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物容器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8482发布日期:2023-08-24 18:4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物容器和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用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物容器。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相应的包括这种储物容器的冰箱。


背景技术:

1、储物容器构造用于储存和放置物品并且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器具中,例如冰箱或橱柜。尤其当用户具有物品分类和收纳的需求时,通常在储物容器中设置有分隔板,通过所述分隔板将储物容器的储物空间划分成彼此独立的子空间,以允许将不同类型的物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子空间中,从而防止出现不同类型的物品杂乱放置或相互影响的情况。

2、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设有分隔板的储物容器,但所述分隔板通常是固定安装的,用户无法根据物品大小调整分隔板的位置,这无法实现储物空间的灵活划分并且不能有效地提升储物容器的空间利用率。此外,虽然也存在具有可移动的分隔板的储物容器,但这种储物容器种的分隔板需要用户两只手同时操纵才能移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必须放下手中的物品才能够移动分隔板并且实现储物空间的调节,这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储物容器,在所述储物容器中设置有能移动的分隔组件,用户能够单手操纵所述分隔组件,从而灵活地调整储物空间,这有效地提升储物容器的空间利用率并且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储物容器,其中,所述储物容器至少具有至少一个分隔组件和与所述分隔组件配合以在不同位置分隔所述储物容器的储物空间的轨道,其中,所述分隔组件至少包括:

3、-位于所述分隔组件上的按钮,所述按钮能够垂直于所述分隔组件的主延伸方向运动;和

4、-与所述按钮配合作用的调节杆,

5、其中,通过所述按钮的运动带动所述调节杆,以实现所述分隔组件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转换,在所述锁定状态中,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部抵压在所述轨道上,从而使所述分隔组件相对于所述轨道固定,而在所述解锁状态中,所述调节杆的所述第一端部能沿着所述轨道移动,以允许所述分隔组件相对于所述轨道滑动。

