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92765发布日期:2023-09-17 02:1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热电厂是以朗肯循环为基础的,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完功后进凝汽器冷凝成水,然后经过给水泵送回锅炉加热,如此循环往复。在循环过程中,凝水需要通过低压加热器、高热升温、高压加热器等等提升到汽轮机所需的高压高温蒸汽,但是传统从汽轮机排出的蒸汽直接进入凝汽器中进行凝汽,获得45℃左右的水进行发电循环系统中进行温度压力逐步提升,温度提升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朗肯循环系统联合吸收式逆卡诺循环系统,增大凝水提升温度的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

2、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基于朗肯循环系统联合吸收式逆卡诺循环系统,朗肯循环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锅炉;吸收式逆卡诺循环系统包括溴化锂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汽轮机乏汽排出端分为两路,第一路乏汽温度高于第二路乏汽温度;第一路乏汽排出端连通溴化锂发生器内的换热管道和蒸发器内的换热管道,溴化锂发生器内的换热管道和蒸发器内的换热管道与吸收器内的换热管道连通;

4、第二路乏汽排出端连通凝汽器的进入端,凝汽器的排出端与吸收器内的换热管道连通;吸收器内的换热管道连通朗肯循环系统的循环管路中。

5、本申请的一种实施当中,第一路乏汽排出端从汽轮机低压缸后部抽取乏汽。

6、本申请的一种实施当中,第一路乏汽排出端连通有第一排出管道,第一排出管道连通有与溴化锂发生器内的换热管道进入端连通的第一连通管道,和与蒸发器内的换热管道进入端连通的第二连通管道;

7、溴化锂发生器内的换热管道出口端连通第三连通管道,蒸发器内的换热管道出口端连通第四连通管道,吸收器内的换热管道进入端通过第五连通管道与第三连通管道、第四连通管道形成连通;吸收器内的换热管道出口端通过第六连通管道连通朗肯循环系统的循环管路中。

8、本申请的一种实施当中,第二路乏汽排出端连通有第二排出管道,第二排出管道与凝汽器的进汽端连通,凝汽器的排汽端与吸收器内的换热管道的进入端形成连通。

9、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传统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基础上,联合吸收式逆卡诺循环回收朗肯循环低压缸后部较高温度乏汽,大大提升凝水温度,减少低压加热器蒸汽量,减少朗肯循环的冷源损失,减少锅炉热负荷,增大系统发电效率。在传统汽轮机低压缸后部抽取部分乏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提升凝结水温度,减少传统朗肯循环的冷源损失,并减少冷却塔负荷,提高朗肯循环发电效率。相比于采用传统低压加热器,本装置对凝结水提升的温度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基于朗肯循环系统联合吸收式逆卡诺循环系统,朗肯循环系统包括汽轮机、凝汽器、锅炉;吸收式逆卡诺循环系统包括溴化锂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路乏汽排出端从汽轮机低压缸后部抽取乏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路乏汽排出端连通有第一排出管道,第一排出管道连通有与溴化锂发生器内的换热管道进入端连通的第一连通管道,和与蒸发器内的换热管道进入端连通的第二连通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路乏汽排出端连通有第二排出管道,第二排出管道与凝汽器的进汽端连通,凝汽器的排汽端与吸收器内的换热管道的进入端形成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发电乏汽回收装置,基于朗肯循环系统联合吸收式逆卡诺循环系统,汽轮机乏汽排出端分为两路,第一路乏汽经过溴化锂发生器、蒸发器后进入吸收器内;第二路乏汽经过凝汽器后,进入吸收器内进行温度提升,提升温度后进入朗肯循环系统的循环管路中。吸收式逆卡诺循环回收朗肯循环低压缸后部较高温度乏汽,大大提升凝水温度,减少低压加热器蒸汽量,减少朗肯循环的冷源损失,减少锅炉热负荷,增大系统发电效率。在传统汽轮机低压缸后部抽取部分乏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提升凝结水温度,减少传统朗肯循环的冷源损失,并减少冷却塔负荷,提高朗肯循环发电效率。相比于采用传统低压加热器,本装置对凝结水提升的温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华,杨晨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河海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