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储藏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304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储藏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将储藏室内维持为冷冻温度的冷却储藏箱。
作为先行于本发明的现有技术,在特公平6-74944号公报(F25D23/12)中公开了一种商品陈列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部分前面装有多个开闭自如的透明门的隔热箱体,安装在该隔热箱体内一侧、由隔热壁分隔而成、具有能够冷藏、保温转换功能的加热器、对应第1透明门而设置的隔热分隔箱,在该分隔箱形成的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滑动自如地设置在该冷气入口及冷气出口与上述分隔箱内的加热器的导通、关闭动作连动的关闭部件,用于控制该关闭部件及加热器的动作、位于第2透明门的里侧并设置于上述分隔箱侧壁的操作杆。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因为是冷藏、保温储藏箱;保温箱的加热器容量较大,妨碍了冷藏箱自身的冷却。而且,保温箱设于冷藏箱内,为了取出保温箱内的商品,必须先打开冷藏箱的门,才能打开保温箱的门,因此不仅在打开冷藏箱时,且打开保温箱时也避免不了冷气流出的可能。再则,由于在冷藏箱内设置保温箱的原因,也存在保温箱的暖气在开门时侵入冷藏箱内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储藏箱,设定一条冷冻和冷藏的温度带,通过冷冻室的冷气对冷藏室正确地进行温度控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为其手段,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是,提供的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及把该隔热箱体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第1储藏室内可以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在上述开闭门里面设置的、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并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
而且,作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所提供的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以及把该隔热箱体内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在上述开闭门里面设置的、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及将该第2储藏室开闭自如地关闭,形成于上述开闭门上的第2开闭门。
还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所提供的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以及把该隔热箱体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开闭门里面,装有加热装置、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以及将该第2储藏室开闭自如地关闭,形成于上述开闭门上的第2开闭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冷却储藏箱包括以下两部分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以及把该隔热箱体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该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由于具有在上述第1储藏室内设置的、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的原因,通过把第1储藏室设为冷冻温度,则能够把第2储藏室设为冷藏温度。
根据本发明珠第二种结构,冷却储藏箱包括以下两部分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以及把该隔热箱体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该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由于还包括在上述开闭门里面设置的、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垫材料分隔而成的、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及将该第2储藏室开闭自如地关闭、同时形成于上述开闭门上的第2开闭门的原因,通过把第1储藏室设为冷冻温度,则能够把第2储藏室设为冷藏温度,同时,把第2储藏室内的东西取出时只需打开第2开闭门便能够取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冷却储藏箱包括以下两部分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以及把该隔热箱体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由于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开闭门里面,装有加热装置,把内部作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以及把该第2储藏室开闭自如地关闭,在上述开闭门上形成的第2开闭门的原因,通过把第1储藏室设为冷冻温度,则第2储藏室能够设成冷藏温度。当第2储藏室的温度下降过低时,能够由上述加热装置加热到冷藏温度。因此,不管第1储藏室内的温度如何,均能使第2储藏室内的温度保持为冷藏温度。而且,把第2储藏室的东西取出时,只需打开第2开闭门便可以取出。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其中,

