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藏货品的保鲜温度调控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72089发布日期:2023-09-08 07:2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藏货品的保鲜温度调控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制冷控制,涉及一种冷藏货品的保鲜温度调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制冷机组将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节流变压后变换成低温低压制冷剂,输送到换热器与换热器周边空气进行换热,通过不断循环换热,从而使换热器周边空气的温度逐步降低,进而达到换热器所处密闭空间温度也随之逐步降低,随着换热器所处密闭空间温度的逐步降低,换热器所处密闭空间内储存的冷鲜货品温度也随之逐步降低,这样也就实现了换热器所处密闭空间内储存货品的温度调控。

2、这种空间温度调控方式,用于储存货品的温度调控,具有如下弊端:

3、1、这种空间温度调控方式中,温度调节变化快于储存货品的温度变化,在空间温度与货品温度温差较大时,极易损伤货品。

4、2、这种空间温度调控方式中,通过节流变压后变换成的低温制冷剂的温度,实际就是换热器的换热温度,这种换热温度与制冷机组的输送动力、节流装置的开启度、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器周围空气的流速、换热器周围热负荷的变化因素有关。而在一个既定的制冷装置中,上述制冷机组的输送动力、节流装置的开启度、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器周围空气的流速,这些因素的改变较为复杂繁琐,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会改变。

5、而储存货品的品种、数量是随时变化的,也就是储存空间储存货品的热负荷是随时变化的,这是要取得良好的换热效果,换热温度应随着热负荷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一个既定的制冷装置中,换热器的换热温度是无法随时调控的,无法实现根据冷藏货品热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需求,以适时调整换热温度,也就无法实现适时调控换热温度与货品温度的温差,冷藏货品时就会出现损伤冷藏货品的问题,尤其是对有些对温度敏感的货品会带来比较大的伤害,如对黄瓜、茄子、青椒、芒果、香蕉、荔枝等果蔬产生严重“冷害”。

6、3、这种空间温度调控方式中,由于制冷过程中的换热器与换热器周边空气的换热不平衡,以及储存货品水分蒸发带来的换热空气湿度大,会造成换热管结冰结霜,低了制冷效果;同时也会导致制冷机组频繁启动,增加能耗;目前公知的几种化霜方法虽然能除霜,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除霜,要么增加耗能,要么造成冷库内温度波动大,效果不理想。

7、同时换热器的频繁结霜化霜,还会造成储存货品的失水失重,影响储存货品的品质。

8、cn202120094254.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供液冷库换热系统,提供了一种双供液切换换热的装置和切换方法,通过切换高温换热,实现了冷库储存货品的高温储藏;通过切换低温换热,实现了冷库储存货品的低温储藏。

9、以及高低温双供液两种载冷剂混合换热的方法和装置,实现了换热温度和储存货品温度的温差调节方法。

10、另外该专利还提供了一种高温化霜方法,载冷剂换热器表面温度达到化霜温度要求时,高温载冷剂流过所述载冷剂换热器实现所述载冷剂换热器化霜,载冷剂换热器表面温度达到结束化霜温度要求时结束化霜,需要在载冷剂换热器中频繁流过高温载冷剂,仍然会造成冷库内温度的波动,但本质上仍然是加热除霜。

11、cn202220536165 .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换热调温系统,通过三通比例阀对低温换热液管道提供的低温换热液和高温换热液管道提供的高温换热液进行比例混合来实现混和换热液温度的调控,同时,通过循环泵给混合换热液提供动力使混合换热液在换热器内循环流动,由换热器与调温空间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来达到对调温空间温度调控的目的。

12、上述公开的两种专利,都是针对流经换热器内载冷剂温度进行调控的方法和装置,这种换热器载冷剂温度调控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了换热器所处空间的温度调控,虽然也会间接带来换热器所处空间储存货品的温度调控,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储存货品的温度调控工艺,特别是对一些对温度敏感的冷敏性货品,如芒果、黄瓜、青椒等,仍具有较大的温度伤害。

13、目前,还没有发现与本发明创造相关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冷藏货品的保鲜温度调控方法及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了制冷换热管结霜少、冷藏货品失水少及小温差调控温度与货品温度的目的。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藏货品的保鲜温度

3、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储冷箱温度调控步骤:利用制冷机组将储冷箱内第二介质液温度降至设定

5、温度;

6、货品温度调控步骤:根据货品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货品通过直冷步骤从初温直接预冷至保鲜温度;

7、对温度变化敏感的货品通过阶段降温步骤从初温至保鲜温度之间设置至少1个降温阶段进行降温;

8、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调控步骤:通过调节两种介质液的流量以控制

9、排管换热器温度在设定值范围内;

10、保鲜步骤:控制冷藏货品的温度在保鲜温度的上下限温度值之间。

11、进一步地,直冷步骤包括:

12、设定调温空间内温度的上下限温度值,当检测到调温空间内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时,制冷机组开启制冷;

13、当检测到调温空间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下限值时,制冷机组停止运行。

14、进一步地,阶段降温步骤包括:

15、步骤s01,设定保鲜温度的上下限温度值及降温阶段的上下限温度值,然后进入步骤s02;

16、步骤s02,检测调温空间内温度大于或等于降温阶段的上限温度值时,然后进入步骤s03;

17、步骤s03,制冷机组启动,开始制冷,然后进入步骤s04;

18、步骤s04,判断调温空间内温度是否等于降温阶段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进入步骤s05,否则进入步骤s03;

19、步骤s05,制冷机组停止制冷,然后进入步骤s06;

20、步骤s06,判断冷藏货品的温度是否等于降温阶段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进入步骤s09,否则进入步骤s04;

21、步骤s09,制冷机组启动,开始制冷,然后进入步骤s10;

