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模块及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1436发布日期:2024-03-01 13:0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模块及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却,具体涉及一种冷却模块及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1、蒸发式冷却器是将淋洒式排管冷却器和循环冷却塔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冷却设备,集二者优点于一体,采用逆流式循环结构,具有换热面积大,系统阻力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模块化设计,独立单元操作,可根据系统生产能力任意增加或调整的优点。

2、但是,传统的蒸发冷凝式机组相较于风冷和水冷机组,体积减小了很多,冷凝模块集成效果低,尤其水泵外置既不美观还占用了不少的空间;另外喷淋水系统布水不均,容易发生蒸发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换热能力降低,而且,水垢不易清洁以及漏水隐患也一直是传统蒸发冷机组面临的问题。

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模块及冷却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冷凝器模块换热量低、布水不均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冷却模块,包括:冷凝模块,冷凝模块包括多个冷凝管路,多个冷凝管路沿竖直方向布置;多个冷凝管路包括用于通入制冷剂的进水管和用于引出制冷剂的出水管,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循环模块,循环模块包括位于冷凝模块下方的接水盘和与接水盘连接的循环管路;布水模块,布水模块包括与循环管路连接的布水管,布水管位于冷凝模块的上方,布水管上设置有布水孔,以将循环管路内的流体经过布水孔喷洒到冷凝模块上。

3、进一步地,布水模块包括集水管,集水管与循环管路连接;布水管为多个,多个布水管分别与集水管连接,多个布水管沿集水管的沿伸方向间隔分布。

4、进一步地,布水管包括第一布水管和第二布水管,第一布水管具有与集水管连通的第一连接管,第二布水管具有与集水管连通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位于第二连接管靠近冷凝模块的一侧;第一布水管与第二布水管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布水管与多个第二布水管依次交错布置。

5、进一步地,各个布水管上均设置有多个布水孔,沿布水管远离集水管的方向,多个布水孔的孔径逐渐减小。

6、进一步地,布水模块包括分流板,分流板位于布水管的下方,分流板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孔,以使分流板上的流体经过分流孔后,分布到冷凝管路。

7、进一步地,分流板包括:第一分流板,第一分流板位于布水管与冷凝模块之间;第二分流板,第二分流板位于冷凝模块的内部,第二分流板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冷凝管路;其中,第一分流板和第二分流板上均设置有分流孔。

8、进一步地,循环管路包括:第一管段,第一管段的与接水盘连接,第一管段上设置有水泵;第二管段,第二管段与第一管段连接,第二管段上设置有注水口;第三管段,第三管段的一端与第二管段连接,第三管段的另一端与集水管连接;第三管段为两个,两个第三管段相间隔地与集水管连接。

9、进一步地,循环管路与冷凝模块沿水平方向分布;和/或,相邻的两个布水管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40mm。

10、进一步地,冷凝模块包括机壳,机壳具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冷凝模块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循环模块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冷凝模块还包括风机部件,风机部件设置在机壳上,风机部件的排风口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

11、一种冷却设备,冷却设备包括:控制柜,至少一个冷却模块,至少一个冷却模块与控制柜连接,控制柜与至少一个冷却模块并排分布。

12、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的冷却模块及冷却设备采用主动布水成膜和降膜冷凝耦合的高效蒸发冷技术,实现了“过热-冷凝-过冷”换热过程最优的效果,相较于常规换热器提高了换热效率。

14、2、本发明的冷却模块及冷却设备采用多级非对称低流阻多孔布水及均风结构,提升了喷淋密度,确保了管外水流均匀布水在换热管表面,解决了常规分液不均导致的蒸发干斑、换热不均问题;均风结构攻克了高温高湿冷凝热气聚集无法有效排除的难题,降低了冷凝温度。

15、3、本发明的冷却模块及冷却设备采用机械除垢和电子除垢结合的设计,可以有效阻止水垢堆积,确保了冷却水系统清洁度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模块(3)包括集水管(32),所述集水管(32)与所述循环管路(22)连接;所述布水管(31)为多个,多个所述布水管(31)分别与所述集水管(32)连接,多个所述布水管(31)沿所述集水管(32)的沿伸方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31)包括第一布水管(311)和第二布水管(312),所述第一布水管(311)具有与所述集水管(32)连通的第一连接管(3111),所述第二布水管(312)具有与所述集水管(32)连通的第二连接管(3121),所述第一连接管(311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管(3121)靠近所述冷凝模块(1)的一侧;所述第一布水管(311)与所述第二布水管(312)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布水管(311)与多个所述第二布水管(312)依次交错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布水管(31)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布水孔(313),沿所述布水管(31)远离所述集水管(32)的方向,多个所述布水孔(313)的孔径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模块(3)包括分流板(33),所述分流板(33)位于所述布水管(31)的下方,所述分流板(33)上设置有多个分流孔(330),以使所述分流板(33)上的流体经过所述分流孔(330)后,分布到所述冷凝管路(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33)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22)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模块(1)包括机壳(5),所述机壳(5)具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容纳腔(51)和第二容纳腔(52),所述冷凝模块(1)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51)内,所述循环模块(2)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52)内,所述冷凝模块(1)还包括风机部件(6),所述风机部件(6)设置在所述机壳(5)上,所述风机部件(6)的排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51)内。

10.一种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模块及冷却设备,冷却模块包括:冷凝模块,冷凝模块包括多个冷凝管路,多个冷凝管路沿竖直方向布置;多个冷凝管路包括用于通入制冷剂的进水管和用于引出制冷剂的出水管,进水管位于出水管的上方;循环模块,循环模块包括位于冷凝模块下方的接水盘和与接水盘连接的循环管路;布水模块,布水模块包括与循环管路连接的布水管,布水管位于冷凝模块的上方,布水管上设置有布水孔,以将循环管路内的流体经过布水孔喷洒到冷凝模块上。本发明的冷却模块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冷凝器模块换热量低、布水不均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闫国杰,陈培生,黄洪乐,杨佳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