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84850发布日期:2023-10-09 02:5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具体为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展示柜产品,通常基本都是采用只具备制冷功能的展示柜,而无法同时展示需要高温的产品与低温的产品。

2、如图1至图2所示的一种展示冷藏柜,展示冷藏柜内设置有相互隔离冷藏区与复合区,复合区内设置有加热与降温装置,可对复合区内进行加热或者降温。

3、目前,现有的设备中,申请日为2020年04月14日,申请号cn202010287876.4的发明专利申请书中公开了一种冷热转换展示柜。该发明中,展示柜的加热区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升温。这种升温方式虽然能够使用,但是升温的过程中,损失的耗能较多,制冷系统无法参与制热,因此冷藏设备在制冷与制热的过程中,电能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制冷系统无法参与制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冷藏柜内温度的控制,包括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毛细管、复合交换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器,一端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相连通;第一支路,一端连通于压缩机的出气端,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复合交换器切换与第一毛细管、压缩机的通断;第二控制器,一端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相连通;第二支路,一端与蒸发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控制器相连通;第二毛细管,设置于第二支路内,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第二毛细管切换与蒸发器、复合交换器的通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制冷状态与第二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一制冷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复合交换器与第一毛细管相连通,并与压缩机断开,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蒸发器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并与第二毛细管断开;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二制冷状态,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复合交换器与压缩机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断开,所述第二毛细管与蒸发器、复合交换器均连通。

4、优选的,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支路与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的一端与冷凝器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相连通,所述第三支路的一端连通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支路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用于第一毛细管切换与冷凝器、第三支路的通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复合交换器切换与第一毛细管、第三支路的通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冷凝器与第三支路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断开,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复合交换器与第三支路相连通,并且压缩机与复合交换器断开。

5、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阀口一、第一阀口二与第一阀口三,所述第一阀口一与压缩机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二与第三支路、第一毛细管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三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阀口一、第二阀口二与第二阀口三,所述第二阀口一与复合交换器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二与第二毛细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三与蒸发器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包括第三阀口一、第三阀口二与第三阀口三,所述第三阀口一与冷凝器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二与第一毛细管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三与第一阀口二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复合交换器内开设有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交换流道与第二交换流道,所述复合交换器上安装有第四控制器,所述复合交换器上设置有与第一交换流道相连通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一阀口三相连通,第二管体与第四控制器相连通,所述复合交换器上设置有与第二交换流道相连通的第三管体与第四管体,所述第三管体与第四控制器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一与第四控制器相连通,所述第四控制器用于第二管体切换与第三管体、第二阀口一的通断。

7、优选的,所述第四控制器包括第四阀口一、第四阀口二与第四阀口三,所述第四阀口一与第二管体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二与第三管体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三与第二阀口一连通。

8、优选的,所述复合交换器包括若干个交换单元,所述交换单元包括下壳体与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长边均固定密封形成密封边,所述下壳体朝向上壳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与上壳体密封,使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复合交换器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端块,所述交换单元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密封端块内,所述密封端块内开设有第一流动槽与第二流动槽,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一流动槽组合形成第一交换流道,所述第二容置空间与第二流动槽组合形成第二交换流道。

9、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缘向上延伸穿过上壳体的顶壁。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凸缘延伸出上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交换板,所述第一凸缘与下壳体采用一体结构。

11、优选的,所述上壳体朝向下壳体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与下壳体贴合固定,并形成阻挡制冷剂流动的阻挡部。

12、一种制冷系统的制冷方法,包括:

13、所述压缩机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对制冷剂进行加温加压处理,加温加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排出至复合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之后经过第二毛细管进行降压降温,降压降温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完成后制冷剂重新启动流动至压缩机内。

