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5011发布日期:2023-12-14 03:0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冷却液循环冷却设备已经普遍用于机床、焊接机、激光等工业设备的冷却,其功能是制取冷冻水,为发热设备降温。

2、一般的蓄冷水循环冷却设备分为冷却液蓄冷循环和冷却液供液循环。蓄冷时,通过冷却液蓄冷循环将制冷量积蓄在低温液箱;供液时,通过冷却液供液循环将蓄冷时积蓄的低温冷却液释放出去。这种水循环冷却设备拥有蓄冷和供液等2套独立的冷却液循环系统,每套循环系统需要单独的动力设备,具有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蓄冷水循环冷却设备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可靠性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冷液箱、可电控的供液三通阀、供液泵、热负载、加热器、散热器,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冷液箱与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蒸发器之间形成热交换。

4、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蒸发器包括制冷剂通道、换热器,制冷剂通道与换热器接触形成热交换,其中制冷剂通道接入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换热器浸入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冷液箱中形成热交换。

5、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供液三通阀控制电连接。

6、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冷却液循环系统中供液泵输出的液体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传递电连接。

7、本实用新型将现有蓄冷水循环冷却设备的2套独立的冷却液循环系统,简化为1套冷却液循环系统,使用1套冷却液动力设备完成了蓄冷循环和供液循环等2个循环,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本有效的简化了冷却液循环,减少了一半的冷却液动力设备和结构零件,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冷液箱、可电控的供液三通阀、供液泵、热负载、加热器、散热器,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冷液箱与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蒸发器之间形成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蒸发器包括制冷剂通道、换热器,制冷剂通道与换热器接触形成热交换,其中制冷剂通道接入制冷剂循环系统中,换热器浸入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冷液箱中形成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供液三通阀控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冷却液循环系统中供液泵输出的液体温度,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传递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冷式冷却液循环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构成的制冷剂循环系统,以及冷液箱、可电控的供液三通阀、供液泵、热负载、加热器、散热器构成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冷却液循环系统中的冷液箱与制冷剂循环系统中的蒸发器之间形成热交换。本技术本有效的简化了冷却液循环,降低了系统的成本、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