图1表示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冷却储藏箱的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表示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冷却储藏箱的第1实施例的正面图;图3表示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冷却储藏箱的侧面纵剖图4表示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冷却储藏箱的正面图;图5表示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冷却储藏箱的侧面纵剖图;图6表示具有第二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冷却储藏箱的立体图;图7表示具有第二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冷却储藏箱的立体图;图8表示具有第二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冷却储藏箱的立体图;图9表示具有第三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冷却储藏箱的侧面纵剖图;图10表示具有第三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冷却储藏箱的平面图;图11表示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另外实施例的平面图。
各图中1表示的是设置于厨房等处的所谓立式业务用冷却储藏箱,如图1至图3所示,有由隔热箱体2分隔而成的储藏室3,在该储藏室3内的顶部设置具有冷却器4及冷气循环风扇5的冷却室6。而且,在上述隔热箱体2的上部形成机械室11,该机械室设有放置于安装台架7上、与上述冷却器4一起构成冷冻循环的冷凝器8、压缩机9、以及将它们冷却的冷凝器冷却风扇10。还有,在上述机械室11的前面设有格栅12,在格栅12设有控制机器运行的控制面板13。
而且,在上述储藏室3的前面开口设有纵向和横向分割体14,同时对应储藏室3设置装有透明窗的开闭门15。而16是设置于开闭门上的把手,17是放置物品的网架,18是支撑冷却储藏箱1本体的台脚,19是排放冷却室6的除霜水以及第1储藏室3、第2储藏室20内的结露水等的排水装置,22是可自如取出地放置于第2储藏室20内的筐。该筐22内用于收藏蔬菜等适于冷藏温度的物品。
图1至图3所示的构造为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把储藏室3作为第1储藏室,将内部冷却为冷冻温度(例如-20℃)。而在该第1储藏室3的左下部、设置由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第2储藏室20。因该第2储藏室20内要冷却为冷藏温度(例如+5℃),所以当第1储藏室3内稳定在-20℃时,该第2储藏室由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以保证其内的温度为+5℃。
此时该隔热材料厚度的设定为若设向第1储藏室传热无影响的最小厚度为T1时,将其设为T2(T1>T2)。在第一种结构的发明中,T2的厚度设定为使向第1储藏室3的热量传递量QI和外界侵入的热量维持平衡以保证冷藏室(第2储藏室20)的温度为+5℃、冷冻室(第1储藏室3)的温度为-20℃。QI由下面的公式1和公式2表示。[公式1]QI=K×S×ΔT其中,K通过冷冻室(第1储藏室3)和冷藏室(第2储藏室20)之间的隔热壁的传热率。S上述隔热壁的表面积。ΔT冷冻室(第1储藏室3)和冷藏室(第2储藏室20)的温度差。这时的温度差为5-(-20)=25℃。[公式2]K=1/(1/α R+T2/λ+1/αF)其中,αR隔热壁的冷藏侧表面的传热率。λ隔热壁内的隔热材料的热导率。T2隔热壁的厚度。αF隔热壁的冷冻侧表面的传热率。
作为调整QI量的方法,可以改变K和S,但因S由构造决定,所以改变K的方法是可行的。作为改变K的方法,可以改变T2。但也可以通过改变其它参数来调整。
在图4及图5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决定第2储藏室20的隔热材料的厚度。在第2实施例中,通常在第1储藏室3的上部前侧构成第2储藏室20,该第2储藏室20的前面开口由隔热门21开闭自如地关闭。在第2储藏室内可以冷藏调味品,酱油等不会大量使用的物品。
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15的隔热箱体2,把该隔热箱体2内作为第1储藏室3、并把该第1储藏室3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述第1储藏室3内、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将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20。通过这种结构,可以用第1储藏室3内的冷气将第2储藏室20内维持在所希望的冷藏温度上。
下面参照图6至图8来说明具有第二种结构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第一种结构相同的部分用同一标号说明,关于基本的构造因与第一种结构的实施例相同故省略说明。
在第二种结构的发明中,在开闭门15(第1开闭门)的里面设第2储藏室20,打开该第2储藏室20的第2开闭门23设在上述第1开闭门15上。因此,取出第2储藏室20内的物品时,只需打开第2开闭门23便可达到目的,所以能够防止第1储藏室3侧的冷气流出。17是第2储藏室20内的网架,22是筐。
具有第二种结构的本发明的隔热材料的厚度的确定方法与第一种结构相同。即,第二种结构的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15的隔热箱体2,把该隔热箱体2内作为第1储藏室3、并把该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开闭门15里面、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把内部设为冷藏室温的第2储藏室20,及把该第2储藏室20开闭自如地关闭、在上述开闭门15上形成的第2开闭门23。通过这种结构,可以用第1储藏室的冷气,将第2储藏室20内维持为希望的冷藏温度上,同时,在取出第2储藏室20内的东西时只需打开第2开闭门23即可,可以防止第1储藏室3内的冷气流出。
下面参照图6至图10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与第一种结构相同的部分用同一标号说明,关于基本的构造因与第一种结构的实施例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具有第三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其构造如图6至图10所示,与上述的第二种结构的发明那样,把第2储藏室20设在第1开闭门15内,在图9所示的位置上,即第2储藏室20的箱内侧设有电气加热器等加热装置24。该电气加热器24如图10所示由双金属温度调节器25控制。该双金属温度调节器25安装在将构成第2储藏室20的隔热材料切断、导热性良好的第1储藏室3侧上的传热材料26上。