14、有益效果

15、本发明通过在制冷系统中设置有复合交换器,能够将制冷系统中原本散发到周围空气的废旧热能,重新回收传递给展示柜内的复合区,使展示柜内的复合区能够升温或降温,节约了展示柜的电能损耗,并且通过切换复合交换器不同长度的流通路径,改变制冷剂的流量,平衡了制冷系统的吸、排气压力,保证了制冷系统热量传递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系统,用于冷藏柜内温度的控制,包括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2)、冷凝器(3)、第一毛细管(4)、复合交换器(5)及蒸发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支路(103)与第三控制器(12),所述第三控制器(12)的一端与冷凝器(3)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12)的另一端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所述第三支路(103)的一端连通第三控制器(12),所述第三支路(103)的另一端连通第一控制器(7),所述第三控制器(12)用于第一毛细管(4)切换与冷凝器(3)、第三支路(103)的通断,所述第一控制器(7)还用于复合交换器(5)切换与第一毛细管(4)、第三支路(103)的通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三制冷状态,当制冷系统位于第三制冷状态时,所述第三控制器(12)控制冷凝器(3)与第三支路(103)相连通,并与第一毛细管(4)断开,所述第一控制器(7)控制复合交换器(5)与第三支路(103)相连通,并且压缩机(2)与复合交换器(5)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7)包括第一阀口一(71)、第一阀口二(72)与第一阀口三(73),所述第一阀口一(71)与压缩机(2)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二(72)与第三支路(103)、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三(73)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器(8)包括第二阀口一(81)、第二阀口二(82)与第二阀口三(83),所述第二阀口一(81)与复合交换器(5)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二(82)与第二毛细管(9)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三(83)与蒸发器(6)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器(12)包括第三阀口一(121)、第三阀口二(122)与第三阀口三(123),所述第三阀口一(121)与冷凝器(3)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二(122)与第一毛细管(4)相连通,所述第三阀口三(123)与第一阀口二(72)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交换器(5)内开设有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交换流道(501)与第二交换流道(502),所述复合交换器(5)上安装有第四控制器(51),所述复合交换器(5)上设置有与第一交换流道(501)相连通的第一管体(503)、第二管体(504),所述第一管体(503)与第一阀口三(73)相连通,第二管体(504)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所述复合交换器(5)上设置有与第二交换流道(502)相连通的第三管体(505)与第四管体(506),所述第三管体(505)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所述第二阀口一(81)与第四控制器(51)相连通,所述第四控制器(51)用于第二管体(504)切换与第三管体(505)、第二阀口一(81)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器(51)包括第四阀口一(511)、第四阀口二(512)与第四阀口三(513),所述第四阀口一(511)与第二管体(504)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二(512)与第三管体(505)相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三(513)与第二阀口一(8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交换器(5)包括若干个交换单元(52),所述交换单元(52)包括下壳体(521)与上壳体(522),所述上壳体(522)与下壳体(521)的长边均固定密封形成密封边,所述下壳体(521)朝向上壳体(522)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凸缘(5211),所述第一凸缘(5211)与上壳体(522)密封,使所述下壳体(521)与上壳体(522)之间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置空间(521a)与第二容置空间(521b),所述复合交换器(5)的端部均设置有密封端块(53),所述交换单元(52)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密封端块(53)内,所述密封端块(53)内开设有第一流动槽(531)与第二流动槽(532),所述第一容置空间(521a)与第一流动槽(531)组合形成第一交换流道(501),所述第二容置空间(521b)与第二流动槽(532)组合形成第二交换流道(5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5211)向上延伸穿过上壳体(522)的顶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5211)延伸出上壳体(522)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交换板(5212),所述第一凸缘(5211)与下壳体(521)采用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522)朝向下壳体(521)的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凸缘(5222),所述第二凸缘(5222)与下壳体(521)贴合固定,并形成阻挡制冷剂流动的阻挡部。

10.一种制冷系统的制冷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2)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对制冷剂进行加温加压处理,加温加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2)排出至复合交换器(5)进行热交换,之后经过第二毛细管(9)进行降压降温,降压降温的制冷剂流动至蒸发器(6)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完成后制冷剂重新启动流动至压缩机(2)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属制冷系统领域,用于冷藏柜内温度的控制,包括连接形成回路的压缩机、冷凝器、第一毛细管、复合交换器及蒸发器,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支路、第二控制器、第二支路、第二毛细管;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制冷状态与第二制冷状态。本发明通过在制冷系统中设置有复合交换器,能够将制冷系统中原本散发到周围空气的废旧热能,重新回收传递给展示柜内的复合区,使展示柜内的复合区能够升温或降温,节约了展示柜的电能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俞凌,俞仲良,周全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格林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