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9508发布日期:2023-11-17 13:5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循环冷却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


背景技术:

1、循环冷却水系统是指冷却水换热并经降温,再循环使用的给水系统,主要用于发热设备的降温。是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使用的一种冷却水系统。主要由冷却设备(常见的有冷却池、冷却塔等)、水泵和管道组成。冷水流过需要降温的生产设备(常称发热设备,如换热器、冷凝器、反应器)后,温度上升,然后将冷水流排入冷却设备则水温回降,可用泵送回生产设备再次使用,冷水的用量大大降低,常可节约95%以上。

2、在实际使用中,其循环过程是固定的,即使经过冷却的水温没有下降到理想温度,但是依旧会被循环回到发热设备中,此时对于发热设备的冷却效果就较差了,如在夏天时候,本身气温较高,水没经过一次循环,水温就会上升一点,经过多次循环之,使得冷却后的水温较高,具体如第一次冷却后水温为45℃,第二次冷却后水温为46.5℃,以此类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解决了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无法控制其冷却后水的温度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记载的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自然冷却池、控温池与制冷箱;

3、所述自然冷却池一端与控温池之间连通有控温阀,所述自然冷却池靠近控温阀一端设有总阀,所述自然冷却池两端首尾连接有发热设备,所述总阀一侧连接发热设备,所述总阀另一侧分别连接自然冷却池与控温池;

4、所述制冷箱设置在控温池上侧,所述控温池底部设有制冷阀,所述制冷阀连通控温池。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本申请通过控温阀和总阀的控制,当在自然冷却池中水冷却后温度依旧较高时,进入控温池,而控温池中已经静置很久的充分冷却到常温的水,通过总阀流入发热设备进行降温。

6、当在夏天温度特别高时,控温池中的水在通过总阀流入发热设备时,同步打开制冷阀,使得制冷箱内温度很低的水,进入控温池,以降低控温池整体温度,其中制冷阀必须是在控温阀接通自然冷却池与控温池时开启。

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自然冷却池、控温池与制冷箱配合总阀、控温阀和制冷阀,其解决了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无法控制其冷却后水的温度的技术问题。

8、进一步的,所述自然冷却池靠近总阀一侧设有主感温开关,所述主感温开关分别连接控制总阀与控温阀。

9、进一步的,所述控温池靠近总阀处设有控温开关,所述控温开关连接控制制冷阀。

10、进一步的,所述控温池上侧均布有风扇,所述控温开关连接控制风扇。

11、进一步的,所述控温池与自然冷却池上侧设有防晒网,所述风扇与制冷箱设置在防晒网下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箱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控温池中,所述风扇处于制冷箱下侧。

13、进一步的,所述自然冷却池与控温池底部与侧面设为铝板,所述自然冷却池与控温池中均布有散热立板,所述散热立板为y字形。

14、进一步的,所述控温池一侧设有溢流池,所述控温池顶部设有一个溢流口连通溢流池,所述溢流池底部连通有补水泵,所述控温池中设有液面感应开关,所述液面感应开关连接控制补水泵。



技术特征:

1.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然冷却池、控温池与制冷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池靠近总阀一侧设有主感温开关,所述主感温开关分别连接控制总阀与控温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池靠近总阀处设有控温开关,所述控温开关连接控制制冷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池上侧均布有风扇,所述控温开关连接控制风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池与自然冷却池上侧设有防晒网,所述风扇与制冷箱设置在防晒网下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控温池中,所述风扇处于制冷箱下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却池与控温池底部与侧面设为铝板,所述自然冷却池与控温池中均布有散热立板,所述散热立板为y字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池一侧设有溢流池,所述控温池顶部设有一个溢流口连通溢流池,所述溢流池底部连通有补水泵,所述控温池中设有液面感应开关,所述液面感应开关连接控制补水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动控温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自然冷却池、控温池与制冷箱;所述自然冷却池一端与控温池之间连通有控温阀,所述自然冷却池靠近控温阀一端设有总阀,所述自然冷却池两端首尾连接有发热设备,所述总阀一侧连接发热设备,所述总阀另一侧分别连接自然冷却池与控温池;所述制冷箱设置在控温池上侧,所述控温池底部设有制冷阀,所述制冷阀连通控温池。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自然冷却池、控温池与制冷箱配合总阀、控温阀和制冷阀,其解决了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无法控制其冷却后水的温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林,赵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万洗源水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