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0414发布日期:2023-05-17 17:1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冷,特别是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冰箱或立式制冷设备或其他制冷设备需要使用冷柜内胆的设备中,为了便于物品的码放或分类摆放,往往需要对内胆进行隔断,在隔断处理时,一般采用中横梁(或称中梁),将冷柜内胆分为两部分或多部分。现有技术中横梁安装方法,通常是将制作好的中横梁直接安装到冷柜内胆上,中横梁不与制冷设备的发泡层一同发泡,采用这种安装方式的中横梁,存在以下三点缺陷:第一,中横梁与内胆之间安装不紧密,存在漏冷的情况;第二,后安装的中横梁与冷柜柜口不在同一平面上,对冷柜的整体质量存在影响;第三,中横梁单独发泡时容易发生涨料的现象,导致中横梁的安装尺寸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制冷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制冷设备。

2、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了制冷设备,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限定出的第一发泡腔、连接于前述内胆的内胆开口处的柜口件及中横梁组件,柜口件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柜口侧壁,所述中横梁组件连接于两柜口侧壁之间,所述中横梁组件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第二发泡腔,所述第二发泡腔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开口。

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包括于前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内胆侧壁,所述中横梁组件包括连接两柜口侧壁的第一盖体、连接两内胆侧壁且与第一盖体相对设置的第二盖体;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发泡腔。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开口朝前设置,所述内胆还包括与所述内胆开口相对设置的内胆后壁,所述内胆侧壁沿内胆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包括具有向后开口的第一型腔,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向前延伸进入前述第一型腔并与所述第一盖体卡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盖体包括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型腔的顶板、前板、与顶板对称设置的底板,所述顶板依次包括与所述前板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顶板、第一水平顶板向上延伸形成的竖直顶板、第二水平顶板,其中,所述顶板还包括自竖直顶板的内壁向后延伸形成且设置于第二水平顶板下方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相限位配合的限位突起。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板包括与所述竖直顶板的内壁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水平段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段、第一斜面段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段,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盖体本体、第二盖体本体向前延伸的l型延伸件、l型延伸件向下延伸形成的呈倾斜状且与前述限位突起相限位配合的抵接部,其中,所述l型延伸件伸入所述第二水平顶板的底部,l型延伸件与第二水平顶板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配合,所述抵接部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倾斜度相适配,前述限位突起成型于所述第二斜面段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盖体本体依次包括顶壁、后壁、底壁,其中,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水平顶板齐平设置,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后壁抵接,所述l型延伸件由所述顶壁向前延伸形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盖体本体还包括所述后壁向前延伸形成且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内胆侧壁铆接的铆接孔。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口侧壁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盖体的避让槽、避让槽分隔形成的上壁和下壁,其中,所述上壁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顶板齐平、所述下壁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底板齐平,以使所述第二发泡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横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内壁与所述柜口侧壁的中横梁连接件,所述中横梁连接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壁、所述下壁对应设置的上连接件、下连接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连接件包括限位安装于所述上壁端部的上连接件本体、上连接件本体向下且侧向延伸形成的限位部;

12、其中,所述上壁分别形成有与所述上连接件本体、所述限位部相限位安装的限位槽;

13、所述前板内壁延伸形成供所述限位部限位安装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竖直顶板内壁延伸形成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限位安装于上连接件本体的外侧底部边缘。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横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内的加强铁,所述加强铁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内壁相适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冷设备通过将中横梁组件连接于两柜口侧壁之间,从而将中横梁组件与柜口件形成一个整体,再安装于内胆内,再一起安装于外壳内,完成制冷设备的安装过程,同时第二发泡腔两端的开口以使得第二发泡腔与第一发泡腔,从而使得第二发泡腔与第一发泡腔连通完成一同发泡的目的,简化了中横梁安装、发泡的过程,加强中横梁与内胆之间的紧密型,具有结构稳定可靠、发泡过程简单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限定出的第一发泡腔、连接于前述内胆的内胆开口处的柜口件及中横梁组件,柜口件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柜口侧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于前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内胆侧壁,所述中横梁组件包括连接两柜口侧壁的第一盖体、连接两内胆侧壁且与第一盖体相对设置的第二盖体;其中,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二盖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发泡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开口朝前设置,所述内胆还包括与所述内胆开口相对设置的内胆后壁,所述内胆侧壁沿内胆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包括具有向后开口的第一型腔,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向前延伸进入前述第一型腔并与所述第一盖体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包括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型腔的顶板、前板、与顶板对称设置的底板,所述顶板依次包括与所述前板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顶板、第一水平顶板向上延伸形成的竖直顶板、第二水平顶板,其中,所述顶板还包括自竖直顶板的内壁向后延伸形成且设置于第二水平顶板下方的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第二盖体的部分相限位配合的限位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板包括与所述竖直顶板的内壁垂直连接的水平段、水平段向上倾斜的第一斜面段、第一斜面段向下倾斜的第二斜面段,所述第二盖体包括第二盖体本体、第二盖体本体向前延伸的l型延伸件、l型延伸件向下延伸形成的呈倾斜状且与前述限位突起相限位配合的抵接部,其中,所述l型延伸件伸入所述第二水平顶板的底部,l型延伸件与第二水平顶板形成前后方向的限位配合,所述抵接部的倾斜度与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倾斜度相适配,前述限位突起成型于所述第二斜面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依次包括顶壁、后壁、底壁,其中,所述顶壁与所述第二水平顶板齐平设置,所述第二斜面段的底部边缘与所述后壁抵接,所述l型延伸件由所述顶壁向前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还包括所述后壁向前延伸形成且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内胆侧壁铆接的铆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口侧壁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盖体的避让槽、避让槽分隔形成的上壁和下壁,所述底板依次包括与所述前板垂直连接的第一水平底板、竖直底板、第二水平底板,其中,所述上壁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水平顶板齐平、所述下壁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底板齐平,以使所述第二发泡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内壁与所述柜口侧壁的中横梁连接件,所述中横梁连接件包括分别与所述上壁、所述下壁对应设置的上连接件、下连接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包括限位安装于所述上壁端部的上连接件本体、上连接件本体向下且侧向延伸形成的限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内的加强铁,所述加强铁的外轮廓与所述第二盖体本体内壁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外壳与内胆之间限定出的第一发泡腔、连接于前述内胆的内胆开口处的柜口件及中横梁组件,柜口件包括于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柜口侧壁,所述中横梁组件连接于两柜口侧壁之间,所述中横梁组件限定出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第二发泡腔,所述第二发泡腔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发泡腔连通的开口。本技术简化了中横梁安装、发泡的过程,加强中横梁与内胆之间的紧密型,具有结构稳定可靠、发泡过程简单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李大伟,郑皓宇,王春青,张书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