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管路及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1436发布日期:2024-02-20 21:1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液冷管路及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冷,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管路及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1、在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中,液冷管路中会存在一定的气体,其原因在于,注液时未能完全排空液冷管路内的气体以及液体流动时因为压力的变化或温度的变化而产生气体等。而对于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而言,液冷管路中存在气体会导致换热效果变差,甚至可能损坏水泵,引起系统故障。因此,需在液冷管路上设置排气结构排除液冷管路中的空气,以保证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2、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现有技术中的排气结构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在管路的局部最高点设置自动排气阀或手动排气阀,另一种是在系统中增加脱气罐,使冷却液中的气体分离于冷却液达到脱气的目的。而在管路的局部最高点设置自动排气阀或手动排气阀的方法,在冷却液高流速情况下,排气空间太小,排气效果较差,甚至基本没有,系统极易发生故障。而在系统中增加脱气罐,由于脱气罐的体积通常较大,对于一些内部空间设计受限的系统来说,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放置脱气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效果较好,占用空间较小的液冷管路及包括该液冷管路的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液冷管路,包括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管路、安装于所述冷却液管路中横向液冷管上的竖向液冷管及安装于所述竖向液冷管一侧的循环泵组连通管;

4、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与所述竖向液冷管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竖向液冷管的顶部端面,所述竖向液冷管内于所述连接位置和所述顶部端面之间形成有排气空间,所述竖向液冷管的顶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空间连通的排气装置。

5、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液冷管包括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下两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及设于所述管体侧壁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横向液冷管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排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三端口的竖直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二端口所在的平面。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端口的竖直最高点与所述第二端口所在的平面之间的竖直距离为100-150mm。

7、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包括与所述竖向液冷管连接的主管及设置于所述主管上的多个分流管,每个所述分流管上对应设置有循环泵。

8、进一步地,所述液冷管路为冷却液自上而下流动的下走管系统,多个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液冷机组的最下方。

9、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管包括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连接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分流管连接有第二循环泵。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排气空间连通的自动排气阀和手动排气阀。

11、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液冷管于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的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排液阀;

12、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冷却液的温度,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冷却液的压力进行监测,所述排液阀用于管路维护和维修时冷却液的排出。

13、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液冷管于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的下方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用于监测所述竖向液冷管内冷却液的流量,所述冷却液的流量满足在预设范围内以调节所述排气空间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装置排出。

14、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包括一次侧循环管路、换热器及二次侧循环管路;所述一次侧循环管路和所述二次侧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热交换连接,所述一次侧循环管路与制冷组件连接,所述二次侧循环管路与待散热设备连接,所述二次侧循环管路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冷管路。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液冷管路至少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16、通过在液冷管路中的横向液冷管上设置竖向液冷管,将横向液冷管中的冷却液首先自下而上的引入至竖向液冷管中,被引入的冷却液在竖向液冷管中进行气液分离,使得气体积聚于排气空间且经过排气装置排出,而冷却液中的液体继续流经循环泵组连通管进行换热和冷却待散热设备。通过上述设置,在保证较好排气效果的同时,避免了需要增设体积较大的脱气罐而占用系统空间,无法适应液冷系统在空间受限的场景中应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冷却液流动的冷却液管路、安装于所述冷却液管路中横向液冷管上的竖向液冷管及安装于所述竖向液冷管一侧的循环泵组连通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液冷管包括管体、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下两端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及设于所述管体侧壁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横向液冷管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排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三端口的竖直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二端口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口的竖直最高点与所述第二端口所在的平面之间的竖直距离为100-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包括与所述竖向液冷管连接的主管及设置于所述主管上的多个分流管,每个所述分流管上对应设置有循环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路为冷却液自上而下流动的下走管系统,多个所述循环泵设置于液冷机组的最下方。

6.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包括第一分流管和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连接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分流管连接有第二循环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排气空间连通的自动排气阀和手动排气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液冷管于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的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排液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液冷管于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的下方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用于监测所述竖向液冷管内冷却液的流量,所述冷却液的流量满足在预设范围内以调节所述排气空间内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装置排出。

10.一种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侧循环管路、换热器及二次侧循环管路;所述一次侧循环管路和所述二次侧循环管路分别与所述换热器热交换连接,所述一次侧循环管路与制冷组件连接,所述二次侧循环管路与待散热设备连接,所述二次侧循环管路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管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冷管路及密闭式冷却循环液冷系统,涉及液冷技术领域,所述液冷管路包括冷却液管路、安装于所述冷却液管路中横向液冷管上的竖向液冷管及安装于所述竖向液冷管一侧的循环泵组连通管;所述循环泵组连通管与所述竖向液冷管的连接位置低于所述竖向液冷管的顶部端面,所述竖向液冷管内于所述连接位置和所述顶部端面之间形成有排气空间,所述竖向液冷管的顶部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排气空间连通的排气装置。通过将冷却液首先自下而上的引入至竖向液冷管中且在竖向液冷管中进行气液分离,使得气体积聚于排气空间且经过排气装置排出,而冷却液中的液体继续流经循环泵组连通管进行换热和冷却待散热设备,排气效果较好,占用空间较小。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昱,洪昌辉,刘嘉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