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1088发布日期:2023-05-14 14:22阅读:76来源:国知局
风冷式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风冷式冷凝器,属于冷凝器。


背景技术:

1、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2、冷凝器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管子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管子附近的空气中。冷凝器工作过程是个放热的过程,所以冷凝器温度都是较高的。现有的冷凝器通常有盘管式冷凝器、列管式冷凝器、管壳式冷凝器等,在工业制冷系统中,通常采用列管式冷凝器。

3、列管式冷凝器通常包括筒体、冷凝管以及管板,管板有设置在筒体两端的两块,冷凝管设置在两管板之间,冷凝管分别与筒体两端的腔室连通。现有的列管式冷凝器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冷凝管需要与管板密封连接,且冷凝管的间距通常较小,如果在冷凝管的侧部设置翅片,翅片会对冷凝管的安装造成妨碍,使管板式冷凝器的组装困难;2)为了保证冷媒冷凝效果好,冷凝管的长度通常较长,而为了保证好的散热效果,冷凝管的管壁通常较薄,这就导致冷凝管的强度一般,尤其是在横向使用时,冷凝管很容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冷凝管损坏而出现冷媒泄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够避免冷凝管发生变形,又能够提高冷凝管的散热速度的风冷式冷凝器。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风冷式冷凝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管板和冷凝管,管板沿筒体间隔设置有两块,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输入腔、冷凝腔以及输出腔,冷凝管设置在冷凝腔内,冷凝管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腔和输出腔连通,各冷凝管与管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架,冷凝管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且各组冷凝管上的散热架均沿冷凝管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

3、散热架包括套管以及散热板,套管并排且间隔设置有若干根,套管可滑动的套设在对应的冷凝管外,每相邻的两根套管之间通过散热板连接,散热板为弹性金属板。

4、优选的,各组所述的冷凝管排列成与筒体的中心线重合的同心圆。

5、优选的,所述的筒体包括外筒和内筒,内筒设置在外筒内,内筒与外筒间隔设置,且内筒设置在两管板之间,内筒的两端与管板密封连接,并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冷却夹套。

6、优选的,所述的筒体还包括隔板,隔板设置在冷却夹套内,隔板为与内筒同轴的螺旋状,并在冷却夹套内形成螺旋状的冷却通道。

7、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o形圈以及螺套,螺套和冷凝管分别设置在管板的两侧,管板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为靠近螺套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的阶梯孔,冷凝管的端部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后伸入到螺套内,o形圈套设在冷凝管外,o形圈设置在安装孔的大端内,螺套靠近管板的一端设置有伸入到安装孔大端内的压紧部,压紧部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压紧部压紧o形圈。

8、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垫圈,o形圈沿冷凝管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每相邻的两o形圈之间均设置有垫圈。

9、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弹簧,弹簧的首尾连接,形成套设在冷凝管外的环形,弹簧位于o形圈与压紧部之间,在弹簧与o形圈之间设置有垫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1、本风冷式冷凝器的冷凝管可滑动的安装在散热架上,散热架既能够增加冷凝管的强度,以避免冷凝管使用时间过长时发生变形,对冷凝管进行保护,又能够增加冷凝管的散热面积,以提高冷凝管的散热速度,而且由于冷凝管与散热架可滑动的连接,冷凝管与散热架现场组装即可,并且能够避免在轴向上散热架对冷凝管的安装造成妨碍;冷凝管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将冷凝管分散安装,使每个散热架上安装的冷凝管的数量少,能够消除一部分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消除了散热架对冷凝管安装的影响,方便冷凝管与管板的密封连接;散热架在使用时,各套管均可滑动的套设在对应的冷凝管外,由于散热板为弹性金属板,以方便调节相邻套管的相对位置,以避免对冷凝管与管板的连接造成妨碍。



技术特征:

1.风冷式冷凝器,包括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内的管板(4)和冷凝管(6),管板(4)沿筒体间隔设置有两块,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输入腔、冷凝腔以及输出腔,冷凝管(6)设置在冷凝腔内,冷凝管(6)的两端分别与输入腔和输出腔连通,各冷凝管(6)与管板(4)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架(13),冷凝管(6)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6)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13),且各组冷凝管(6)上的散热架(13)均沿冷凝管(6)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的冷凝管(6)排列成与筒体的中心线重合的同心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包括外筒(1)和内筒(2),内筒(2)设置在外筒(1)内,内筒(2)与外筒(1)间隔设置,且内筒(2)设置在两管板(4)之间,内筒(2)的两端与管板(4)密封连接,并在内筒(2)和外筒(1)之间形成冷却夹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还包括隔板(5),隔板(5)设置在冷却夹套内,隔板(5)为与内筒(2)同轴的螺旋状,并在冷却夹套内形成螺旋状的冷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o形圈(15)以及螺套(14),螺套(14)和冷凝管(6)分别设置在管板(4)的两侧,管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为靠近螺套(14)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直径的阶梯孔,冷凝管(6)的端部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后伸入到螺套(14)内,o形圈(15)套设在冷凝管(6)外,o形圈(15)设置在安装孔的大端内,螺套(14)靠近管板(4)的一端设置有伸入到安装孔大端内的压紧部(1401),压紧部(1401)与安装孔螺纹连接,压紧部(1401)压紧o形圈(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垫圈(16),o形圈(15)沿冷凝管(6)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每相邻的两o形圈(15)之间均设置有垫圈(16)。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风冷式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弹簧(17),弹簧(17)的首尾连接,形成套设在冷凝管(6)外的环形,弹簧(17)位于o形圈(15)与压紧部(1401)之间,在弹簧(17)与o形圈(15)之间设置有垫圈(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风冷式冷凝器,属于冷凝器技术领域。管板(4)沿筒体间隔设置有两块,并将筒体内腔分隔成依次设置的输入腔、冷凝腔以及输出腔,冷凝管(6)设置在冷凝腔内,其特征在于:冷凝管(6)设置有若干组,每组冷凝管(6)上均可滑动的安装有散热架(13),且各组冷凝管(6)上的散热架(13)均沿冷凝管(6)的轴向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本风冷式冷凝器的散热架既能够增加冷凝管的强度,又能够增加冷凝管的散热面积,以提高冷凝管的散热速度,且能够消除一部分的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消除了散热架对冷凝管安装的影响,方便冷凝管与管板的密封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秦玉涛,刘树涛,张同庆,李冕,苑明辉,位丛,林康凯,汝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赛斯特冷冻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