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冷冷柜和风量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0992发布日期:2024-03-18 18:3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直冷冷柜和风量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冷,具体涉及一种直冷冷柜和风量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在传统直冷冷柜的制冷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内胆上缠绕的蒸发器向储物室内释放冷量,从而满足储物室的冷量需求。由于门体需要经常性地被打开或关闭,且冷空气的质量相对较重,造成冷空气大都堆积在储物室的底部,造成所述储物室的上部温度相对较高,储物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然而在储物室增设空气循环装置,其出风口处风道与储物室的连通面积大都采用固定设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冷冷柜和风量调节方法,以解决现有空气循环装置的出风口无法根据储物室内经常变化的负载量,而调整出风口处的出风高度和出风面积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冷冷柜,其包括:

3、内胆,其内形成有储物室;

4、负载检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储物室内的负载量;

5、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促使所述风道内空气自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的风机;

6、风量调节装置,其可根据所述负载检测模块检测的负载量,调节所述出风口处的出风量。

7、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处风道与所述储物室连通面积的风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风门移动的驱动组件。

8、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将所述储物室分隔为相邻的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所述负载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间室内负载量的第一感应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间室内负载量的第二感应模块。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风门移动至所述第一间室负载量和所述第二间室负载量中的最大值对应的位置。

9、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包括与所述第一间室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间室连通的第二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风门结构设置为垂直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挡板。

10、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气循环装置沿储物室横向安装于所述储物室内,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形成风道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中的另一个;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沿储物室横向延伸,所述负载检测模块安装于所述挡板上。

11、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载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负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物室内的负载线高度,其中所述负载线高度为所述储物室内物品的堆积高度。

12、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包括固定框、设于固定框内的若干组栅条,在所述储物室的进深方向上,所述栅条自所述储物室的开口处向内倾斜设置,以使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空气吹向所述储物室内部。

13、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设置有板状部、自板状部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板状部的边缘延伸的凸缘;且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固定部相向延伸,以相互扣合形成所述风道。

14、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直冷冷柜的风量调节方法,所述风量调节方法适用于上述的直冷冷柜。所述风量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获取储物室内的负载量;

16、基于预设的负载量与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控制风门移动至与所述储物室负载量对应的位置。

17、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步骤“获取储物室内的负载量”具体包括:

18、获取第一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第二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所述负载线高度为第一间室或第二间室内物品的堆积高度;

19、判断所述第一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

20、若第一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则根据所述第一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执行步骤“基于预设的负载量与风门位置的对应关系,控制风门移动至与所述储物室负载量对应的位置”。

21、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步骤“获取第一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第二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之后还包括步骤:

22、根据第一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和第二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的平均值与负载线最大高度的比值调节风机的转速。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直冷冷柜和适用其的风量调节方法通过在储物室内设置空气循环装置能够加快储物室内的空气流动,避免冷空气沉积在储物室的底部,保证储物室内温度的均匀性,保证物品冷藏质量。并且所述风门结构还可以根据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内的负载量调节出风口处的风道与储物室的连通面积和出风高度,从而能够使得储物室内温度能够快速达到预设温度,且保证了储物室内温度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直冷冷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出风口处风道与储物室连通面积的风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风门移动的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将所述储物室分隔为相邻的第一间室和第二间室;所述负载检测模块包括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间室内负载量的第一感应模块、用于监测所述第二间室内负载量的第二感应模块,所述驱动组件可带动所述风门移动至所述第一间室负载量和第二间室负载量中的最大值对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与所述第一间室连通的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间室连通的第二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风门结构设置为垂直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装置沿储物室横向安装于所述储物室内,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形成风道且相对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中的另一个;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之间沿储物室横向延伸,所述负载检测模块安装于所述挡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挡板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负载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储物室内的负载线高度,其中所述负载线高度为所述储物室内物品的堆积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设置有板状部、自板状部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自所述板状部的边缘延伸的凸缘;且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固定部相向延伸,以相互扣合形成所述风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还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包括固定框、设于固定框内的若干组栅条,在所述储物室的进深方向上,所述栅条自所述储物室的开口处向内倾斜设置,以使从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空气吹向所述储物室内部。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直冷冷柜的风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冷冷柜的风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获取储物室内的负载量”具体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冷冷柜的风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获取第一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第二间室内的负载线高度”之后还包括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冷冷柜和该直冷冷柜的风量调节方法,所述直冷冷柜包括形成有储物室的内胆、用于检测储物室内负载量的负载检测模块、设于储物室内的空气循环装置和风量调节装置。所述空气循环装置包括风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可根据负载检测模块检测的负载量,调节出风口处的出风量。上述直冷冷柜通过在储物室内设置空气循环装置和风量调节装置,可根据储物室内的负载量调节出风口处的风道与储物室的连通面积和出风高度,而且还能加快储物室内的空气流动,保证了储物室内温度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玫,蒋彬,王维波,宫春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