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的冷库用制冷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94704发布日期:2022-08-20 00:1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检修的冷库用制冷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制冷机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检修的冷库用制冷机组。


背景技术:

2.制冷装置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控制系统为主,加上油分离器、储液桶、视油镜、膜片式手阀回器过滤器等部件组成,是冷库制冷不可或缺的装置。
3.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126736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库制冷机组,其包括机组本体、本体托架和支撑板,机组本体包括箱体和位于箱体内的储液器、压缩机等装置,本体托架与机组本体的底部连接,支撑板设置于本体托架的下方并与地面接触,本体托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板升降的驱动装置以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制冷机组。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工作人员检修箱体内设备时,需要拆开箱体,不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制冷机组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制冷机组的设备,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检修的冷库用制冷机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检修的冷库用制冷机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检修的冷库用制冷机组,包括机架、固设在机架上的机箱和储液器,所述储液器位于机箱的下方,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储液器的固定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器安装在机箱的下方,并通过安装机构固定在机架上,需要检修储液器时,不需要打开机箱,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储液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制冷机组的设备。
9.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板与机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液器通过固定螺栓与固定板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机架的底端,制冷机组的重心下移,提高了制冷机组放置的稳定性;储液器通过固定螺杆与固定板连接,便于将储液器从机架上取下,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更换储液器。
11.可选的,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沿竖直方向机箱滑移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检修门的锁定机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检修机箱内设备时,向上推动检修门,并用锁定机构锁定检修门,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制冷机组的设备;制冷机组运行时,将检修门关闭,并与锁定机构锁定,使检修门不易在发动机的带动下振动,减小了设备噪音。
13.可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板和用于与连接板钩接配合的固定钩,所述固定钩与机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检修门的底端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推动检修门,直至连接板的高度高于固定钩弯钩部的高度,转动固定钩并向下拉动检修门,直至固定钩与连接板钩接配合,使检修门不易向下
滑动,提高了工作人员检修制冷机组的安全性。
15.可选的,所述固定钩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钩通过驱动组件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多个固定钩同步转动,使多个固定钩与连接板钩接配合,提高了检修门锁定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齿轮和驱动齿条,所述连接齿轮与固定钩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条与机架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所述驱动齿条与连接齿轮啮合以驱动固定钩转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驱动齿条,驱动齿条水平移动并带动连接齿轮转动,固定钩在驱动齿轮的带动下转动,从而使固定钩的弯钩部位于连接板的下方,向下拉动连接板,多个固定钩与同时与连接板钩接配合。
19.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检修门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机架铰接,所述插接块与插接槽插接配合以阻挡连接板竖直上移。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修门闭合机箱,此时转动插接块,插接板与插接槽插接配合以固定检修门,使检修门不易因震荡和工作人员以外碰触而开启机箱。
21.可选的,所述插接块上套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与插接槽的槽壁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套填充了插接槽的槽壁与插接块之间的空隙,使检修门不易因震荡而开启;缓冲套起到缓冲作用,制冷机组运行时,检修门不易与机箱冲撞而产生噪音。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储液器安装在机架的底端,降低了制冷机组的重心,提高了制冷机组的稳定性,储液器位于机箱的下方,检修储液器时,工作人员不需要拆卸机箱,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和更换储液器;
25.机箱上安装有检修门,检修门沿竖直方向与机箱滑移连接,机箱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检修门的锁定机构,便于工作人员检修机箱内设备。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实施例2部分机构的剖视图,主要展示检修门的闭合状态;