22、步骤s10,判断调温空间内温度是否等于保鲜温度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进入步骤s11,否则进入步骤s09;

23、步骤s11,制冷机组停止制冷,然后进入步骤s12;

24、步骤s12,判断冷藏货品的温度是否等于保鲜温度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进入保鲜步骤,否则进入步骤s10。

25、进一步地,阶段降温步骤还包括:

26、降温阶段的次数为k,k大于1,自第一降温阶段开始,其上下限温度值逐步减小;

27、其中,步骤s06,判断冷藏货品的温度是否等于第一降温阶段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记录降温次数并进入步骤s07,否则进入步骤s04;

28、步骤s07,判断k是否大于1,是则进入步骤s08,否则进入步骤s09;

29、步骤s08,制冷机组启动,开始制冷,然后进入步骤s13;

30、步骤s13,判断调温空间内温度是否等于下一降温阶段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进入步骤s14,否则进入步骤s08;

31、步骤s14,制冷机组停止制冷,然后进入步骤s15;

32、步骤s15,判断冷藏货品的温度是否等于下一降温阶段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记录降温次数并进入步骤s16,否则进入步骤s13;

33、步骤s16,判断降温次数是否等于k,是则进入步骤s09,否则进入步骤s08。

34、进一步地,储冷箱温度调控步骤包括:

35、设定第二介质液的上下限温度值,当检测到第二介质液的温度大于或等于其上限温度值时,制冷机组启动制冷,当检测到第二介质液的温度达到其下限温度值时制冷机组停止运行。

36、进一步地,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调控步骤包括:

37、步骤s17,设定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上下限温度值,然后进入步骤s18;

38、步骤s18,检测到排管载冷剂混合液的温度大于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的上限温度值,然后进入步骤s19;

39、步骤s19,排管循环泵开、三通比例阀开,然后进入步骤s20;

40、步骤s20,判断排管载冷剂混合液的温度是否等于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进入步骤s21,否则进入步骤s19;

41、步骤s21,排管循环泵停止运行,然后进入保鲜步骤。

42、进一步地,保鲜步骤:

43、步骤s22,检测到冷藏货品的温度大于保鲜温度的上限温度值,然后进入步骤s23;

44、步骤s23,排管循环泵开启,然后进入步骤s24;

45、步骤s24,判断冷藏货品的温度是否等于保鲜温度的下限温度值,是则进入步骤s25,否则进入步骤s23;

46、步骤s25,排管循环泵停止运行。

47、基于以上调控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货品的保鲜温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48、制冷机组、调温空间,调温空间内设有冷风机、排管换热器、调温空间温度传感器、冷藏货品温度传感器;

49、调温空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调温空间内的温度;

50、冷藏货品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藏货品的温度;

51、制冷机组与冷风机的盘管之间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

52、排管换热器与制冷机组之间设有配液箱和储冷箱,配液箱设置在调温空间内,配液箱内盛有第一介质液;

53、储冷箱内盛有第二介质液及储冷箱温度传感器,储冷箱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介质液内;

54、储冷箱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介质液的温度;

55、制冷机组与储冷箱之间设有冷箱换热器,冷箱换热器与制冷机组之间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冷箱换热器的介质出液口、介质回液口分别与储冷箱连通,冷箱换热器的介质回液口与储冷箱之间设有冷箱循环泵;

56、排管换热器与配液箱、储冷箱之间连通有三通比例阀,三通比例阀的出口连接排管换热器的一端,排管换热器连通有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传感器和排管循环泵,排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有配液箱,配液箱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储冷箱连通;

57、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排管换热器的介质的温度。

58、基于以上调控方法,本发明提供另一种冷藏货品的保鲜温度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59、制冷机组、调温空间,调温空间内设有冷风机、排管换热器、调温空间温度传感器、冷藏货品温度传感器;

60、调温空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调温空间内的温度;

61、冷藏货品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冷藏货品的温度;

62、制冷机组与冷风机的盘管之间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

63、排管换热器与制冷机组之间设有配液箱和储冷箱,配液箱设置在调温空间内,配液箱内盛有第一介质液;

64、储冷箱内盛有第二介质液及储冷箱温度传感器,储冷箱温度传感器位于第二介质液内;

65、储冷箱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介质液的温度;

66、储冷箱内设有换热盘管,换热盘管与制冷机组之间通过第二电磁阀连通;

67、排管换热器与配液箱、储冷箱之间连通有三通比例阀,三通比例阀的出口连接排管换热器的一端,排管换热器连通有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传感器和排管循环泵,排管换热器的另一端连通有配液箱,配液箱设有溢流管,溢流管与储冷箱连通;

68、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流经排管换热器的介质的温度。

69、本发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70、1、阶段降温步骤,实现了储存冷藏货品的分阶段降温,特别是对一些对温度敏感的冷敏性货品,如芒果、黄瓜、青椒等,分阶段逐步适应低温,逐步增加其抗冷性,减轻储存过程中的低温伤害。

71、2、利用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调控步骤,冷藏货品经过阶段降温后,进入保鲜温度,根据冷藏货品对温度的敏感特性,实现了能够调控排管载冷剂混合液温度与保鲜温度的适宜温差,从而减小冷藏货品对温度的不适,减小对冷藏货品的温度伤害。

72、3、利用保鲜步骤,冷藏货品经过阶段降温后,进入保温保鲜阶段,通过排管载冷剂混合液对冷藏货品进行小温差均匀热交换,排管换热器热交换时排管载冷剂载冷量不足时通过三通比例阀自动控制储冷箱内低温载冷剂第一介质液来补充。

73、排管换热器热交换时排管载冷剂载冷量过足时通过配液箱内第二介质液进行混合缓冲,从而确保了排管换热器均衡热交换,减少了排管换热器结霜的产生,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