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11278发布日期:2023-10-22 05:1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白酒酿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白酒酿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蒸煮后的粮食或酒醅进行摊凉,以便于后续加工的进行。

2、目前常用的摊凉机是使用风机从物料底部对物料进行降温,风机从网板底带下向上吹风,物料在网板底带上方,冷风是从网板底带上的空隙吹到物料上进行降温。在酿酒过程中,将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按照一定的比例经混合再蒸制后,需要经过冷却低温才能入窖进行发酵。通常情况下,出甑后的高温酒糟被送入链式传输带。在减速器驱动作用下,传输带带动酒糟从摊凉机底部向顶部运动。在酒糟的传输过程中,多级冷却风通过传输带小孔流经酒糟并对酒糟进行降温,最终使离开摊凉机时的酒糟温度满足入窖要求。

3、现有摊凉机风室结构一般为内空的长方体,在入风口简单安装导风板,风室内部无导流装置。气体从入口进入风室后,风室内部无导流分布装置,造成宽度方向上,中间速度高,两侧速度低。气体受到风室后部挡板的阻挡,向两侧运动,形成漩涡,造成风室中部、远离入口的后部及贴近两侧壁面处的开孔处速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通过该装置,提高摊凉机承料网板或者网孔输送带上方风的均匀性、方向性,并有效较小风的压降,提高摊凉机冷却效率,减小摊凉时间,达到节能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风室壳体内部底面上的导风槽,导风槽正对进风口,导风槽底部安装有风室挡板,风室挡板从进风口一侧向远离进风口一侧逐渐变低,风室挡板的顶部安装有风室筛板,风室筛板一端与进风口的上壁对接,另一端向远离进风口一侧斜向下延伸,用于置物摊凉的承料网板或者网孔输送带位于风室筛板的上方。

3、所述导风槽包括风室底板,风室底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斜向上的风室侧板,风室侧板与风室壳体的侧壁连接,所述风室挡板安装在风室底板上。

4、每排所述风室挡板由若干独立支撑的隔板组成,两排风室挡板呈人字形设置,两排风室挡板靠进风口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进风口一侧之间的距离,且靠进风口一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进风口的宽度;所述隔板与风室底板上所述进风口一侧的顶点至另一端中线的连线垂直。

5、每组所述风室挡板的隔板宽度为风室底板宽度的 1/7-1/6,前后隔板之间的间距与隔板宽度的比例为 3:2。

6、所述风室筛板的宽度与两排所述风室挡板外轮廓宽度一致,风室筛板上的通风孔与承料网板相垂直,风室筛板远离进风口的一端下侧距离导风槽底面的位置h在风室高度h的1/3 处。

7、所述风室筛板沿长度方向设多个分段,每个分段上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以及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从进风口一侧向远离进风口一侧逐渐变小。

8、所述风室筛板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第三分段、第四分段和第五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上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28-32mm,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38-42mm;第二分段上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28-32mm,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35-40mm;第三分段上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24-28mm,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30-35mm;第四分段上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20-24mm,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26-30mm;第五分段上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18-22mm,相邻通风孔之间的间距为24-26mm。

9、所述风室壳体内在位于承料网板下方还安装有整流格栅,整流格栅与承料网板之间间隔30-50mm;

10、所述整流格栅内的单元格宽度为40-50mm,长度为90-110mm,整流格栅的厚度为40-50mm。

11、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通过正对进风口设置导风槽,导风槽上安装风室挡板,风室挡板上安装风室筛板,通过上述导流装置,优化摊凉机承料网板或者网孔输送带上的气流分布和气流方向,使气流能够均匀分布,气流方向基本垂直于承料网板或者网孔输送带,减小气流压降,提高摊凉机冷却效率,减小摊凉时间,达到节能的效果。

13、2、两侧倾斜成斜面的风室侧板形成导流结构,在气体流动过程中调整流动方向。从进风口进入的气流经过人字形设置的两排风室挡板逐渐分散,将气流均匀的分散到风室挡板的两侧。

