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制冷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8294发布日期:2023-03-22 08:5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卧式制冷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卧式制冷柜。


背景技术:

2.卧式制冷柜为常见的制冷设备,其主要运用于超市、饭店、杂货店中以存储食材等冷冻或冷藏物品。卧式制冷柜一般包括限定有置物室的柜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柜体顶部的至少一个顶开门以及制冷模组。一些卧式制冷柜在顶开门上设置有门上用电部件(如照明灯、循环风机等),该门上用电部件需要与柜体内的柜体总线电连接以接入电源。然而,若实现上述二者电连接的对接部分裸露在外,则易被磨损且有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的实现门上用电部件与柜体总线的对接部分裸露在外易被磨损且有碍美观的相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隐藏上述对接部分导线的卧式制冷柜。
4.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制冷柜,包括限定有至少一个置物室的柜体和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柜体顶部的至少一个顶开门,所述的柜体包括可接入外部电源的电供给单元以及与所述电供给单元电连接的柜体总线,所述的柜体总线电连接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各个用电部件;各个所述的顶开门与所述的柜体均通过一对铰链组件传动连接,各个所述的铰链组件均包括铰链与覆盖所述铰链的铰链保护壳,各个所述的顶开门均包括门上总线与至少一个门上用电部件,各个所述的门上用电部件均与相应所述顶开门的门上总线电连接,各所述的顶开门与所述的柜体之间均还设置有与所述一对铰链组件并排设置的中空保护壳,所述的柜体总线与所述的门上总线在所述的中空保护壳处对接并被所述的中空保护壳隐藏,所述的中空保护壳被构造成与所述的铰链保护壳规格一致。
5.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铰链保护壳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顶开门上的第一部分与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的第二部分相互独立;所述的中空保护壳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顶开门上的上部部分与固定设置于所述柜体顶部的下部部分,所述的上部部分与所述的下部部分相互独立。
6.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中空保护壳居中设置于所述的一对铰链组件之间。
7.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各所述的顶开门上还固定设置有可监测所述顶开门打开与否的状态传感器,所述的卧式制冷柜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同时信号连接各所述的状态传感器、各个所述的门上用电部件以及所述柜体内的各可控设备,所述的控制器被构造成可基于所述状态传感器的信号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各个所述的门上用电部件和所述柜体内的各可控设备。
8.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的柜体内且与所
述的柜体总线电连接,各个所述的状态传感器与各个所述的门上用电部件均经由相应所述的门上总线与所述的柜体总线信号连接所述的控制器。
9.在上述的优选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状态传感器包括倾角传感器、水平陀螺仪与霍尔传感器。
10.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门上用电部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顶开门顶部的人机交互屏与分别设置于各个所述顶开门底部的若干照明灯。
11.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门上用电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至少一个顶开门底部的至少一个循环风机。
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卧式制冷柜将门上总线与柜体总线的对接部分隐藏于中空保护壳内,从而避免该对接部分收到磨损。此外,由于中空保护壳与并排设置的一对铰链保护可规格一致,可达到视觉上的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冷式卧式制冷柜的立体结构图;
14.图2为图1所示卧式制冷柜的柜体的主视剖视图;
15.图3为图1所示卧式制冷柜的局部侧视图1;其中,顶开门位于关闭状态;
16.图4为图1所示卧式制冷柜的局部侧视图2;其中,顶开门处于打开状态;
17.图5为图1所示卧式制冷柜的电连接示意图;其中,双箭头表示信号连接,实线表示总线;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直冷式卧式制冷柜的电连接示意图。
19.图中标注:
20.100、卧式制冷柜;
21.1、柜体;11、外壳体;12、发泡层;13、置物室;14、回风通道;15、电供给单元;16、柜体总线;17、通风口;
22.21、顶开门;22、中空保护壳;23、状态传感器;24、门上总线;25、铰链组件;26、照明灯;27、人机交互屏;28、循环风机;
23.31、蒸发器;32、冷凝器;33、压缩机;34、风机;
24.4、控制器;y、转动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模式的详细说明。然而,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
26.此外,本技术中,诸如“在
……
之下”、“在
……
下方”、“在
……
下”、
ꢀ“
下”、“在
……
上方”、“上”、“在
……
之上”、“较高的”、“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