29.图4是实施例2部分机构的剖视图,主要展示机箱;
30.图5是实施例2部分机构的剖视图,主要展示检修门的开启状态。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机架;110、横梁;200、机箱;230、检修口;240、滑移槽;250、导向槽;300、储液器;400、安装机构;410、固定板;420、固定螺栓;500、检修门;510、推动把手;600、锁定机构;610、连接板;611、插接槽;612、插接孔;620、固定钩;621、竖直部;622、弯钩部;630、驱动组件;631、连接齿轮;632、驱动齿条;633、导向条;634、驱动把手;635、挡接片;640、插接块;650、铰接轴;660、把手;70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检修的冷库用制冷机组。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制冷机组包括机架100、储液器300、机箱200、用于固定储液器300的安装机构400和用于驱动制冷机组运行的驱动电机700,机箱200内安装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用于与储液器300协同制冷的设备。驱动电机700和储液器300位于机箱200的下方,检修储液器300时不需要拆卸机箱200,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和拆卸储液器300。
37.参照图1,机箱200的底壁与机架100的顶壁一体成型,机架100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驱动电机700的两根横梁110,横梁110长度方向与机架100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两根横梁110沿机架100长度方向排列并与机架100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00通过螺栓与横梁110固定连接。
38.参照图1,储液器300位于机架100的一端,安装机构400包括固定板410和固定螺栓420,固定板410长度方向与机架100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且固定板410与机架100的一端一体成型。储液器300一端位于固定板410的上方,并通过固定螺栓420与固定板410固定连接;储液器300另一端位于靠近固定板410的横梁110的上方,并通过固定螺栓420与横梁110固定连接。
39.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40.将储液器300固定在固定板410和横梁110上,并与固定螺栓420将储液器300固定,需要检修储液器300时,切断电源,便于检修储液器300。
41.实施例2:
42.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机箱200靠近储液器300一端的竖直侧壁上开设有检修口230,机箱200上设置有用于启闭检修口230的检修门500,机箱200上设置后用于锁定检修门500的锁定机构600。
43.参照图3和图4,机箱200开设有两条滑移槽240,滑移槽240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滑移槽240顶端的槽壁开口,检修门500沿竖直方向与滑移槽240的槽壁滑移连接以启闭检修口230,检修门500的顶端可以穿出滑移槽240。
44.参照图3和图4,锁定机构600包括连接板610、固定钩620、驱动组件630、插接块640、铰接轴650和把手660,连接板610水平设置于机箱200内,连接板610与检修门500朝向机箱200内的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板610远离检修门500的一端竖直向上弯折,从而使连接板610与检修门500之间形成插接槽611。
45.参照图3和图4,插接块640设置有两个,两个插接块640分设于连接板610长度方向的两侧,一个插接块640上设置有一个把手660和一个铰接轴650。插接块640位于机箱200内,把手660位于机箱200外,铰接轴650水平设置,铰接轴650一端与插接块640的一个端部垂直且固定连接,铰接轴650另一端穿过机箱200的侧壁,并与把手660的一个端部垂直且固定连接。插接块640上套设有缓冲套,插接块640与插接槽611插接配合,缓冲套与插接槽611的槽壁抵接。
46.将检修门500向下拉动,直至检修门500的底壁与机箱200的底壁抵接,转动把手660,插接块640插入插接槽611中,使检修门500不易向上移动。
47.参照图5,为了便于推动检修门500,检修门500背离机箱20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510。
48.参照图4和图5,插接槽611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插接孔612,多个插接孔612沿连接板610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固定钩620设置有多个,一个固定钩620对应一个插接孔612,固定钩620包括竖直部621和弯钩部622,竖直部621一端穿过机箱200的顶壁,并与机箱200转动连接。弯钩部622为圆心朝向远离机箱200底壁方向的半圆环,弯钩部622的一个端壁与竖直部621的底壁一体成型。弯钩部622与对应的插接孔612插接配合。
49.向上推动检修门500,使连接板610的高度高于弯钩部622的高度,驱动竖直部621转动,使弯钩部622位于连接板610的上方,向下推动检修门500,弯钩部622与插接孔612插接配合,且弯钩部622托持连接板610,从而使检修门500不易向下滑动。
50.参照图4和图5,驱动组件630位于机箱200的上方,机箱200的顶壁上开设有导向槽250,导向槽250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板610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驱动组件630包括连接齿轮631、驱动齿条632、导向条633、驱动把手634和挡接片635,每个固定钩620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齿轮631。导向条633位于导向槽250内,并沿导向槽250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槽250的槽壁滑移连接。驱动齿条632长度方向与导向条633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且驱动齿条632的顶壁与导向条633的底壁固定连接,驱动齿条632与连接齿轮631啮合。挡接片635与机箱200的顶壁固定连接,驱动齿条632一端穿过挡接片635并与驱动把手634固定连接,驱动把手634朝向连接齿轮631的端壁与挡接片635抵接,从而阻挡驱动把手634向连接齿轮631方向移动。
51.推动驱动把手634,驱动齿条632在导向条633导向作用推动连接齿轮631转动,固定钩620在连接齿轮631的带动下转动。当驱动把手634与挡接片635抵接时,固定钩620的弯钩部622位于插孔的下方。
52.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53.需要检查机箱200内设备时,转动把手660,以使插接块640从插接槽611中退出,向上推动检修门500,使连接板610的高度高于固定钩620弯钩部622的高度,推动驱动把手634,固定钩620转动至弯钩部622位于连接板610的下方,向下拉动检修门500,固定钩620固定连接板610,从而使检修门500不易向下滑动,便于工作人员检修制冷机组。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