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冷制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2137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电子制冷制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制冷制热技术领域,具体讲是可以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作用的电子制冷制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空气温度调节技术领域,例如室内制冷制热技术领域,主要是使用空调来进行调节温度。一般情况下,空调制冷都是使用压缩机。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将消耗较大的电力,且会产生较强的振动和噪声。对于噪声要求较高的场所和环境则其适用性打了折扣。制热一般则是使用空调的辅热功能。这两种功能往往是只能选择其一。而实际上,空调制冷的过程中将会同时制热,制冷产生的热空气将被直接释放到环境中。此时的空调相当于是热泵,吸取室内空气中的热空气,并向室内释放冷空气。制热时是抽取室内的冷空气,并向室内释放热空气。这种方式将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
[0003]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电子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有冷热两侧。通电后,冷侧温度降低,热侧温度升高,相当于是热侧吸收冷侧的热量。这也是一种热泵,在电力作用下,完成热量的被动传递。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可以实现同时制冷和制热作用的电子制冷制热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电子制冷制热装置,主要包括装置外壳,半导体制冷片,冷热隔离栅,冷气通道入口嘴,冷气通道出口嘴,热气通道入口嘴,热气通道出口嘴。半导体制冷片与装置外壳以冷热隔离栅相连,将装置外壳包围的空间分为相隔离的冷气通道和热气通道。
[0007]半导体制冷片有冷热两侧,通电后,冷侧温度降低,热侧温度升高,相当于是热侧吸收冷侧的热量。这也是一种热泵,在电力作用下,完成热量的被动传递。
[0008]两两相邻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半导体制冷片热侧相对,或半导体制冷片冷侧相对,半导体制冷片热侧相对,构成的通道为热气通道,半导体制冷片冷侧相对,构成的通道为冷气通道。
[0009]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时,一侧制冷一侧制热,制冷侧在冷气通道中,对冷气通道中的空气制冷,当其中的空气流通起来时,半导体制冷片就能持续地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制冷。同样的,制热侧在热气通道中,对热气通道中的空气制热,当其中的空气流通起来时,半导体制冷片就能持续地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制热。从而实现可以同时制冷制热的目的。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能够同时实现制热和制冷,最大程度地节约了能源,具有较高的电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附图1是冷气通道主视图。
[0013]附图2是冷气通道俯视图。
[0014]附图3是冷气通道右视图。
[0015]附图4是热气通道主视图。
[0016]附图5是热气通道俯视图。
[0017]附图6是热气通道右视图。
[0018]附图7是完整俯视图。
[0019]其中:1_外壳,2-半导体制冷片,3-半导体制冷片热侧,4-半导体制冷片冷侧,
5-冷热隔离栅,6-冷气通道,7-冷气通道入口嘴,8-冷气通道出口嘴,9-冷气通道出口,10-冷气通道入口,11-热气通道,12-热气通道入口嘴,13-热气通道出口嘴,14-热气通道出口,15-热气通道入口。
[0020]说明:为表达清楚起见,将冷热气通道分为两组图(分别为附图1、2、3和附图4、5、6)来进行表示,实际上为两个通道共同组成本发明。附图7为完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7对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电子制冷制热装置,主要包括装置外壳(I),半导体制冷片(2),冷热隔离栅(5),冷气通道入口嘴(7),冷气通道出口嘴(8),热气通道入口嘴(12),热气通道出口嘴(13)。
[0023]半导体制冷片⑵与装置外壳⑴以冷热隔离栅(5)相连,将装置外壳⑴包围的空间分为相隔离的冷气通道(6)和热气通道(11)。
[0024]半导体制冷片(2)有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和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两面,两两相邻半导体制冷片(2)的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相对,或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相对,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相对构成的通道为热气通道(11),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相对构成的通道为冷气通道(6)。
[0025]装置外壳(I)上面开有若干冷气通道出口(9)和热气通道出口(14),装置外壳
(I)下面开有若干冷气通道入口(10)和热气通道入口(15)。冷气通道出口(9)与冷气通道出口嘴⑶相连,热气通道出口(14)与热气通道出口嘴(13)相连,冷气通道入口(10)与冷气通道入口嘴(7)相连,热气通道入口(15)与热气通道入口嘴(12)相连。
[0026]冷气通道入口嘴(7)与热气通道入口嘴(12)可以合二为一。
[0027]由于半导体制冷片⑵有冷热两侧,通电后,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温度降低,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温度升高,相当于是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吸收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的热量。这也是一种热泵,在电力作用下,完成热量的被动传递。
[0028]半导体制冷片(2)工作时,一侧制冷一侧制热,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在冷气通道
(6)中,对冷侧通道(6)中的空气制冷,当其中的空气流通起来时,半导体制冷片(2)就能持续地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制冷。同样的,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在热气通道(11)中,对热气通道(11)中的空气制热,当其中的空气流通起来时,半导体制冷片(2)就能持续地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制热。从而实现同时制冷制热的目的。
[00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节约能源,具有较高的电能利用率。
[0030]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例,可以进一步与其它的公知技术组合,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省略一部分等进行变更来构成。
[0031]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电子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是主要包括装置外壳(I),半导体制冷片(2),冷热隔离栅(5),冷气通道入口嘴(7),冷气通道出口嘴(8),热气通道入口嘴(12)和热气通道出口嘴(13);半导体制冷片⑵与装置外壳⑴以冷热隔离栅(5)相连,将装置外壳⑴包围的空间分为相隔离的冷气通道(6)和热气通道(11);半导体制冷片(2)有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和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两面,两两相邻半导体制冷片(2)的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相对,或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相对,半导体制冷片热侧(3)相对构成的通道为热气通道(11),半导体制冷片冷侧(4)相对构成的通道为冷气通道¢);装置外壳(I)上面开有若干冷气通道出口(9)和热气通道出口(14),装置外壳(I)下面开有若干冷气通道入口(10)和热气通道入口(15);冷气通道出口(9)与冷气通道出口嘴(8)相连,热气通道出口(14)与热气通道出口嘴(13)相连,冷气通道入口(10)与冷气通道入口嘴(7)相连,热气通道入口(15)与热气通道入口嘴(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是冷气通道入口嘴(7)与热气通道入口嘴(12)可合二为一。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制冷制热技术领域。电子制冷制热装置主要包括装置外壳,半导体制冷片,冷热隔离栅,冷气通道入口嘴,冷气通道出口嘴,热气通道入口嘴和热气通道出口嘴。半导体制冷片与装置外壳以冷热隔离栅相连,将装置外壳包围的空间分为相隔离的冷气通道和热气通道。半导体制冷片通电后,冷侧温度降低,热侧温度升高,完成热量的被动传递。两两半导体制冷片热侧相对,构成的通道为热气通道,两两半导体制冷片冷侧相对,构成的通道为冷气通道。工作时,半导体制冷片一侧制冷一侧制热,对冷气或热气通道中的空气制冷或制热,从而实现同时制冷制热的目的。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节约能源,具有较高的电能利用率。
【IPC分类】F25B29-00, F25B21-02
【公开号】CN104534728
【申请号】CN201510028420
【发明人】陈雪琴
【申请人】陈雪琴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