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丝绞线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3721发布日期:2022-11-15 19:3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丝绞线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丝绞线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丝绞线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铝丝绞线是以绞合单线绕绞线轴等角速度旋转和绞线匀速前进运动实现的。单股铝线可以绞制成各种不同规格截面以及不同种类的电线电缆的导线电芯。使用绞线可以使运行温度降低,相比同截面积的单股线,绞线拥有更高的机械性、柔韧性。而铝丝绞线在生产时,由于铝丝在绞线时需要弯曲,而弯曲容易导致出线温度过高。
3.现有的绞线降温装置多数是利用冷却液(水)来降温,降温后再吹干,或是先吹风降温,在通过冷却液(水)降温,如中国专利cn208533240u公开了一种钢绞线冷却吹干装置,即是如此,经过多次降温,然而利用冷却液(水)来降温比较耗费资源,此外没有集尘装置,使用时会产生扬尘、飞水等,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降温效果好、带集尘装置的一种铝丝绞线降温装置。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铝丝绞线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箱,所述降温箱一侧侧壁开设进料口,另一侧侧壁对应位置开设出料口;所述降温箱内顶部设置降温装置;所述降温箱上方设置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与降温装置连接;所述降温箱底部设置集尘管,所述集尘管内设置排气风机,所述集尘管下端连接集尘网罩,所述集尘管与集尘网罩之间还设置定位组件;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环状降温管,所述降温管内侧面周向均匀设置若干喷头,所述喷头的喷吹方向朝向降温管中心;铝丝绞线从所述进料口进入降温箱,依次穿过两个降温管中心后从出料口穿出。
7.作为优选,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设置在降温箱上方的降压管及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与外部压缩气体管道连接的第一高压管、与降压管连接的第二高压管以及与一个降温管连接的第三高压管;所述降压管下端与另一个降温管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集尘管下端设置朝外翻卷的弧形卷边;所述集尘网罩顶部设有与卷边形状相匹配的收口,所述集尘网罩顶部的收口套接在卷边上;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上端与降温箱底部固定连接的若干套管,所述套管沿集尘管外周圈均匀排布,所述套管内设置缓冲弹簧及通过缓冲弹簧活动安装在套管内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下端焊接连接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压住卷边与收口的接触处。
9.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上还设置提拉杆。
10.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箱底部还设置若干伸缩支撑腿,所述伸缩支撑腿沿降温箱底部外侧边缘均匀排布。
11.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箱内顶部还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铝丝绞线
正上方。
12.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直径相同且同轴。
13.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管上喷头的数量为28-32个。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第一:第三高压管与降温管连接,形成第一次降温;降压管与另一个降温管连接,形成第二次降温,并且高压气体经过降压管降压后制冷,再喷吹,确保降温效果;
16.第二:利用排气风机集尘,集尘后灰尘进入集尘网罩,集尘网罩可拆卸,便于清理,同时不会形成扬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19.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20.图4为降温管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0是降温箱、11是进料口、12是出料口、13是集尘管、13.1是卷边、14是排气风机、15是集尘网罩、15.1是收口、16是伸缩支撑腿、20是降温装置、21是降温管、22是喷头、30是进风装置、31是降压管、32是三通管、32.1是第一高压管、32.2是第二高压管、32.3是第三高压管、40是定位组件、41是套管、42是缓冲弹簧、43是限位杆、44是限位环、45是提拉杆、50是温度传感器、60是铝丝绞线 。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一种铝丝绞线降温装置,包括降温箱10,所述降温箱10一侧侧壁开设进料口11,另一侧侧壁对应位置开设出料口12;所述降温箱10内顶部设置降温装置20;所述降温箱10上方设置进风装置30,所述进风装置30与降温装置20连接;所述降温箱10底部设置集尘管13,所述集尘管13内设置排气风机14,所述集尘管13下端连接集尘网罩15,所述集尘管13与集尘网罩15之间还设置定位组件40;所述降温装置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结构相同的环状降温管21,所述降温管21内侧面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喷头22,所述喷头22的喷吹方向朝向降温管21中心;铝丝绞线60从所述进料口11进入降温箱10,依次穿过两个降温管21中心后从出料口12穿出。
24.作为优选,所述进风装置30包括设置在降温箱10上方的降压管31及三通管32;所述三通管32包括与外部压缩气体管道连接的第一高压管32.1、与降压管31连接的第二高压管32.2以及与一个降温管21连接的第三高压管32.3;所述降压管31下端与另一个降温管21连接。
25.作为优选,高压气体通过第一高压管32.1分流到第二高压管32.2和第三高压管32.3内,第三高压管32.3内的高压气体从靠近进料口11一侧的降温管21的喷头22喷出对铝丝进行初降温,同时第二高压管32.2内部的高压气体通过降压管31降压后制冷,从靠近出料口12一侧的降温管21的喷头22喷出对铝丝进行二次降温。
26.作为优选,所述集尘管13下端设置朝外翻卷的弧形卷边13.1;所述集尘网罩15顶
部设有与卷边13.1形状相匹配的收口15.1,所述集尘网罩15顶部的收口15.1套接在卷边13.1上;所述定位组件40包括上端与降温箱10底部固定连接的若干套管41,所述套管41沿集尘管13外周圈均匀排布,所述套管41内设置缓冲弹簧42及通过缓冲弹簧42活动安装在套管41内的限位杆43;所述限位杆43下端焊接连接限位环44,所述限位环44压住卷边13.1与收口15.1的接触处。
2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杆43上还设置提拉杆45。
28.所述集尘网罩15通过定位组件40固定在集尘管13下端的外部,便于对降温箱10内部产生的灰尘进行存放,通过提拉杆45对限位杆43进行抬升,将集尘网罩15取下、卸灰、清洗。
29.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箱10底部还设置若干伸缩支撑腿16,所述伸缩支撑腿16沿降温箱10底部外侧边缘均匀排布。
30.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箱10内顶部还设置温度传感器50,所述温度传感器50位于铝丝绞线60正上方。
31.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11与出料口12直径相同且同轴。
32.作为优选,所述降温管21上喷头22的数量为28-32个。
33.使用时,将本装置设置在出口模后方,对绞线进行降温。
34.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