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5886发布日期:2024-05-20 11:5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气源热泵,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冲凉洗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舒适节能和安全的需要,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可为日常生活中提供足够的热水并且不会耗费较大的能源,因而被广泛的运用。

2、目前,现有的空气源热泵大都是安装在室外的,由于冬季室外的温度普遍较低,当出现雨雪天气,空气源热泵外壳上的通风栅格极易出现结霜或者积雪的情况,从而空气源热泵内部的通风栅格则会受到阻挡,导致空气源热泵室不能正常与室外空气进行循环,不利于空气源热泵正常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边角位置处对称分布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一电动滑台,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外侧套设有清理框,且清理框的内壁延伸至第一电动滑台之中,所述清理框的侧边对称分布有撞击机构。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对接板,且对接板通过螺栓和空气源热泵本体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清理框的上侧设有清理条,所述清理框的上侧对称开设有第二电动滑台,所述清理条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电动滑台之中。

6、优选的,所述清理框的内壁对称分布有引导块,且引导块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引导块的内壁与支撑杆的外表面相接触。

7、优选的,所述撞击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对称分布在清理框的左右两端,所述清理框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槽洞,且槽洞的内壁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和槽洞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等距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球。

8、优选的,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底端连接有收纳框,且收纳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

9、优选的,所述密封板设置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板的上侧设置为倾斜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台和清理框,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启动第一电动滑台的工作,从而使其带动清理框在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外侧上下移动,以将空气源热泵本体外表面的霜和积雪进行去除,以保证机体的正常工作。

12、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撞击球和转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机的工作,即可带动转轴不断旋转,从而使得多组撞击球间歇性的与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外壳相碰撞,以将积雪和霜震落下来,以保证对空气源热泵本体的清理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边角位置处对称分布有支撑杆(2),且支撑杆(2)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一电动滑台(3),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清理框(4),且清理框(4)的内壁延伸至第一电动滑台(3)之中,所述清理框(4)的侧边对称分布有撞击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对接板(5),且对接板(5)通过螺栓和空气源热泵本体(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框(4)的上侧设有清理条(6),所述清理框(4)的上侧对称开设有第二电动滑台(7),所述清理条(6)的底端延伸至第二电动滑台(7)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框(4)的内壁对称分布有引导块(8),且引导块(8)设置为l型结构,所述引导块(8)的内壁与支撑杆(2)的外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机构包括电机(11),所述电机(11)对称分布在清理框(4)的左右两端,所述清理框(4)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槽洞(15),且槽洞(15)的内壁与电机(11)相连接,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和槽洞(15)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转轴(12)的外侧等距连接有连接杆(13),且连接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球(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1)的底端连接有收纳框(9),且收纳框(9)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0)设置为橡胶材质,所述密封板(10)的上侧设置为倾斜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供热装置,涉及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包括空气源热泵本体,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边角位置处对称分布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一电动滑台,所述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外侧套设有清理框。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台和清理框,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启动第一电动滑台的工作,从而使其带动清理框在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外侧上下移动,以将空气源热泵本体外表面的霜和积雪进行去除,以保证机体的正常工作,设置有撞击球和转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机的工作,即可带动转轴不断旋转,从而使得多组撞击球间歇性的与空气源热泵本体的外壳相碰撞,以将积雪和霜震落下来。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唐丽华,陈迎虎,杨露,李如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滨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0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