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0912发布日期:2023-12-14 08:4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蒸发器回油,尤其涉及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


背景技术:

1、蒸发器是重新利用它自身产生的二次蒸汽的能量,从而减少对外界能源的需求的一项节能技术,mvr蒸发器的原理是利用高能效蒸汽压缩机压缩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提高二次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被提高热能的二次蒸汽打入加热器对原液再进行加热,受热的原液继续蒸发产生二次蒸汽,从而实现持续的蒸发状态。

2、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当压缩机高于蒸发器且落差比较大时可安装回油弯管,为了冷冻油逐步分段回压缩机,且能够减小压缩机的损耗,尤其是冷库系统,而有时回油弯管回积液增加流动阻力,则需要将回油弯管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具备方便对回油弯管安装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当压缩机高于蒸发器且落差比较大时可安装回油弯管,为了冷冻油逐步分段回压缩机,且能够减小压缩机的损耗,尤其是冷库系统,而有时回油弯管回积液增加流动阻力,则需要将回油弯管拆卸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包括蒸发器、回油管、回油弯管、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四个卡紧组件和传动机构,所述回油管位于蒸发器的前侧,所述回油弯管位于回油管的前侧,所述第一法兰盘与回油管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与回油弯管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卡紧组件设置于第一法兰盘的内部,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法兰盘的内部。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卡紧组件包括第一齿板、第二齿板和弹簧,所述第一齿板与第一法兰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板与第二法兰盘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与第一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板、传动块和传动槽,所述传动板与第一法兰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传动块与第一齿板的前侧固定连接,且延伸至第一齿板的后侧,所述传动槽开设于传动板的前侧,且延伸至传动板的后侧与传动块配合使用。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齿板配合使用的移动槽,且与传动槽连通,所述弹簧与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钮,且延伸至第一法兰盘的后侧,所述第一法兰盘后侧的顶部开设有与按钮配合使用的开口。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前侧开设有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配合使用的连接槽,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内部开设有与传动板配合使用的活动槽,且与连接槽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紧组件和传动机构,通过卡紧组件对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起到相互卡紧固定的作用,能够起到便于安装回油弯管的作用,通过传动机构对第一齿板起到传动的作用,对第二法兰盘起到便于解除卡紧的作用,从而达到便于拆卸回油弯管,具备方便对回油弯管安装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当压缩机高于蒸发器且落差比较大时可安装回油弯管,为了冷冻油逐步分段回压缩机,且能够减小压缩机的损耗,尤其是冷库系统,而有时回油弯管回积液增加流动阻力,则需要将回油弯管拆卸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紧组件,能够通过卡紧组件对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起到相互卡紧固定的作用,能够起到便于安装回油弯管的作用。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机构,能够通过传动机构对第一齿板起到传动的作用,对第二法兰盘起到便于解除卡紧的作用,从而达到便于拆卸回油弯管。

13、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槽,能够通过移动槽对第一齿板起到可在传动板内部移动的作用。

14、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按钮和开口,能够通过按钮对传动板起到便于手动传动的作用,通过开口对按钮起到限位移动的作用。

15、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槽和活动槽,能够通过连接槽对第二齿板可移动至第一法兰盘的作用,达到第二齿板便于与第一齿板接触的作用,同时对第一齿板起到限位移动的作用,通过活动槽对传动板起到可在第一法兰盘旋转的作用。

16、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垫,能够通过缓冲垫对第一法兰盘与第二法兰盘之间贴合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则能够达到密封的作用,同时对第一齿板与第二齿板贴合时能够通过缓冲距离进行多位置相互贴合的作用。



技术特征:

1.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包括蒸发器(1)、回油管(2)、回油弯管(3)、第一法兰盘(4)、第二法兰盘(5)、四个卡紧组件(6)和传动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2)位于蒸发器(1)的前侧,所述回油弯管(3)位于回油管(2)的前侧,所述第一法兰盘(4)与回油管(2)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盘(5)与回油弯管(3)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卡紧组件(6)设置于第一法兰盘(4)的内部,所述传动机构(7)设置于第一法兰盘(4)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6)包括第一齿板(601)、第二齿板(602)和弹簧(603),所述第一齿板(601)与第一法兰盘(4)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板(602)与第二法兰盘(5)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03)与第一齿板(601)的底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7)包括传动板(701)、传动块(702)和传动槽(703),所述传动板(701)与第一法兰盘(4)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传动块(702)与第一齿板(601)的前侧固定连接,且延伸至第一齿板(601)的后侧,所述传动槽(703)开设于传动板(701)的前侧,且延伸至传动板(701)的后侧与传动块(702)配合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701)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齿板(601)配合使用的移动槽(8),且与传动槽(703)连通,所述弹簧(603)与移动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板(701)的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钮(9),且延伸至第一法兰盘(4)的后侧,所述第一法兰盘(4)后侧的顶部开设有与按钮(9)配合使用的开口(1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4)的前侧开设有与第一齿板(601)和第二齿板(602)配合使用的连接槽(11),所述第一法兰盘(4)的内部开设有与传动板(701)配合使用的活动槽(12),且与连接槽(11)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法兰盘(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蒸发器回油结构的配合组件,包括蒸发器、回油管、回油弯管、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四个卡紧组件和传动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卡紧组件和传动机构,通过卡紧组件对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起到相互卡紧固定的作用,能够起到便于安装回油弯管的作用,通过传动机构对第一齿板起到传动的作用,对第二法兰盘起到便于解除卡紧的作用,从而达到便于拆卸回油弯管,具备方便对回油弯管安装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当压缩机高于蒸发器且落差比较大时可安装回油弯管,为了冷冻油逐步分段回压缩机,且能够减小压缩机的损耗,尤其是冷库系统,而有时回油弯管回积液增加流动阻力,则需要将回油弯管拆卸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盛乃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明盛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