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2615发布日期:2023-11-16 02:1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尤其涉及到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1、数据中心通常包括机房和位于机房内的通信设备、存储设备和供电设备等电子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一些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使电子设备可在保证其性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通常需要对机房内的电子设备进行散热。

2、由于数据中心对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的功耗较大,因此目前的一些制冷系统在传统的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氟泵,这样在冬季等低温环境下可只开启氟泵不开启压缩机,而氟泵的功耗较低,因此可达到节能的效果。但是,对于带氟泵的制冷系统,其系统内的制冷剂充注量通常为固定值,这就导致其在某些室外高温或低温工况下,由于制冷剂过量或不足而导致系统制冷量或能效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以提升制冷系统在全工况范围内的制冷性能及能效。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单向阀,以及制冷剂模块。其中,冷凝器的进液口与压缩机的出液口和单向阀的出液口连接,蒸发器的出液口与压缩机的进液口和单向阀的进液口连接。制冷剂调节模块在具体设置时,其可以包括制冷剂调节罐、氟泵、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冷凝器的出液口与第一电磁阀的进液口和第二电磁阀的进液口连接,第一电磁阀的出液口与制冷剂调节罐的进液口连接。氟泵的进液口与制冷剂调节罐的出液口连接。蒸发器的进液口与第二电磁阀的出液口和氟泵的出液口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可通过对各个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以使制冷系统在形成与不同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冷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以实现对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的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满足制冷系统在各运行模式下运行时对于制冷剂量的需求,以提升制冷系统在全工况范围内的制冷性能以及能效。

3、在本技术中,制冷系统通过制冷剂调节模块对于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的量的调节包括将制冷剂调节罐中的制冷剂充注至制冷剂循环回路以及将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存储至制冷剂调节罐中。示例性的,氟泵的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接,当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时,压缩机和氟泵也开启,此时压缩机、第二电磁阀和氟泵连通形成制冷剂的循环回路,以实现制冷系统的制冷功能。同时,氟泵还可用于将制冷剂调节罐中的制冷剂输送至氟泵的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口之间的液体管道,则制冷系统运行在制冷剂充注模式,以满足制冷系统高效运行对于制冷剂的需求量,从而提升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

4、另外,当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开启时,压缩机开启、氟泵关闭,此时压缩机在用于实现制冷系统的制冷功能的同时,其还可以用于将压缩机的出液口与制冷剂调节罐的进液口之间的制冷剂的部分输送至制冷剂调节罐中,则制冷系统运行在制冷剂存储模式,以实现对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的存储,从而满足制冷系统在该工况下高效运行的制冷剂需求量,以使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较佳,其有利于提升制冷系统的能效。

5、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时,压缩机开启、氟泵关闭,此时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电磁阀和蒸发器依次连通,以形成制冷剂流通的循环回路,则制冷系统在压缩机模式下运行以实现其制冷功能。

6、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时,压缩机关闭、氟泵开启,此时氟泵、蒸发器、单向阀、冷凝器、第一电磁阀和制冷剂调节罐依次连通,以形成制冷剂流通的循环回路,则制冷系统在氟泵模式下运行以实现其制冷功能。

7、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冷剂调节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进液口与制冷剂调节模块的出液口连接,冷凝器的出液口还与第三电磁阀的出液口和氟泵的进液口连接。另外,第四电磁阀的出液口与制冷剂调节罐的回液口连接,蒸发器的进液口还与第四电磁阀的进液口连接。基于此,可通过对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以实现制冷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之间的切换,以满足制冷系统在各运行模式下运行时对于制冷剂量的需求,从而提升制冷系统在全工况范围内的制冷性能以及能效。

8、另外,由于氟泵的进液口通过第三电磁阀与制冷剂调节罐的出液口连接,则可通过开启第三电磁阀,以使氟泵将制冷剂调节罐中的制冷剂充注至制冷剂的循环回路中。具体的,氟泵的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口可通过液体管道连接,当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三电磁阀开启、第四电磁阀关闭时,压缩机开启、氟泵开启,此时压缩机、冷凝器、氟泵和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制冷剂的循环回路,以实现制冷系统的制冷功能。同时,氟泵还可用于将制冷剂调节罐中的制冷剂输送至氟泵的出液口与蒸发器的进液口之间的液体管道,则制冷系统运行在制冷剂充注模式,以满足制冷系统高效运行对于制冷剂的需求量,从而提升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

9、又因为氟泵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电磁阀与制冷剂调节罐的回液口连接,则在本技术中可通过开启第四电磁阀,以使氟泵将制冷剂的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存储至制冷剂调节罐。具体的,氟泵的出液口与第四电磁阀的进液口通过液体管道连接,当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三电磁阀关闭、第四电磁阀开启时,压缩机开启、氟泵开启,此时压缩机、冷凝器、氟泵和蒸发器连通形成制冷剂的循环回路,以实现制冷系统的制冷功能。同时,氟泵还可用于将氟泵的出液口与第四电磁阀的进液口之间的液体管道中的制冷剂的部分通过第四电磁阀输送至制冷剂调节罐,从而实现对制冷剂的存储,从而满足制冷系统在该工况下高效运行的制冷剂需求量,以使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较佳。

10、在本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中,氟泵不仅可用于实现制冷功能,还可用于实现对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制冷剂的量的调节,其可扩大氟泵的使用工况范围,又由于氟泵的功耗较低,因此其可有利于提升制冷系统的能效。

11、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三电磁阀关闭、第四电磁阀关闭时,压缩机开启、氟泵关闭,压缩机、冷凝器、第二电磁阀和蒸发器依次连通,以形成制冷剂流通的循环回路,则制冷系统在压缩机模式下运行以实现其制冷功能。

12、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三电磁阀开启、第四电磁阀关闭时,压缩机关闭、氟泵开启,此时氟泵、蒸发器、单向阀、冷凝器和制冷剂调节罐依次连通,以形成制冷剂流通的循环回路,则制冷系统在氟泵模式下运行以实现其制冷功能。另外,制冷剂调节罐与冷凝器通过第一电磁阀连通,制冷剂调节罐与氟泵通过第三电磁阀连通,此时,制冷剂调节罐可起到为氟泵供液的作用,以使氟泵的进液口处始终处于满液的状态,从而可有效的降低氟泵发生气蚀的风险。

13、在本技术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冷系统还可以包括室外机壳,冷凝器和制冷剂调节模块均可容置于室外机壳。这样可提升制冷系统的集成度,其有利于实现制冷系统的小型化设计。

14、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包括机柜以及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的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可用于对机柜进行散热。该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在全工况范围内的制冷性能以及能效较佳,因此其可在保障机柜持续可靠的工作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