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液器、制冷系统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4945发布日期:2022-10-05 00:1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储液器、制冷系统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冰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液器、制冷系统和冰箱。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冰箱的制冷系统中,通常都会在冰箱的蒸发器末端增加一个储液器,储液器用于存储制冷系统多余的液态冷媒,防止液态冷媒高速流回压缩机,对压缩机造成损坏。
3.其中,当压缩机停机后,冷凝器侧的压力大于蒸发器侧的压力,从而使冷媒从冷凝器流入蒸发器,导致大量的液态冷媒涌入蒸发器,再流入到储液器中。当储液器内液态冷媒没过冷媒出口时,制冷系统内的气液混合冷媒仍继续往外涌,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也即是说,现有的储液器结构会使制冷系统存在噪音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器、制冷系统和冰箱,以解决现有的储液器结构会使制冷系统存在噪音偏大的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器,包括:
6.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储液腔,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7.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从所述第一端口插入所述储液腔,且所述进液管的出口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进液管带有所述出口的端部朝向所述本体的内壁弯曲;以及
8.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从所述第二端口插入所述储液腔,且所述出液管的入口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
9.可选的,所述出液管带有所述入口的端部朝向所述本体的内壁弯曲,且弯曲方向与所述进液管的弯曲方向相反。
10.可选的,所述进液管包括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弯折段;
11.所述出液管包括位于所述储液腔内的第二连接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对应,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平行。
12.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长度小于所述本体长度的一半。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弯曲角度小于或等于90
°
,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弯曲角度小于或等于90
°

1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包括:
15.蒸发器,具有出口;
16.储液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通;以及
17.压缩机,具有吸气口,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出液管连通。
18.可选的,所述本体竖直设置,所述进液管的出口高于所述出液管的入口。
19.可选的,所述蒸发器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本体平行设置;
20.所述进液管还包括第一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与所述进液管的第一连接段连通,所述第一弯曲段设置于所述储液腔之外,所述第一弯曲段弯曲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出气管。
21.可选的,所述压缩机包括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与所述本体平行设置;
22.所述出液管还包括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出液管的第二连接段连通,所述第二弯曲段设置于所述储液腔之外,所述第二弯曲段弯曲连接所述本体和所述吸气管。
2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冰箱,包括:
24.箱体,设置有冷藏间室和冷冻间室;