6、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根据本技术的储物容器中设置有轨道和能相对于轨道滑动的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包括相互配合作用的按钮和调节杆,其中,分隔组件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所述锁定状态中调节杆的第一端部抵压在轨道上,从而使分隔组件相对于轨道固定,而在所述解锁状态中调节杆的第一端部能沿着所述轨道移动,以允许分隔组件相对于所述轨道滑动,其中,通过按钮的运动带动调节杆,以实现分隔组件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转换。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单手按压按钮来改变分隔组件的状态,从而在需要调节储物容器的储物空间时使分隔组件处于解锁状态并且在分隔组件沿轨道滑动至期望位置时使分隔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由此可以灵活地划分储物空间并且显著地提升储物容器的空间利用率。在此,用户可以一只手拿着要存放的物品,另一只手来按压按钮以移动分隔组件,而无需放下手中的物品,这极大地简化了用户对于储物容器的操作难度并且明显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储物容器具有盒主体,所述盒主体包括底壁和在周向方向限界的侧壁,所述轨道设置在侧壁上并且所述分隔组件布置在所述盒主体的相对置的侧壁之间,其中,在所述轨道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杆的所述第一端部形状匹配的凹部。在此,通过设置在侧壁上的轨道与分隔组件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分隔组件沿着轨道的顺畅滑动并且避免分隔组件发生倾斜。此外,通过调节杆的第一端部和轨道上的凹部的配合能够使分隔组件的调节杆在锁定状态中更稳固地抵压在轨道上并且避免第一端部相对于轨道移动。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轨道具有彼此相继分布的凹部和凸部。这能够在解锁状态中使调节杆的第一端部沿着轨道更平滑地移动并且实现分隔组件沿着轨道的多个锁定位置。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调节杆的所述第一端部构造为加宽部,由此增大第一端部和轨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使调节杆在锁定状态中更稳固地抵压在轨道上。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轨道从所述侧壁突出,并且所述分隔组件相应地具有用于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轨道的侧凹部。通过侧凹部和轨道的配合能够有效地引导分隔组件相对于轨道的滑动并且避免分隔组件倾斜。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轨道的纵向延伸尺度小于所述布置有所述轨道的所述侧壁的纵向延伸尺度;和/或,在所述侧壁中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轨道固定嵌入在所述装配槽中。由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分隔组件和轨道在储物容器中的装配。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按钮具有引导孔,在所述分隔组件的解锁状态中,所述按钮的所述引导孔对准所述调节杆,以允许所述调节杆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置的第二端部插入所述引导孔中,从而使所述第一端部能沿着所述轨道移动,而在所述分隔组件的锁定状态中,所述调节杆的所述第二端部从所述引导孔中滑出,从而使所述第一端部抵压在所述轨道上。由此能够实现零件数量少和结构简单的分隔组件并且降低制造和装配成本,还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传动失效的问题。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按钮和所述调节杆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置的第二端部之间存在楔形配合,通过所述楔形配合将所述按钮的垂直于所述主延伸方向的运动转化为所述调节杆的平行于所述主延伸方向的运动。由此在不添加其它运动转化机构的情况下通过按钮和调节杆的第二端部本身的楔形配合即能够实现按钮和调节杆之间的运动转化,这可以降低分隔组件的制造和装配成本。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按钮和所述调节杆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置的第二端部之间布置有运动转化机构,所述运动转化机构构造用于将所述按钮的垂直于所述主延伸方向的运动转化为所述调节杆的平行于所述主延伸方向的运动,其中,所述运动转化机构从以下组中选择:连杆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滑块滑槽机构。通过按钮和调节杆之间的运动转化机构能够可靠地实现按钮和调节杆之间的运动转化。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分隔组件具有第一弹簧,在所述分隔组件的所述解锁状态中,所述按钮以抵抗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的方式被按压,当从所述分隔组件的所述解锁状态转化为所述锁定状态时,所述按钮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在此,通过第一弹簧能够容易地和成本有利地实现按钮的复位,以自动地转化成分隔组件的锁定状态并且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分隔组件包括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在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存在空腔,所述调节杆布置在所述空腔中。由此能够容易地将调节杆布置在分隔组件中。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构造用于引导所述调节杆的运动,通过所述导向部能够避免调节杆不期望地偏移。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所述第二分隔板彼此以卡嵌的方式能拆卸地固定连接。由此能够实现调节杆以及第一弹簧等部件在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之间的容易布置。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分隔板和/或所述第二分隔板中设置有槽口,所述按钮能够穿过所述槽口往复运动。由此能够实现按钮在分隔组件中的可运动的容易布置。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引导孔的孔壁相对于所述调节杆倾斜地取向,使得所述第二端部能够以沿着所述引导孔的孔壁滑动的方式从所述引导孔脱出。通过孔壁的倾斜取向能够使调节杆在按钮的复位过程中从引导孔中被推出。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分隔组件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被配置成适于向所述调节杆施加朝着所述轨道的力。通过第二弹簧能够在分隔组件的锁定状态中使调节杆可靠地抵压到轨道上,从而防止分隔组件相对于轨道滑动。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在所述分隔组件中设置有限位腔,所述第二弹簧布置在所述限位腔中并且抵靠在所述调节杆的所述第一端部的止挡板上。通过将第二弹簧抵靠在调节杆的第一端部的止挡板上能够使第二弹簧始终向调节杆施加朝着轨道的力并且充分将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于调节杆的第一端部以与轨道进行定位匹配。

2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按钮设置有至少一个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分隔组件的所述解锁状态和/或所述锁定状态中能够止挡在所述分隔组件的内壁上。通过所述突出部能够避免按钮从分隔组件中脱出或掉落。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按钮靠近所述分隔组件的上端地布置;和/或,所述分隔组件在所述主延伸方向上对称地构造。这能够使用户更容易地接触并操纵按钮并且避免分隔组件发生偏斜。

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储物容器具有多个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所述盒主体中。由此能够将储物空间划分成多个子空间,从而实现储物容器的更灵活的使用。

2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储物容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