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冷式制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62898发布日期:2022-07-15 21:5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冷式制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即冷式制水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制冷饮水机一般包括冷罐,在冷罐外部盘旋有用于对冷罐制冷的蒸发器,从开启制冷模式到停机一般需要几十分钟甚至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预设的制冷温度,制冷时间过长,无法满足用户的开机后较短时间出冷水的需求。虽然可以通过加大压缩机制冷量的方式能够缩短制冷时间,但是其成本较高,且比较浪费电能。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即冷式制水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4.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即冷式制水设备,包括出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其中,压缩机中充注有制冷剂,出水管中段设置有换热段,换热段套接在蒸发器上、且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出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龙头。
5.换热段呈盘管式、或螺旋式、或其组合式套接在蒸发器上。
6.出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缓存水箱,出水管中后段设置有出水阀、内循环阀;内循环阀一端与缓存水箱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换热段、出水阀连接;出水阀还与出水龙头连接;缓存水箱外围包裹有保温层。
7.出水管前段设置有泵体和水流信号检测器,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泵体、水流信号检测器与缓存水箱连接。
8.缓存水箱内部设置有水箱温度检测器、外部水源入口、水位检测件、溢水孔、uv抑菌灯和排水阀。
9.出水管前段设置有水流信号检测器、电子稳流器和温度传感器,出水管的进水端通过水流信号检测器、电子稳流器、温度传感器直接与供水端连接。
10.出水管中后段还设置有冷水温度检测器冷水温度检测器与制水设备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11.出水管的任意段内、或者出水龙头上设置有杀菌器。
12.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有热能回收器,热能回收器内设置有供预热水流动的腔体,热能回收器上设置有预热水入口和预热水出口。
13.冷凝器上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设置有冷凝器温度检测器,冷凝器温度检测器与第一散热风扇电控连接。
14.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设置有散热器,散热器上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散热器与蒸发器之间设置有散热器温度检测器,散热器温度检测器与第二散热风扇电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利用出水管的换热段对蒸发器进行套接,使蒸
发器内的冷量能够与换热段内水进行快速热交换、且形成冷水,并可从水龙头流出供用户使用,不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换热段与蒸发器之间的套接,不仅增大了冷量传递的接触面积,还减少了冷量在传递过程中的传递路径,以增加冷量的传递效率,缩短冷水制作时间,从而达到水的快速降温效果。
16.综合而言,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换热效率高,冷水制作时间短,用户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0.第一实施例
21.参见图1,本即冷式制水设备,包括出水管2、压缩机3、冷凝器4、蒸发器5。压缩机3、冷凝器4、蒸发器5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
22.压缩机3中充注有制冷剂,出水管2中段设置有换热段6,换热段6套接在蒸发器5上、且与蒸发器5进行热交换,出水管2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龙头10。
23.本实施例利用出水管2的换热段6对蒸发器5进行套接,使蒸发器5内的冷量能够与换热段6内水进行快速热交换、且形成冷水,并可从出水龙头10流出供用户使用,不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换热段6与蒸发器5之间的套接,不仅增大了冷量传递的接触面积,还减少了冷量在传递过程中的传递路径,以增加冷量的传递效率,缩短冷水制作时间,从而达到水的快速降温效果。
24.本实施例的换热段6可以呈盘管式、或螺旋式、或其组合式设置在蒸发器5外侧,除此之处,还也可以采用直管套接的方式。从而增大换热段6与蒸发器5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冷量传递效率。