25.制冷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制冷系统用于分别为所述冷藏间室和所述冷冻间室制冷;所述制冷系统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液器、制冷系统和冰箱中,通过将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设置在储液腔内,且进液管带有出口的端部朝向本体的内壁弯曲,可以降低液态冷媒经过进液管的流速,且可以使得进液管的出口与本体的内壁更接近,进而可以在气液混合冷媒进入时,以本体的内壁作为缓冲,顺着内壁流下的液体存储在储液器内,气体自进液管的出口排出,由此可以减少“咕噜咕噜”的声音,进而降低制冷系统在储液器这部分的噪音。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所示的冰箱中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2所示的制冷系统中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为了解决现有的储液器结构会使制冷系统存在噪音偏大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器、制冷系统和冰箱,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34.示例性的,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冰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冰箱1,冰箱1可以包括箱体10和门体,门体与箱体10可转动连接以封闭箱体10或者露出箱体10。由于不同食物保鲜需要不同的制冷温度,因此,箱体10可以包括冷藏间室11和冷冻间室12。冷藏间室11和冷冻间室12可以是叠设的,也即一个间室位于另一间室的上方,以节省冰箱1的占地面积。冰箱1还可以包括制冷系统20,制冷系统20设置于箱体
10内,制冷系统20用于分别为冷藏间室11和冷冻间室12制冷,以使冷藏间室11和冷冻间室12的温度分别维持在各自的工作温度,此工作温度是指保存食物所需要的间室温度。
35.现有技术中,冰箱1的制冷原理或者说制冷系统的制冷过程通常为:从压缩机的吸气管吸入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做功变成高温高压的过热制冷剂气体,从压缩机的高压管中排出。在冷凝器内经冷凝、冷却变成高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然后经毛细管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冷藏室及冷冻室内的空气的热量而制冷,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然后被吸入压缩机,重新被压缩,如此往复循环而制冷。制冷剂也可以称为冷媒。随着用户对冰箱的需求越来越高,制冷系统也越来越复杂。现有的制冷系统在,通常都会在冰箱的蒸发器末端增加一个储液器,储液器用于存储制冷系统多余的液态冷媒,防止液态冷媒高速流回压缩机,对压缩机造成损坏。其中,当压缩机停机后,冷凝器侧的压力大于蒸发器侧的压力,从而使冷媒从冷凝器流入蒸发器,导致大量的液态冷媒涌入蒸发器,再流入到储液器中。当储液器内液态冷媒没过冷媒出口时,制冷系统内的气液混合冷媒仍继续往外涌,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也即是说,现有的储液器结构会使制冷系统存在噪音偏大的问题。
3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对储液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37.示例性的,请结合图1并参阅图2和图3,图2为图1所示的冰箱中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制冷系统中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制冷系统20可以包括蒸发器21、储液器22和压缩机23。储液器22连通于蒸发器21和压缩机23之间。储液器22可以包括本体220、进液管221和出液管223。本体220具有储液腔2201,且本体22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口2202和第二端口2203。进液管221从第一端口2202插入储液腔2201,也即是说,进液管221与本体220连通,进液管221穿设于第一端口2202,且进液管221的出口设置于储液腔2201内。进液管221带有出口的端部朝向本体220的内壁弯曲。出液管223从第二端口2203插入储液腔2201,也即是说,出液管223与本体220连通,出液管223穿设于第二端口2203,且出液管223的入口设置于储液腔2201内。通过将进液管221和出液管223均设置在储液腔2201内,且进液管221带有出口的端部朝向本体220的内壁弯曲,可以降低液态冷媒经过进液管221的流速,且可以使得进液管221的出口与本体220的内壁更接近,进而可以在气液混合冷媒进入时,以本体220的内壁作为缓冲,顺着内壁流下的液体存储在储液器22内,气体自进液管的出口排出,由此可以减少“咕噜咕噜”的声音,进而降低制冷系统20在储液器22这部分的噪音。
38.示例性的,本体220的形状可以为:中间为圆柱形、两端分别自圆柱朝向边缘收缩、并留有第一端口2202和第二端口2203的形状。第一端口2202和第二端口2203可以为尺寸相同的圆形孔,进液管221和出液管223分别填充于第一端口2202和第二端口2203内,以防止液体从第一端口2202或者第二端口2203漏出。进液管221和出液管223均插入本体220的储液腔2201内,从而使得从进液管221进入的液态冷媒或者气液混合冷媒更快的到达本体220的第二端部2203,也即是降低了液体的流动高度,由此可以减小液体与本体220内壁撞击的声音,也即降低噪音。此外,进液管221带有出口的端部朝向本体220的内壁弯曲,可以降低液态冷媒的流速,且可以使得进液管221的出口与本体220的内壁更接近,从而在气液冷媒从进液管221的出口进入本体220的储液腔2201内时,本体220的内壁可以对气液冷媒的流动起到阻挡和缓冲的作用,液体顺内壁流下而存储在储液器22内,气体可以自进液管221的
