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系统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96347发布日期:2023-07-26 00:3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制冷系统及其净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系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净化装置的制冷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采用低压制冷剂的较大型的制冷设备的运输过程维护及成本控制通常存在多类型的问题。例如,若在生产工厂中预先充注制冷剂或保持设备内空间为相对真空,那么由于其管路内的低压特性,在设备运输至客户所需的安置地点途中,容易发生大气及包含其中的水汽渗入制冷设备内的情况,这将导致制冷设备内部的金属材质发生腐蚀问题。另一种情形如专利申请wo2015/068455所示,其在生产工厂中先完全充注保压气体,这可以保证运输过程的相对平稳。但其在客户所需的安置地点需要抽出保压气体,并再重新充注制冷剂。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无法保证操作人员及操作过程的规范性,难以确保充注质量;另一方面也会比在工厂集中充注制冷剂花费更多的物料采购成本。因此,如何既保证在制冷设备运输过程的安全性,又保证成本及操作的可控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2、此外,若在制冷设备中已充注保压气体或其他气体,那么为免影响设备性能,则在设备正式运转前,需将相应的气体从制冷设备的管路内抽出。如何在将这些气体与制冷剂分离开并排出也需要解决。例如,如中国专利cn104471331所示,其提供了一套连接于制冷系统的净化设备,并公开了利用气体分离来实现的制冷剂净化。该套原理固然可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将该套设备具体连接到制冷系统中的连接方式(例如气体抽出位置及气体返回位置等)的设计仍然在不断优化中,以此来实现更好的净化效果。这也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与净化回路具体的连接设计,以便实现制冷剂与保压气体的高效及可靠的分离。

2、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的净化方法,以免制冷设备运输过程中发生制冷剂泄漏及设备腐蚀问题。

3、为实现以上目的或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及蒸发器;以及净化回路,其连接至所述制冷回路,且用于将所述制冷回路内的保压气体分离;其中,所述制冷回路在所述制冷系统的最高处或局部最高处接入至所述净化回路。

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净化方法,其包括:在第一时间区段内,执行:s1:向所述制冷系统内充注满足设计制冷量的制冷剂;s2:向所述制冷系统内充注保压气体,使所述制冷系统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以及,在第二时间区段内,执行:s3:将所述制冷系统内的所述保压气体分离并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回路还包括:排放支路,其用于将由所述低温分离器分离出的保压气体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支路连接至所述低温分离器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支路上设置有再生过滤器及气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回路包括加压泵及加压分离器,所述净化回路通过所述加压分离器双向连接至所述制冷回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回路还包括用于辅助分离的降温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回路包括半透膜分离器,所述净化回路通过所述半透膜分离器双向连接至所述制冷回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包括:制冷回路,其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及蒸发器;以及净化回路,其连接至所述制冷回路,且用于将所述制冷回路内的保压气体分离;其中,所述制冷回路在所述冷凝器的顶部或压缩机顶部接入至所述净化回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净化方法,其包括:在第一时间区段内,执行:S1:向所述制冷系统内充注满足设计制冷量的制冷剂;S2:向所述制冷系统内充注保压气体,使所述制冷系统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以及,在第二时间区段内,执行:S3:将所述制冷系统内的所述保压气体分离并排出。本发明能实现制冷剂与保压气体的高效及可靠的分离,且避免制冷设备运输过程中发生制冷剂泄漏及设备腐蚀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M.A.斯塔克,张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利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