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其它)元件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括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 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 地解释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27.本实用新型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卧式制冷柜,该卧式制冷柜可隐藏并保护各个门上用电部件与柜体总线的裸露接线部分并取得较好的视觉美观效果。由于各风冷式卧式制冷柜与直冷式卧式制冷柜的门上用电部件有所不同,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文将以风冷式卧式制冷柜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再补充该技术方案应用于直冷式卧式制冷柜时的不同之处。
2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风冷式卧式制冷柜100(以下简称卧式制冷柜100),其包括柜体1、设置于柜体1顶部的一对顶开门21、设置于柜体1内部的制冷模组以及作为控制中枢的控制器4(见图5)。
29.结合图2,柜体1包括形成外部轮廓的外壳体11与由保温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层12。发泡层12一体形成于外壳体11的内侧,并限定有一供用户放置冷冻或冷藏物品的置物室13。保温发泡材料可大幅减少自外壳体11至置物室13的热传递,以维持置物室13内较低的温度。置物室13内构造成顶部敞口。在其它实施例中,用户也可根据自身需要配置任意数量的置物室,以存放不同温度需求或需间隔开来的冷冻或冷藏物品。
30.制冷模组固定设置于柜体1的内部,该制冷模组包括蒸发器31、冷凝器32、压缩机33以及风机34,压缩机33、冷凝器32以及蒸发器31依次流体连通并构成一个供制冷模组内传热介质流动的循环回路。其中,蒸发器31供换热介质吸收热量;风机34设置于蒸发器31处,其用于向置物室13输送冷气流;冷凝器32供热交换介质放出热量。制冷模组2还配置有位于冷凝器32处的冷凝器风机(图中未标示出),以提高冷凝器32与环境的热交换效率。
31.外壳体11与发泡层12共同限定有供蒸发器31和风机34放置的第一安装室(图中未标示出)以及供冷凝器32和压缩机33放置的第二安装室(图中未标示出),第一安装室与第二安装室均位于发泡柜体1的一侧端部且上下布置。第一安装室具有开设于发泡层12上的出风口(图中未示出)和回风口(图中未示出),出风口位于第一安装室的顶部以供第一安装室与置物室13流体连通。第二安装室独立于第一安装室与置物室13,外壳体11开设有位于第二安装室处的多个通风口17,以使得冷凝器32与压缩机33可与外部空气进行对流。
32.柜体1内还配置有形成于发泡层12内壁面上的回风通道14,该回风通道包括布置于发泡层12远离蒸发器31一侧端部且竖直延伸的竖直段(图中未标示出)、布置于发泡层12底部且水平延伸的水平段(图中未标示出)以及位于水平段下游的尾部段(图中未标示出)。其中,竖直段的顶部开设有与置物室13流体连通的入口(图中为标示出);尾部段的末端与第一安装室的回风接口接通,从而实现回风通道14与第一安装室的流体连通。
33.在卧式制冷柜100工作时,制冷模组启动,风机34为冷气流提供循环流动的动力;第一安装室内的冷气流处经由出风口进入置物室13内;其后,部分冷气流经由回风通道14进入第一安装室内并由蒸发器31带走热量,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可以理解地,由蒸发器31内的传热介质带走的热量最终通过冷凝器32散发至外部环境。
34.结合图3-4,各顶开门21与柜体1之间均通过一对铰链组件25实现连接,以使得各顶开门21均可绕一旋转轴心线y转动地安装于柜体1的顶部。
35.具体地,各铰链组件25均包括铰链(图中未示出)与覆盖该铰链外侧以保护铰链的铰链保护壳(图中未标示出)。各铰链均包括固定安装于顶开门21上的第一基座(图中未示出)、固定安装于柜体1上的第二基座(图中未示出)、实现第一、第二基座可转动连接的转轴(图中未示出);各铰链保护壳均具有固定设置于顶开门21上的第一部分以及固定设置于柜体1上且相对第一部分独立的第二部分。
36.结合图5,柜体1还包括可接入市电的电供给单元15以及与该电供给单元15电连接的柜体总线16。柜体总线16电连接柜体1上的各用电部件(包括压缩机33与风机34)。各顶开门21上还设置有位于底部的照明灯26、门上总线24、状态传感器23以及设置于顶部并对外露出的人机交互屏27。状态传感器23用于监测相应顶开门21的状态(即该顶开门21打开与否);照明灯26用于相应顶开门21被打开时为用户提供光线照明;人机交互屏27可向用户提供卧式制冷柜100的各工作参数(如置物室13内的温度和湿度)以及供用户调整该工作参数。可以理解地,状态传感器23可选用倾角传感器、水平陀螺仪等可反应水平方位的各类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等可反应高度的各类传感器。
37.各顶开门21与柜体1之间还设置有与一对铰链组件25并排设置的中空保护壳22。中空保护壳22包括固定设置于顶开门21上的上部部分以及固定设置于柜体1上且独立于上部部分的下部部分。门上总线24与柜体总线16在中空保护壳22内对接并被该中空保护壳22隐藏,由此状态传感器23、照明灯26与人机交互屏27电连接电供给单元15。可以理解地,中空保护壳22可保护并隐藏门上总线24与柜体总线16的露出部分,从而提高该处接线的可靠性并防止该部分裸露导电线被磨损。进一步地,该中空保护壳22居中设置于一对铰链组件25之间并被构造成与铰链保护壳的规格一致,以提高该卧式制冷柜100在视觉上的美观程度。
38.控制器4被配置成同时信号连接各状态传感器23、压缩机33、风机34、各照明灯26以及人机交互屏27。控制器4被配置成可基于状态传感器23的信号(即顶开门21的状态)选择性地开启和停止信号连接的各可控部件,以提高该卧式制冷柜100运行时的经济性和智能化程度。例如,在至少一个顶开门21打开时,控制器4开启以打开的顶开门21上的照明灯26并停运风机34,以减少置物室13内冷量泄露。
39.进一步地,控制器4位于柜体1的内部,照明灯26、状态传感器23以及人机交互屏27均经由门上总线24与柜体总线16信号连接控制器4(总线可集成有一次侧的电源线和二次侧的信号线)。由此,可不用额外的通信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照明灯26与人机交互屏27均同属于门上用电部件这一概念范畴内。
40.在直冷式卧式制冷柜中,低温传热介质直接冷却柜体的内壁面,柜体通过置物室内空气的对流冷却放置于置物室内的冷冻或冷藏物品。在一些直冷式卧式制冷柜中,为加强置物室内的空气对流,其在顶开门的底部设置有循环风机。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直冷式卧式制冷柜上的应用,在该应用中,循环风机28均电连接相应顶开门上的门上总线24’。同理地,该门上总线24’与柜体总线16’在一中空保护壳22’内对接并被隐藏,从而保护上述两总线对接处的裸露部分并提高在视觉上的美观程度。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