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56829发布日期:2024-05-20 11:3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冰箱保鲜,具体涉及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


背景技术:

1、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促进钙盐的更新及新骨生成,也促进磷吸收与肾小管细胞对钙、磷的重吸收,故可提高血钙、血磷浓度,有利于新骨生成和钙化,还有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及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维生素d都是由相应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的,如果维生素d原为麦角固醇,则光照产物是维生素d2;如果维生素d原是7-脱氢胆固醇,则光照产物是维生素d3,两种维生素d具有同样的生理作用。

2、麦角甾醇(麦角固醇)是生产维生素d2的前体,是从真菌类酵母与麦角菌中发现的一种植物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被转化为维生素d2。是微生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份,对确保细胞膜的完整性,膜结合酶的活性,膜的流动性,细胞活力以及细胞物质运输等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麦角固醇可能具有抗肿瘤特性。黑木耳样品中麦角甾醇含量在0.1359~0.8936mg/g之间,平均含量为0.6075mg/g;干燥金针菇子实体中麦角甾醇含量为0.3%;香菇超声波辅助皂化法提取香菇子实体麦角甾醇,得率为最高为8.1±0.2mg/g;冬虫夏草的麦角甾醇含量在0.133%~0.279%;红汁乳菇麦角甾醇含量在2mg/g左右;松口蘑菌丝的麦角甾醇含量约为50μg/g。

3、菌菇类食品一般都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种植,且要避开强烈的光照,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要适当的遮阴。菌菇类食品富含麦角淄醇,但由于无法接触到光照,麦角淄醇无法转化为维生素d。

4、人体获取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食品,维生素d2主要由植物合成,酵母,麦角等含量较多。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中。针对素食主义者,菌菇类是很好的维生素d来源,但是目前冰箱行业无相关技术手段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包括保鲜区腔体,所述保鲜区腔体一侧形成有专区出风口和专区回风口,所述保鲜区腔体外部形成有风路导向槽,所述保鲜区腔体的上方位于所述风路导向槽内设置有导温导湿模块,所述保鲜区腔体内顶安装有紫外灯模块;

4、保鲜区风从专区出风口经过保鲜区腔体的后壁导槽到顶部的导温导湿模块内,保鲜区风通过导槽到保鲜区腔体前壁和底部后回到专区回风口。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紫外灯模块与保鲜区腔体底部直线距离为10-30cm。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鲜区腔体为密封腔体。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鲜区腔体内安装有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保鲜区腔体内的湿度,而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保鲜区腔体内的温度。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菌菇类食品维生素d再生的最优条件,实现精确控制温湿度并启动紫外灯模块,有利于菌菇类食品微生物d的再生。实现专区密封腔体环抱式控温和利于加湿模块、湿度检测模块和顶部导温导湿模块实现专区传导式控湿,实现恒温恒湿,提高菌菇类食品微生物d的再生条件和存储条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鲜区腔体(1),所述保鲜区腔体(1)一侧形成有专区出风口(2)和专区回风口(3),所述保鲜区腔体(1)外部形成有风路导向槽,所述保鲜区腔体(1)的上方位于所述风路导向槽内设置有导温导湿模块(4),所述保鲜区腔体(1)内顶安装有紫外灯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模块(5)与保鲜区腔体(1)底部直线距离为10-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区腔体(1)为密封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鲜区腔体(1)内安装有湿度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保鲜区腔体(1)内的湿度,而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保鲜区腔体(1)内的温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冰箱保鲜区结构,包括保鲜区腔体,所述保鲜区腔体一侧形成有专区出风口和专区回风口,所述保鲜区腔体外部形成有风路导向槽,所述保鲜区腔体的上方位于所述风路导向槽内设置有导温导湿模块,所述保鲜区腔体内顶安装有紫外灯模块;保鲜区风从专区出风口经过保鲜区腔体的后壁导槽到顶部的导温导湿模块内。根据菌菇类食品维生素D再生的最优条件,实现精确控制温湿度并启动紫外灯模块,有利于菌菇类食品微生物D的再生。实现专区密封腔体环抱式控温和利于加湿模块、湿度检测模块和顶部导温导湿模块实现专区传导式控湿,实现恒温恒湿,提高菌菇类食品微生物D的再生条件和存储条件。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梅,曹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8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