25.出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有缓存水箱1,出水管2中后段设置有出水阀7、内循环阀8;内循环阀8一端与缓存水箱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换热段6、出水阀7连接;出水阀7还与出水龙头10连接,冷水经出水阀7后可以从出水龙头10流出供用户使用。
26.具体地讲,内循环阀8位于换热段6与出水阀7之间、且与缓存水箱1连接,热交换后的冷水可以通过内循环阀8回流至缓存水箱1内,让制水设备在不出水时可以对缓存水箱1的水进行预冷操作,能进一步地减少冷水的制作等待时间。缓存水箱1外围包裹有保温层18,保温层18能够对已经在缓存水箱1内制好的冷水进行保温。
27.出水管2中后段还设置有冷水温度检测器9,冷水温度检测器9位于换热段6与出水阀7之间、且与制水设备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冷水温度检测器9检测的冷水温度未达到设置值时会对出水阀7的水流速度进行控制,并降低出水速度,以确保用户能够使用到指定温度的冷水。
28.因为冷水在流动时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因此出水管2的任意段内、或者出水阀7上、或者内循环阀8上、或者出水龙头10上设置有杀菌器20,该杀菌器20为未端杀菌器,可以在
出水管2的任意段内、或者出水阀7上、或者内循环阀8上、或者出水龙头10上进行设置,以对冷水进行消毒杀菌。
29.杀菌器20可以按需进行设置,需要消毒时则设置,不需要消毒时则不用设置。本实施例的杀菌器20设置在出水龙头10上,冷水从出水龙头10流出的同时可以通过杀菌器20进行消毒杀菌,提高用户的使用卫生。
30.出水管2前段设置有泵体11和水流信号检测器12。出水管2的进水端通过泵体11、水流信号检测器12与缓存水箱1的底部连接、且可将缓存水箱1内部的水流出。
31.其中,泵体11可以是变频泵,也可以是普通水泵,其带有止回功能,能使缓存水箱1内的水只能朝蒸发器5的方向流动;当泵体11或出水阀7等配件故障导致的水流无信号时,水流信号检测器12会向蒸发器5发出水流信号,使设备在没有水进出的情况下控制蒸发器5停止制冷,以避免蒸发器5结冰损坏。
32.缓存水箱1内部设置有水箱温度检测器13、外部水源入口14、水位检测件15、溢水孔16和uv抑菌灯17。
33.水箱温度检测器13设置在检测缓存水箱1内侧壁下部,其用于检测缓存水箱1内部的水温,如果内循环阀8工作多次后,缓存水箱1内部的水温已经达到设置的冷水温度时,蒸发器5就会停止制冷,减少能量损耗,节能环保。
34.外部水源入口14设置在检测缓存水箱1顶部,其与供水端连接,为缓存水箱1提供进水。
35.水位检测件15为高低水位检测件,能对缓存水箱1的水位进行检测,当缓存水箱1的水位较高时,停止加水,当缓存水箱1的水位较低时,开始加水。
36.溢水孔16设置在检测缓存水箱1内侧壁上部,其能够对缓存水箱1的多余水进行溢出。
37.uv抑菌灯17可以为led-uv灯,也可以是uv杀菌汞灯,其安装在缓存水箱1内部任意位置。
38.缓存水箱1内部还设置有排水阀19,排水阀19为手工式或电动式、且设置在缓存水箱1内底部,其可以对缓存水箱1内的水进行排放,便于缓存水箱1的内部清洗。
39.压缩机3与冷凝器4之间设置有热能回收器21,热能回收器21内设置有供预热水流动的腔体,侧部设置有预热水入口22和预热水出口23。
40.热能回收器21同样可以采用螺旋套接的方式、或直管套接的方式设置在压缩机3与冷凝器4之间的连接管外,其能够对压缩机3与冷凝器4之间的热量进行回收。预热水入口22可以与预热自来水或纯净水的的出水端连接,然后从预热水出口23输出到加热器(任何结构形式)中进行二次加热,从而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41.冷凝器4上设置有第一散热风扇24,冷凝器4与蒸发器5之间设置有冷凝器温度检测器25,冷凝器温度检测器25与第一散热风扇24电控连接。当冷凝器温度检测器25检测到冷凝器4的温度过高时,就会启动第一散热风扇24开始工作,以对冷凝器4进行主动散热。
42.压缩机3与蒸发器5之间设置有散热器26,该散热器26自身具有被动散热功能,能对蒸发器5换热后的热量进行被动散热。散热器26上设置有第二散热风扇27,散热器26与蒸发器5之间设置有散热器温度检测器28,散热器温度检测器28与第二散热风扇27电控连接。当散热器温度检测器28检测到散热器26的温度过高时,就会启动第二散热风扇27开始工
作,以对散热器26进行主动散热。
43.其中,散热器26、第二散热风扇27和散热器温度检测器28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压缩机3与蒸发器5之间取消,并以其他方式设置在整个即冷式制水设备的任意位置中,并对其设置的位置进行散热。
44.第二实施例
45.参见图2,本即冷式制水设备,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出水管2前段设置有水流信号检测器12、电子稳流器29和温度传感器30,出水管2的进水端通过水流信号检测器12、电子稳流器29、温度传感器30直接与供水端连接,其作用是在不同的水压下可以调节水量大小,从而控制出来不温度。
46.具体地讲,供水端在压力较大或不稳定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30检测出水温度后调整电子稳流器29开合口径大小,以实现电控实时调整进水量的目的,从而使出水龙头10流出的水能够满足用户设置的出水温度需求。水流信号检测器12能对流动的水量进行检测,并会向蒸发器5发出水流信号,使设备在没有水进出的情况下控制蒸发器5停止制冷,以避免蒸发器5结冰损坏。
47.同时本实施例不设置杀菌器20。
48.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