由此,可以对应第1储藏室3内的温度、控制第2储藏室20内的温度。因此,冬季等外界温度较低(为零下温度)时,也能通过电气加热器24将第2储藏室20内维持为冷藏温度(+5℃)。
该第三种结构的发明其隔热材料的厚度也与第一种结构的发明一样地确定。即,具有第三种结构的冷却储藏箱1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15的隔热箱体2,把该隔热箱体2内作为第1储藏室3、并将该第1储藏室3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开闭门15内、装有加热装置24、能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20,将该第2储藏室开闭自如地关闭、在上述开闭门15上形成的第2开闭门23。通过这种结构,可以用第1储藏室3的冷气将第2储藏室20内维持为希望的冷藏温度。同时,从第2储藏室内取出东西时,只需打开第2开闭门23便可以,能够防止第1储藏室3内的冷气流出。而且,即使是冬季也可以把第2储藏室20内维持为冷藏温度(+5℃)。
当上述第2储藏室20内表面结霜时,有必要进行除霜。但第1储藏室3除霜运行时(附于上述冷却器4上的霜用图中未示出的加热器溶化)冷气循环风扇5将停止转动,所以上述K式的αF降低,K值下降。因此,导致冷藏室(第2储藏室20)侧的温度上升。所以,通过和设于第2储藏室20内的电气加热器24并用,能够有效地进行除霜。
图11所示的是具有第一种结构的本发明的变形实施例,是右侧为冷冻室(第1储藏室3)、左侧为冷藏室(第2储藏室20)时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包括图中未示出的电气加热器和双金属温度调节器25。
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的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把该隔热箱体内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该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述第1储藏室内、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通过这种结构,即可用第1储藏室的冷气将第2储藏室内维持到希望的冷藏温度上,还可不使用多余的能量便可以维持冷藏室的运行管理。
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的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把该隔热箱体内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该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开闭门里面、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及将该第2储藏室开闭自如地关闭、在上述开闭门上形成的第2开闭门。通过这种结构,可以用第1储藏室的冷气将第2储藏室内维待在希望的温度上,另外,在取出第2储藏室内的东西时只需打开第2开闭门便可,可以防止第1储藏室的冷气流出。
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的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把该隔热箱体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该第1储藏室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开闭门里面、装有加热装置并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通过这种结构,可以用第1储藏室的冷气将第2储藏室内维持在希望的冷藏温度上,另外,在取出第2储藏室内的东西时只需打开第2开闭门即可,可以防止第1储藏室内的冷气流出。而且,即使是冬季也可以把第2储藏室内维持为冷藏温度(例如+5℃等)。
如以上说明那样,可以用冷冻室的冷气对冷藏室进行正确地温度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把该隔热箱体内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该第1储藏室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上述第1储藏室内、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
2.一种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把该隔热箱体内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该第1储藏室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开闭门里面、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及将该第2储藏室开闭自如地关闭,并在上述开闭门上形成的第2开闭门。
3.一种冷却储藏箱,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的隔热箱体,把该隔热箱体内作为第1储藏室、并把该第1储藏室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上述开闭门里面、装有加热装置、把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以及将该第2储藏室开闭自如地关闭、并在上述开闭门形成的第2开闭门。
全文摘要
一种冷却储藏箱,其目的在于在冷却储藏箱内设定一个冷冻和冷藏温度带,通过冷冻室的冷气对冷藏室进行正确的温度控制,包括前面装有开闭自如的开闭门15的隔热箱体,把该隔热箱体内作为第1储藏室3、并把该第1储藏室3内冷却到冷冻温度的冷冻装置;另外还包括设置于上述第1储藏室3内、由具有规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分隔而成的、将内部设为冷藏温度的第2储藏室20。
文档编号F25D23/02GK1159559SQ9610048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2月28日
发明者斋藤正夫, 丸健治, 佐藤坚治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