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盒、保湿冷藏单元、冷冻冷藏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59335发布日期:2023-12-05 13:2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蓄冷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蓄冷盒、保湿冷藏单元、冷冻冷藏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蓄冷件在冰箱等制冷设备中有较多的应用。目前已知的蓄冷件通常设置在冷冻腔室或循环风路中,在正常制冷工况下,进行冷量的蓄存。

2、蓄冷件所起的作用通常是:在化霜释放出冷量,降低化霜时的温升幅度,如中国专利cn104949426b或cn107461987b中所公开的方案。或者如中国专利cn107192195a所公开的方案,将蓄冷件贴在冷藏室的外壁上,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向冷藏室释放冷量,补偿其微小的温度变化,维持恒温。

3、目前的蓄冷件只能在制冷大循环中被动的进行蓄冷或放冷,无法进行独立的蓄冷及放冷作业;同时蓄冷材料的温度及释放冷量均不可控。因此蓄冷件无法单独完成温度调控。

4、现有的冰箱冷藏室多用于存放水果或蔬菜。果蔬的保鲜不仅需要恒温,更需要维持一定的湿度。目前的冰箱,冷藏室内的气流与果蔬接触时,会带走部分水分,气体的湿度增加;但是在与蒸发器换热时,湿度降低,送回冷藏室低温气体的湿度较低,又会带走果蔬中的水分。既不利于冷藏室内的保鲜,同时还增加了蒸发器的结霜量。

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蓄冷盒,解决蓄冷件分别独立进行的蓄冷和放冷,且冷量释放可控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蓄冷盒,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盒本体内设有蓄冷板;所述蓄冷板的表面上设有蓄冷气道,所述蓄冷气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气道口;

3、所述盒本体内还开设有两个风门腔;两风门腔分别连通一气道口,且每一风门腔内安装一风门件;

4、所述第一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两风门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回风口;所述第二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两风门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回风口。

5、根据本发明的蓄冷盒,所述风门件的内部具有气流腔,所述风门件的表面开设有均与气流腔连通的第一气孔、第二气孔以及蓄冷气孔;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分别朝向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蓄冷气孔连通气道口;所述气流腔内还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转动,交替挡住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

6、根据本发明的蓄冷盒,所述蓄冷气道为蛇形结构。

7、根据本发明的蓄冷盒,所述蓄冷板的表面上凸起设有多条间距设置的分隔条,分隔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蓄冷气道。

8、根据本发明的蓄冷盒,所述蓄冷板和分隔条均为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内填充有蓄冷材料。

9、一种保湿冷藏单元,具有所述的蓄冷盒,包括与第一进风口连接的冷藏吸风道以及与第一回风口连接的冷藏送风道;所述冷藏吸风道及冷藏送风道均连通封闭的冷藏空间。

10、根据本发明的保湿冷藏单元,所述冷藏送风道还连接冷藏风机;所述冷藏吸风道内设有吸风孔,所述吸风孔上设有吸风翻板。

11、一种冷冻冷藏风道组件,具有冷冻风道室和冷藏风道室,所述冷冻风道室和冷藏风道室之间设置有所述的蓄冷盒;所述冷藏风道室包括冷藏盖板以及设置在冷藏风道室内的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吸风道;所述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吸风道分别连接第一盒体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冷藏盖板上还设有分别与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吸风道连通的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吸风口;

12、所述冷冻风道室包括冷冻盖板;所述冷冻盖板上设置有冷冻送风口;所述冷冻风道室内还设有蒸发器以及连通冷冻送风口的冷冻风机;所述冷冻风道室内还设有连通第二回风口的冷冻回风道;所述冷冻风机还连通第二进风口。

13、一种制冷设备,具有所述的冷冻冷藏风道组件。

14、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或冰柜。

15、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冷盒,可分别连通两条气路,且两气路均可独立与蓄冷盒发生热交换。实现了蓄冷、放冷的独立控制作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湿冷藏单元,实现了气流在冷藏空间与蓄冷盒之间循环,通过蓄冷盒放冷保持冷藏空间的温度恒定及精确控制,同时气流在循环过程中水分不流失,维持了冷藏空间内湿度的恒定,提高了保鲜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冻冷藏风道组件通过蓄冷盒将冷藏和冷冻分隔为两个独立的气流循环,冷藏气流无需通过蒸发器降温,从而大大减少了结霜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具有前述的冷冻冷藏风道组件。



技术特征:

1.一种蓄冷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盒本体内设有蓄冷板;所述蓄冷板的表面上设有蓄冷气道,所述蓄冷气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气道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件的内部具有气流腔,所述风门件的表面开设有均与气流腔连通的第一气孔、第二气孔以及蓄冷气孔;所述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分别朝向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所述蓄冷气孔连通气道口;所述气流腔内还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转动,交替挡住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气道为蛇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板的表面上凸起设有多条间距设置的分隔条,分隔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蓄冷气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板和分隔条均为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内填充有蓄冷材料。

6.一种保湿冷藏单元,具有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蓄冷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第一进风口连接的冷藏吸风道以及与第一回风口连接的冷藏送风道;所述冷藏吸风道及冷藏送风道均连通封闭的冷藏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湿冷藏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送风道还连接冷藏风机;所述冷藏吸风道内设有吸风孔,所述吸风孔上设有吸风翻板。

8.一种冷冻冷藏风道组件,具有冷冻风道室和冷藏风道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风道室和冷藏风道室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蓄冷盒;所述冷藏风道室包括冷藏盖板以及设置在冷藏风道室内的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吸风道;所述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吸风道分别连接第一盒体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进风口;所述冷藏盖板上还设有分别与冷藏送风道和冷藏吸风道连通的冷藏出风口和冷藏吸风口;

9.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冻冷藏风道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为冰箱或冰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蓄冷盒,包括盒本体,盒本体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盒本体内设有蓄冷板;蓄冷板的表面上设有蓄冷气道,蓄冷气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气道口;盒本体内还开设有两个风门腔;两风门腔分别连通一气道口,且每一风门腔内安装一风门件;第一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两风门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回风口;第二盒体上开设有分别与两风门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回风口。借此,本发明的蓄冷盒可分别连通两条气路,且两气路均可独立与蓄冷盒发生热交换。实现了蓄冷、放冷的独立控制作业。还提供了一种保湿冷藏单元,维持了冷藏空间内湿度的恒定,提高了保鲜能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冷冻冷藏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超,梁超,张倩倩,朱阳春,黄玉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