面的介质的量。
60.在图示的方案中,第一支路的单位流量的上限小于第二支路的档位流量的上限,进而,所述第一电磁阀3为旁通电磁阀,对应的,所述第二电磁阀4为主电磁阀;其中,与所述主电磁阀相连接的管道内腔的截面面积大于与所述旁通电磁阀相连接的管道内腔的截面面积,若该管道的截面呈圆形,则,其也可理解为与所述主电磁阀相连接的管道的内径大于与所述旁通电磁阀相连接的管道的内径。
61.其中,作为主电磁阀,其与所连接的管道相配合,可相对于旁通电磁阀形成更大的流量,满足供介质的主要需求或一部分需求,进一步的,主电磁阀所连接的管道的尺寸(例如其内腔的截面面积,再例如其内径)可以与阀门1和/或过滤器2所连接的管道的尺寸相同或相近,进而,可起到相同或相近的流量;
62.与之不同的是,旁通电磁阀及其所连接的管道形成了相对较小的流量,既可帮助提升供液量,又可配合于相应的通断控制而起到避免“液锤”的效果,后文会对具体的控制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63.所述第一膨胀阀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机接口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风机接口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接。
64.所述第二膨胀阀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机接口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风机接口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接。
65.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三通部,所述至少一个三通部包括第一三通部7、第二三通部8以及第三三通部9。其中的三通部可以为三通接头,部分举例中,至少部分三通部也可采用三通阀。
66.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t型的管道实现三通的作用。
67.所述过滤器2与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三通部7相连接。具体的,所述过滤器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部7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部7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通部7的第三端相连接。
68.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还可包括连接支路12。
69.所述连接支路1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三通部8与所述第一支路相连接,例如:所述第一电磁阀3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部8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部8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8的第三端通过连接支路12与所述第三三通部9的第二端相连接;
70.所述连接支路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三通阀9与所述第二支路相连接,例如:所述第二电磁阀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通部9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部9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6的一端相连接。
71.其中,通过连接支路12,两条支路在电磁阀与膨胀阀之间用管道并联连接。
72.进一步的,第一支路中的介质流通方向可平行于第二支路中的介质流通方向。换句话说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中的管路平行设置,所述主干路与所述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互相垂直设置。
73.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双路供液制冷组件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10和至少一个传感器11;所述第一电磁阀3和第二电磁阀4用于接电的端子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10还可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电连接。
74.其中的传感器可用于检测与所述第一电磁阀3相连接的管道的压力和/或压强,例如可检测第一电磁阀3两端管道内的压力和/或压强,得到对应的检测信息,并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控制电路10;
75.控制电路10可基于检测信息控制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的通断,具体的控制逻辑可参照后文的工作原理理解。
76.下面对本技术提供的双路供液制冷组件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说明:
77.当系统启动时,先行开启第一电磁阀3,然后延时一段时间,待所述第一电磁阀3前后的压差降低并到达预设值时(例如延时几秒待电磁阀前后压差不大时),再开启第二电磁阀4;
78.若采用控制电路10实现控制,则:控制电路10可先打开第一电磁阀3,然后根据传感器11的检测信息确定压差,并比较压差与预设值,进而,控制电路10可在压差到达预设值时,开启第二电磁阀4。
79.当系统需要关闭时,先行关闭第二电磁阀4,在预设时间后(例如延时几秒之后)关闭第一电磁阀3;
80.若采用控制电路10实现控制,则:控制电路10可先关闭第二电磁阀4,然后开始计时延时时间,当延时时间到达指定时长(例如几秒)后,再关闭第一电磁阀3。
81.通过以上的启动、关闭过程,可有效避免“液锤”。
82.此外,部分方案中,控制电路10可集成于其他设备中,进而,控制电路10可以为非专用于实现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控制的电路,另部分方案中,以上过程也可基于人为的主动操控实现,此时,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也可替换为其他非电磁控制的阀门,可见,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自动化控制的方案,不论是主动操控还是自动化控制,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83.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84.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8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