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0226发布日期:2022-10-04 23:0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模温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模温机全名为模具温度控制机,常应用在注塑模具领域,可控制模具的温度,保持模具恒温,常用导热油或水为媒介进行控温,可提高模具生产的成型效率,现有的塑胶成型模温机,在长时间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过高无法正常散热的模温机在持续使用会导致严重损坏,从而影响模温机对模具制造的成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塑胶成型模温机,在长时间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过高无法正常散热的模温机在持续使用会导致严重损坏,从而影响模温机对模具制造的成型效率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装置,包括主体机构、降温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降温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下端,所述冷却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左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冷却装置本体、通气隔板一、模温机本体、盖门、把手和进料口,所述通气隔板一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的内端,所述模温机本体固定安装在通气隔板一上端的中部,所述盖门活动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的上端,所述把手固定安装在盖门的上端,所述进料口固定设置在冷却装置本体的上端,所述进料口位于模温机本体的上方,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支撑脚、防尘网、进气窗、吹风扇、透气防护壳、通气隔板二、散热片、出气窗一、出气窗二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的下端,所述支撑脚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下端,所述防尘网固定安装在支撑脚的中部,所述防尘网固定连接支撑脚,所述进气窗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下端,所述吹风扇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
7.优选的,所述吹风扇位于进气窗的上方,所述透气防护壳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所述吹风扇位于透气防护壳的内部,可增加制冷装置内部的空气循环。
8.优选的,所述透气防护壳位于冷却装置本体的内部,所述通气隔板二固定安装在透气防护壳的上方,所述通气隔板二位于通气隔板一的下方,增加制冷装置内部空气循环,使加速流动的空气能均匀接触模温机本体。
9.优选的,所述通气隔板二固定连接冷却装置本体,所述散热片固定安装在模温机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出气窗一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外端的上端,加速制冷装置内部的空气流通。
10.优选的,所述出气窗二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的上端,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
装在冷却装置本体内部的左右两端,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通气隔板一的上端,温度传感器监测制冷装置内部温度,如温度过高可自动对制冷设备发出命令。
11.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制冷器、循环管、进水管、蓄水罐和导水管,所述制冷器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左端的下端,所述循环管固定安装在制冷器的右端,所述循环管位于冷却装置本体的内部,对制冷装置内部的空气进行制冷。
12.优选的,所述循环管位于通气隔板二与透气防护壳的中部,所述进水管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的左端,所述进水管位于制冷器的上方,冷气对液体制冷后冷却的液体持续对冷却装置内部的空气制冷,双重制冷制冷效果好,对模温机的冷却速度快。
13.优选的,所述蓄水罐固定安装在进水管的右端,所述导水管固定安装在蓄水罐的右端,所述蓄水罐位于通气隔板二的上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制冷器与吹风扇,吹风扇可将冷气向上吹动,对模温机本体进行冷却降温。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装置,通过安装降温机构,可使模温机运行产生的热量快速下降,避免模温机长时间运行温度过高导致损坏,使模温机的散热能力支持长时间运行,增加模温机的工作效率;
16.2、该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装置,通过安装冷却机构,进一步增加冷却装置的冷却能力,从外部对模温机进行散热,散热效果好,降温冷却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17.3、该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装置,通过安装透气隔板,可进一步增加冷却装置内部的气体流动,对模温机本体全方位进行散热,快速对散热片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1.图4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22.图5为本发明降温机构局部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冷却机构局部细节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主体机构;101、冷却装置本体;102、通气隔板一;103、模温机本体;104、盖门;105、把手;106、进料口;2、降温机构;201、固定底座;202、支撑脚;203、防尘网;204、进气窗;205、吹风扇;206、透气防护壳;207、通气隔板二;208、散热片;209、出气窗一;210、出气窗二;211、温度传感器;3、冷却机构;301、制冷器;302、循环管;303、进水管;304、蓄水罐;305、导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胶成型模温机的降温冷却
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降温机构2和冷却机构3,降温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下端,冷却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左端,主体机构1包括冷却装置本体101、通气隔板一102、模温机本体103、盖门104、把手105和进料口106,通气隔板一102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101的内端,模温机本体103固定安装在通气隔板一102上端的中部,盖门104活动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101的上端,把手105固定安装在盖门104的上端,进料口106固定设置在冷却装置本体101的上端,进料口106位于模温机本体103的上方,降温机构2包括固定底座201、支撑脚202、防尘网203、进气窗204、吹风扇205、透气防护壳206、通气隔板二207、散热片208、出气窗一209、出气窗二210和温度传感器211,固定底座201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101的下端,支撑脚202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01的下端,防尘网203固定安装在支撑脚202的中部,防尘网203固定连接支撑脚202,进气窗204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01的下端,吹风扇205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01的上端。
27.吹风扇205位于进气窗204的上方,透气防护壳206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201的上端,吹风扇205位于透气防护壳206的内部,透气防护壳206位于冷却装置本体101的内部,通气隔板二207固定安装在透气防护壳206的上方,通气隔板二207位于通气隔板一102的下方,通气隔板二207固定连接冷却装置本体101,散热片208固定安装在模温机本体103的左右两端,出气窗一209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101外端的上端,出气窗二210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101的上端,温度传感器211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101内部的左右两端,温度传感器211位于通气隔板一102的上端,吹风扇205将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窗204向上吹动,空气依次通过通气隔板二207与通气隔板一102后通过出气窗一209与出气窗二210排出,通过吹风扇205吹动与模温机本体103左右两端的散热片208接触,使散热片208与模温机本体103降温冷却。
28.冷却机构3包括制冷器301、循环管302、进水管303、蓄水罐304和导水管305,制冷器301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101左端的下端,循环管302固定安装在制冷器301的右端,循环管302位于冷却装置本体101的内部,循环管302位于通气隔板二207与透气防护壳206的中部,进水管303固定安装在冷却装置本体101的左端,进水管303位于制冷器301的上方,蓄水罐304固定安装在进水管303的右端,导水管305固定安装在蓄水罐304的右端,蓄水罐304位于通气隔板二207的上端,温度传感器211电性连接制冷器301与吹风扇205,启动制冷器301,制冷器301内的制冷液通过循环管302循环制冷,循环管302对冷却装置本体101内部的空气进行制冷,制冷后的空气通过吹风扇205的吹动向上漂浮,冷气对蓄水罐304与导水管305内的液体进行制冷,冷却的水持续散热冷气,通过吹风扇205吹动与模温机本体103左右两端的散热片208接触,使散热片208与模温机本体103降温冷却。
29.工作原理:首先在使用时,使用人员通过把手105将盖门104打开,将待成型塑胶通过进料口106放置在模温机本体103内部,人工关闭盖门104后启动模温机本体103对待成型塑胶进行加热或冷冻,在模温机本体103长时间运行时会产生热量,温度传感器211对冷却装置本体101内部温度进行监测,如监测温度过高,温度传感器211启动吹风扇205,吹风扇205将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窗204向上吹动,空气依次通过通气隔板二207与通气隔板一102后通过出气窗一209与出气窗二210排出,随后温度传感器211启动制冷器301,制冷器301内的制冷液通过循环管302循环制冷,循环管302对冷却装置本体101内部的空气进行制冷,制冷后的空气通过吹风扇205的吹动向上漂浮,冷气对蓄水罐304与导水管305内的液体进行制
冷,冷却的水持续散热冷气,通过吹风扇205吹动与模温机本体103左右两端的散热片208接触,使散热片208与模温机本体103降温冷却。
3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