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9411发布日期:2023-08-10 06:2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液体循环冷却,具体涉及一种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一般情况下,纸浆模塑成型工艺生产时,液体循环冷却系统启动运行,为纸浆模塑成型工艺中的真空设备提供用于冷却的冷却液,以达到为真空设备降温冷却的目的。然而,液体循环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容易产生高温,冷却液的热能无法及时有效地散去,需定期更换冷却液以降低液体循环冷却系统的温度,由于更换冷却液需要停机,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冷却系统,以有效降低冷却液的温度,并回收冷却液的热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包括:第一供液机构,用于容置第一液体,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第二供液机构,用于容置第二液体;热量交换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供液机构内,包括设于底部的第二出液口和设于顶部的第二进液口;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二供液机构并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液口;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二供液机构并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液口;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经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热量交换组件、所述第二管路及所述第一进液口流动,并通过流经所述热量交换组件与所述第二液体产生热交换,以通过所述第二液体对所述第一液体进行冷却。

3、上述冷却系统在使用时,第一供液机构供应用于冷却例如真空设备的第一液体,第一液体为真空设备冷却降温后温度升高,并从第一出液口流出,温度升高的第一液体从第一出液口流出,并经第一管路、热量交换组件、第二管路流动后通过第一进液口再次流入第一供液机构,第一液体流经热量交换组件时,通过流经热量交换组件与第二液体产生热交换,以通过第二液体对第一液体进行冷却,从而有效降低第一液体的温度,即温度升高后的第一液体经第一出液口、第一管路、热量交换组件、第二管路、第一进液口流动后温度降低,无需频繁更换第一液体,降低更换第一液体的频次,从而减少停机的频次,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第一液体与第二液体通过热量交换组件产生热交换,第二液体的温度会升高,温度升高后的第二液体供应于例如生产设备以用于生产制造,从而有效回收第一液体的热能,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量交换组件包括:热交换壳体,设于所述第二供液机构内,包括设于顶部的第三出液口和设于底部的第三进液口;热交换管道,设于所述热交换壳体内,所述第二出液口和所述第二进液口分别设于所述热交换管道的底部和顶部;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二供液机构及所述热交换壳体并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二供液机构及所述热交换壳体并连通于所述第二出液口;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用于连通于所述第二液体的供液源,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穿入所述第二供液机构并连通于所述第三进液口;其中,所述第二液体由所述供液源流出并经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三进液口流动至所述热交换壳体内,并与所述热交换管道内的所述第一液体产生热交换,经过热交换的所述第二液体经所述第三出液口流动至所述第二供液机构内。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送液泵,设于所述供液源和所述第三管路之间,且所述第一送液泵连通于所述供液源和所述第三管路之间,所述第一送液泵用于将所述供液源的所述第二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三管路。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供液机构,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连通于外部生产设备,所述出水管用于使经过热交换的所述第二液体流动至外部生产设备。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储液器,设于所述第一供液机构和所述第一管路之间,包括第四出液口和第四进液口,所述第四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四出液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储液器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液体。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送液泵,设于所述储液器和所述第一管路之间,且所述第二送液泵连通于所述第四出液口和所述第一管路之间,用于将所述储液器内的所述第一液体输送至所述第一管路。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进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用于使经所述第一出液口流出的所述第一液体流动至所述储液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四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并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液体经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及所述第一进液口流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连通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的通断;第二连通阀,设于所述第四管路,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管路的通断;其中,通过打开所述第一连通阀并关闭所述第二连通阀,以使所述第一液体经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热量交换组件、所述第二管路及所述第一进液口流动;通过关闭所述第一连通阀并打开所述第二连通阀,以使所述第一液体经所述第一出液口、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及所述第一进液口流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单向连通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用于使所述第一液体经所述第二管路单向流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交换组件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冷却系统,包括:第一供液机构,包括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第二供液机构;热量交换组件,设于第二供液机构内,包括设于底部的第二出液口和设于顶部的第二进液口;第一管路,一端连通于第一出液口,另一端穿入第二供液机构并连通于第二进液口;第二管路,一端连通于第一进液口,另一端穿入第二供液机构并连通于第二出液口;第一液体经第一出液口、第一管路、热量交换组件、第二管路及第一进液口流动,通过流经热量交换组件与第二液体产生热交换,以通过第二液体对第一液体进行冷却。上述冷却系统,有效降低第一液体的温度,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惠海峰,牛金虎,徐县委,张海博,赵文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联科技(兰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