出口排出,由此可以减少储液器22内部出现“咕噜咕噜”的声音,从而可以降低制冷系统20的噪音。
39.其中,示例性的,出液管223带有入口的端部也朝向本体220的内壁弯曲,且出液管223的弯曲方向与进液管221的弯曲方向相反。比如,进液管221带有出口的端部可以自竖直方向朝向右侧弯曲,出液管223带有入口的端部可以自竖直方向朝向左侧弯曲。将出液管223的入口倾斜设置,也即与液体高度方向交错,可以减小冒泡现象的发生,进而减少储液器22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噪音问题的出现。
40.示例性的,进液管221可以包括位于储液腔2201内的第一连接段2211和第一弯折段2212,第一连接段2211和第一弯折段2212连接。出液管223可以包括位于储液腔2201内的第二连接段2231和第二弯折段2232,第二连接段2231和第二弯折段2232连接。第二连接段2231与第一连接段2211对应,第二弯折段2232与第一弯折段2212平行。其中,示例性的,第二连接段2231的长度大于第一连接段2211的长度,且第二连接段2231的长度小于本体220长度的一半。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二连接段2231的长度是根据储液器22要存储的液体的量来设定的,当需要储液器22存储较多液体时,则可以将第二连接段2231的长度设置大一些。第一连接段2211的长度可以依据本体220的长度以及第二连接段2231的长度进行设定。比如,第一连接段2211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接段2231的长度。第一弯折段2212的弯曲角度小于或等于90
°
,第二弯折段2232的弯曲角度小于或等于90
°
。比如,第一弯折段2212的弯曲角度可以为30
°
,也即是说,第一弯折段221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
。同样的,第二弯折段2232的弯曲角度也可以为30
°
,也即是第二弯折段223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
,但第二弯折段2232的弯曲方向与第一弯折段2212的弯曲方向相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弯折段2212出口的高度可以高于第二弯折段2232入口的高度,以防止液体倒灌进入进液管221。并且,第一弯折段2212的出口与第二弯折段2232的入口距离越远越好,可以减小两个口之间液体交互时产生噪音问题的发生。本体220通常为圆柱形,则第一弯折段2212可以与第二弯折段2232平行,此时,第一弯折段2212的出口与第二弯折段2232的入口的水平距离最远。当然,第一弯折段2212与第二弯折段2232也可以在空间上有交错,这里不作限制,仅以第一弯折段2212与第二弯折段2232平行为例进行说明。
41.需要说明的是,本体220竖直设置,也即是说,本体220的第一端口2202和第二端口2203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此时进液管221的出口的高度高于出液管223的入口的高度,以便于液体的流动,且可以防止液体倒灌进入进液管221。
42.对于制冷系统20来说,蒸发器21具有出口,储液器22的进液管221与蒸发器21的出口连通。压缩机23具有吸气口,压缩机23的吸气口与出液管223连通。示例性的,蒸发器21可以包括出气管210,出气管210与本体220平行设置。进液管221还可以包括第一弯曲段2213,第一弯曲段2213与第一连接段2211连通,第一弯曲段2213设置于储液腔2201之外,第一弯曲段2213弯曲连接本体220和出气管210。在本体220和蒸发器21之间设置出气管210,可以防止大量冷媒喷出时,冷媒没过冷媒出口,气液混合冷媒继续喷出时造成的冒泡声。出气管210可以对冷媒的喷出起到降速和缓冲的作用,减少这部分噪音的产生。
43.相应的,压缩机23可以包括吸气管230,吸气管230与本体220平行设置。出液管223还可以包括第二弯曲段2233,第二弯曲段2233与第二连接段2231连通,第二弯曲段2233设置于储液腔2201之外,第二弯曲段2233弯曲连接本体220和吸气管230。
4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液器22、制冷系统20和冰箱1中,通过将进液管221和出液管223均设置在储液腔2201内,且进液管221带有出口的端部朝向本体220的内壁弯曲,可以降低液态冷媒经过进液管221的流速,且可以使得进液管221的出口与本体220的内壁更接近,进而可以在气液混合冷媒进入时,以本体220的内壁作为缓冲,顺着内壁流下的液体存储在储液器22内,气体自进液管的出口排出,由此可以减少“咕噜咕噜”的声音,进而降低制冷系统20在储液器22这部分的噪音。
45.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47.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储液器、制冷系统和冰箱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