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快速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23168发布日期:2022-03-26 14:3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快速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冷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快速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近年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大家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开始更多地关注食品的营养价值及食品的品质。冷冻食品在储存、运输、加工工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海鲜肉禽类加工运输储存当中,食品冷冻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技术,在冷冻之前缺少对食品进行冷风干燥处理,食品表面存在水分,后期在冷冻时,容易结冰粘接在一起,对后期的销售处理产生影响,而且在解冻时,食物中的蛋白质会随着水流失;
5.2、现有技术中,一般采取液氮快速对食物进行快速冷冻,但是对液氮的注入量以及冷冻后产生的气体没有回收装置,增加液氮的资源浪费,不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快速冷冻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对食品进行冷风干燥处理的功能,解决食品表面存在水分在冷冻时,容易结冰粘接在一起,对后期的销售处理产生影响,同时在解冻时,食物中的蛋白质会随着水流失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液氮冷冻后造成气体无法回收直接排放的问题,以达到回收利用氮气,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食品快速冷冻装置,包括快速冷动装置主体,所述快速冷动装置主体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快速冷动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冷风干燥预降温装置,所述快速冷动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液氮冷冻装置,所述冷风干燥预降温装置包括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管道,所述导风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冷源组件和空气循环机,所述液氮冷冻装置包括有液氮提供器,所述液氮提供器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供氮管道,所述供氮管道的一侧设置有液氮罐,所述供氮管道的下方设置有氮气压缩机。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风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空气消毒装置,所述空气消毒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干燥压缩装置,所述空气干燥压缩装置的侧面与冷源组件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冷源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冷风出口。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气循环机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底部设置有排风管,所述空气循环机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通道。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活动防护墙,所述活动防护墙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支撑
板的内部设置有微型马达,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挡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氮提供器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计量阀,所述计量阀的一端设置有液氮释放管,所述液氮释放管的底部均匀分布有液氮释放口,所述氮气压缩机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抽氮机,所述氮气压缩机的外侧设置有氮气输出管,所述氮气输出管的输出端外接有液氮制造机。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外壳包括外基板,所述外基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防冻板。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前端设置有拉门,所述拉门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食物放置托盘,所述食物放置托盘的内部设置有温感器。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快速冷冻装置,通过安装冷风干燥预降温装置,在食物冷冻之前,给食物表面进行冷风干燥处理,去除食物表面残存的水分,防止冷冻时食物结冰粘接在一起,对后期的销售处理产生影响以及解冻时食物中的蛋白质会随着水分流失。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品快速冷冻装置,通过安装液氮冷冻装置,定量注入液氮,同时在冷冻后回收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防护外壳剖面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活动防护墙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a处剖面示意图。
23.图中:1、快速冷动装置主体;11、防护外壳;111、外基板;112、隔热板;113、保温板;114、防冻板;12、控制器;13、拉门;14、把手;15、食物放置托盘;16、温感器;2、冷风干燥预降温装置;21、抽气机;22、导风管道;23、空气消毒装置;24、空气干燥压缩装置;25、冷源组件;26、冷风出口;27、空气循环机;271、控制阀;272、排风管;28、排风通道; 29、活动防护墙;291、支撑板;292、挡板;293、转轴;294、微型马达;3、液氮冷冻装置;31、液氮提供器;311、计量阀;312、液氮释放管;313、液氮释放口;32、供氮管道;33、氮气压缩机;34、氮气输出管;35、抽氮机。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
26.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快速冷冻装置,包括快速冷动装置主体1,快速冷动装置主体1包括防护外壳11,防护外壳1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2,快速冷动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风干燥预降温装置 2,快速冷动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液氮冷
冻装置3,冷风干燥预降温装置 2包括有抽气机21,抽气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风管道22,导风管道 22的一侧设置有冷源组件25和空气循环机27,液氮冷冻装置3包括有液氮提供器31,液氮提供器31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供氮管道32,供氮管道32的一侧设置有液氮罐,供氮管道32的下方设置有氮气压缩机33,导风管道22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空气消毒装置23,空气消毒装置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干燥压缩装置24,空气干燥压缩装置24的侧面与冷源组件25的侧面固定连接,冷源组件25的底部设置有冷风出口26,空气循环机27的底部设置有控制阀271,控制阀271的底部设置有排风管272,空气循环机27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排风通道28。
27.在本实施例中,抽气机21抽取外部空气,经导风管道22进入空气消毒装置23,消毒后进入空气干燥压缩装置24干燥压缩后进入冷源组件25形成干燥的冷风,通过冷风出口26吹向食物表面将水分干燥的同时对食物进行预降温,控制阀271控制排风管272排风,空气循环机27将内部空气导出经排风通道28排出装置外。
28.实施例2
29.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防护外壳11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活动防护墙29,活动防护墙29包括有支撑板291,支撑板291的侧壁上活动安装有挡板292,支撑板291的内部设置有微型马达294,微型马达29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293,转轴293的一端与挡板292的侧面固定连接,液氮提供器3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计量阀311,计量阀311的一端设置有液氮释放管312,液氮释放管312的底部均匀分布有液氮释放口313,氮气压缩机3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抽氮机35,氮气压缩机33 的外侧设置有氮气输出管34,氮气输出管34的输出端外接有液氮制造机。
3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91支撑挡板292,微型马达294带动转轴293转动,转轴293带动挡板292转动,液氮提供器31将液氮导入液氮释放管312,计量阀311控制液氮的计量,液氮释放口313将液氮均匀释放进装置内部,抽氮机35将汽化的液氮抽到氮气压缩机33,压缩后的气体经氮气输出管34 回收到液氮制造机进行二次利用。
31.实施例3
32.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防护外壳11包括外基板111,外基板11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隔热板112,隔热板11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保温板113,保温板11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防冻板 114,防护外壳11的前端设置有拉门13,拉门13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14,防护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食物放置托盘15,食物放置托盘15的内部设置有温感器16。
33.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112隔绝外界的热气,保温板113保护内部低温环境,提升冷冻效率,防冻板114防止液氮过低的温度对装置产生损坏,拉门13和把手14配合打开装置,食物放置托盘15盛放需要冷冻的食品,温感器16检测食品的温度。
34.下面具体说一下该食品快速冷冻装置的工作原理。
35.如图1-5所示,首先拉开拉门13配合打开装置,将需要冷冻的食品放置在食物放置托盘15中,温感器16检测食品的温度,关上拉门13,开启控制器12,抽气机21抽取外部空气,经导风管道22进入空气消毒装置23,消毒后进入空气干燥压缩装置24干燥压缩后进入冷源组件25形成干燥的冷风,通过冷风出口26吹向食物表面将水分干燥的同时对食物进行预降温,控制阀 271控制排风管272排风,空气循环机27将内部空气导出经排风通道28排出装置
外,支撑板291支撑挡板292,微型马达294带动转轴293转动,转轴 293带动挡板292转动,在冷冻时关闭活动防护墙,防止低温环境将冷风干燥预降温装置2冻坏,液氮提供器31将液氮导入液氮释放管312,计量阀311 控制液氮的计量,液氮释放口313将液氮均匀释放进装置内部,抽氮机35将汽化的液氮抽到氮气压缩机33,压缩后的气体经氮气输出管34回收到液氮制造机进行二次利用,隔热板112隔绝外界的热气,保温板113保护内部低温环境,提升冷冻效率,防冻板114防止液氮过低的温度对装置产生损坏。
36.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