14、3、设置整流格栅,向上的气流经过整流格栅的整流,进入到承料网板或者网孔输送带底部的气流更加稳定和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风室壳体(10)内部底面上的导风槽(12),导风槽(12)正对进风口(11),导风槽(12)底部安装有风室挡板(20),风室挡板(20)从进风口(11)一侧向远离进风口(11)一侧逐渐变低,风室挡板(20)的顶部安装有风室筛板(30),风室筛板(30)一端与进风口(11)的上壁对接,另一端向远离进风口(11)一侧斜向下延伸,用于置物摊凉的承料网板(50)或者网孔输送带位于风室筛板(3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槽(12)包括风室底板(13),风室底板(13)的两侧分别设有斜向上的风室侧板(14),风室侧板(14)与风室壳体(10)的侧壁连接,所述风室挡板(20)安装在风室底板(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所述风室挡板(20)由若干独立支撑的隔板(21)组成,两排所述风室挡板(20)呈人字形设置,两排风室挡板(20)靠进风口(11)一侧之间的距离大于远离进风口(11)一侧之间的距离,且靠进风口(11)一侧之间的距离不小于进风口(11)的宽度;所述隔板(21)与风室底板(13)上所述进风口(11)一侧的顶点至另一端中线的连线(22)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风室挡板(20)的隔板(21)宽度为风室底板(13)宽度的 1/7-1/6,前后隔板(21)之间的间距与隔板(21)宽度的比例为 3: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筛板(30)的宽度与两排所述风室挡板(20)外轮廓宽度一致,风室筛板(30)上的通风孔(31)与承料网板(50)相垂直,风室筛板(30)远离进风口(11)的一端下侧距离导风槽(12)底面的位置h在风室高度h的1/3 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筛板(30)沿长度方向设多个分段,每个分段上所述通风孔(31)的直径以及相邻通风孔(31)之间的间距从进风口(11)一侧向远离进风口(11)一侧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筛板(30)包括第一分段(32)、第二分段(33)、第三分段(34)、第四分段(35)和第五分段(36),所述第一分段(32)上所述通风孔(31)的直径为28-32mm,相邻通风孔(31)之间的间距为38-42mm;第二分段(33)上所述通风孔(31)的直径为28-32mm,相邻通风孔(31)之间的间距为35-40mm;第三分段(34)上所述通风孔(31)的直径为24-28mm,相邻通风孔(31)之间的间距为30-35mm;第四分段(35)上所述通风孔(31)的直径为20-24mm,相邻通风孔(31)之间的间距为26-30mm;第五分段(36)上所述通风孔(31)的直径为18-22mm,相邻通风孔(31)之间的间距为24-2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室壳体(10)内在位于承料网板(50)下方还安装有整流格栅(40),整流格栅(40)与承料网板(50)之间间隔30-5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格栅(40)内的单元格(41)宽度为40-50mm,长度为90-110mm,整流格栅(40)的厚度为40-50mm。


技术总结
一种高效节能摊凉机风室导流装置,包括设置在风室壳体内部底面上的导风槽,导风槽正对进风口,导风槽底部安装有两排风室挡板,风室挡板从进风口一侧向远离进风口一侧逐渐变低,风室挡板的顶部安装有风室筛板,风室筛板一端与进风口的上壁对接,另一端向远离进风口一侧斜向下延伸,用于置物摊凉的承料网板或者网孔输送带位于风室筛板的上方。通过正对进风口设置导风槽,导风槽上安装风室挡板,风室挡板上安装风室筛板,通过上述导流装置,优化摊凉机承料网板或者网孔输送带上的气流分布和气流方向,使气流能够均匀分布,气流方向基本垂直于承料网板或者网孔输送带,减小气流压降,提高摊凉机冷却效率,减小摊凉时间,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清,唐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重工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