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曝气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037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物曝气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中的生物曝气滤池,特别是被处理污水是向上流动的上向流生物曝气滤池。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承托层,滤料层及微生物,出水区,位于出水区上面的带有堰口的出水槽及出水管,进水管,曝气管和布气系统,以及反冲洗供气管和反冲洗供水管。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未至90年代,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产生了生物曝气滤池(BAF),而且由于上向流滤池的众多优点被人们所认同,近几年绝大多数的生物曝气滤池均采用了上向流结构。这类生物曝气滤池的基本结构是在缓冲配水区之上有用卵石或磁铁矿组成的承托层,在承托层上放置滤料形成滤料层,在滤料层地上方是出水区,在水区的上面设有带堰口的出水槽及出水管,被处理污水供水管及反冲洗供水管、反冲洗供气管均设于缓冲布水区中,而曝气布系统一般是设于承托层之中。关于现有生物曝气滤池的结构可参见《生物曝气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第28页(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2年5月第1版)。这类设备主要去除污水中的COD、BOD、SS和NH3-N(氨氮),但因整个设备为好氧段,故对污水中的总氮和磷的去除率很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这一不足,一般采用在生物曝气滤池前再设置水解池,利用污水中的C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反硝化处理。这一技术方案需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同时也需要较高的投资。此外在这些另设的处理滤池中为保证滤料及微生物能与污水有充分的接触反应,需要装备搅拌设备,并在污水处理作业时进行充分的搅拌,因此其耗能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可以有效去除总氮和磷,整个装置的投资较低,同时不占用太大面积的土地的生物曝气滤池。
本实用新型是将曝气布气系统设置于承托层之上的滤料层中,并在曝气布气系统下面到承托层间留有一段缺氧段。缺氧段的高度应当根据污水中含氮、磷的量,污水中碳\氮比,以及设计要求的污水净化程度确定。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曝气布气系统下面到承托层间有一段缺氧段,从下面流入的污水在经过缺氧段时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充分进行反硝化反应,使污水中氮、磷等含量降低,污水流至曝气布气系统之上后即进入好氧段,同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得到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在处理后的净水出水管上用三通连接有连通待处理污水池的回水管,且在回水管上设有阀门。这一结构可以使部分经处理后的净水回流到待处理污水中,以增加污水中碳含量,以利于进行硝化反应,同时还可使部分微生物进行待处理水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初始条件下微生物的浓度,为污水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是将曝气布气系统设置于承托层之的滤料层中,使承托层与曝气布气系统之下的滤料层间可以形成一个缺氧区域,污水在此区域内进行反硝化反应,可以降低污水中的总氮及磷,而位于曝气布气系统之上的滤料层自然成为好氧段,可以有效地降解污水中有机物,有效消除污水中COD、BOD、SS等;同时由于沿纵向布置的缺氧段和好氧段有滤料,并在滤料上属附有微生物,而水流是经下向上进行流动,因此在装置工作时,特别既不需要设置搅拌器,也不需要增大曝气量,其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根据测算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成本较同类工艺设备低25%以上;而且因缺氧段与好氧段纵向布置,无需另设硝化处理水池,还可以节省占地20%以上。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曝气池的底部直接采用承托层,无现有技术在池底另设的水平承重板,因此其结构更为简单,其制造成本也会更低。当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处理后的净水出水管上用三通连接有连通待处理污水池的回水管结构时,既可以调整待处理污水的碳\氮比例,有利于反硝化反应,还可以使进行处理系统的污水中微生物含量适当提高。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曝气池,2为堰口,3为环形出水口,4为处理后的净水出水管,5为连通待处理水池的回流管,6为设于回流管上的阀门,7为等待处理水池,8为水泵,9为承托层,10为曝气布气系统,11为反冲水管,12为反冲气管,13为曝气池内的缺氧段,14为曝气池内的好氧段,15为污水进水管,16环形水槽,17污水进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解说本实用新型由曝气池1、待处理污水池7及连通的管路构成。其中,在曝气池1的下底有用卵石组成的承托层9,且污水进水管15、和反冲洗水管11、反冲气管12也设于承托层9中。在承托层9上面放置带有微生物的滤料,且在承托层之上的滤料层中设置有曝气布气系统10。由图可见,在布气系统10之至承托层间有一段“空间”,在实际工作时经布气系统10进入的气体将向上浮起,而不可能向下运动,因此这一段在实际工作时必然是一段适以可以进行反硝化反应的厌氧菌生存的缺氧段,而在布气系统10以上部分,则由于气体将向运动,这一部分必然是好氧段。在曝气池的顶部,设有锥台形的堰口2,在其外围是一环形的水槽16,在水槽16上设有出水管4。出水管4上用三通接有回水管5。而回水管5是与待处理水池7相互连通的。在待处理水池7上设有污水进管17,并设有水泵8和将待处理水引入曝气池1的水管。
本实用新型在作业时,是污水经底部进入曝气池1内,在进水压力的作用下经卵石承托层9向上运动进入到缺氧段13,并与滤料表面的微生物接触进行反硝化反应,所产生氮气或氨将浮溢出。当液体流至布气系统10之上部分后,即形成曝气并与滤料表面的好氧微生物产生作用,使有机物等碳源性污染物降解。经处理后的净水自堰口2的间隙流入水槽16内,并经管4流出。由于管4上有用三通连接的回水管15,因此部分经处理后的净水(其内带有微生物和已降解的碳源)会流入待处理水池7中,使池中的水带有一定量的微生物,同时可以使污水中碳/氮比发生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生物曝气滤池,包括承托层,滤料层,出水区,位于出水区上面的带有堰口的出水管,进水管,曝气管和布气系统,以及反冲洗供气管和反冲洗供水管,其特征在于曝气布气系统设置于承托层之的滤料层中,使曝气布气系统下面到承托层间有一段缺氧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曝气滤池,其特征在于在处理后的净水出水管上用三通连接有连通待处理污水池的回水管,且在回水管上设有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中的生物曝气滤池,特别是被处理污水是向上流动的上向流生物曝气滤池。本实用新型是将曝气布气系统设置于承托层之上的滤料层中,并在曝气布气系统下面到承托层间留有一段缺氧段。利用曝气池中的缺氧段使从下面流入的污水在经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充分进行反硝化反应,使污水中氮、磷等含量降低,污水流至曝气布气系统之上后即进入好氧段,同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充分得到处理。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处理后的净水出水管上用三通连接有连通待处理污水池的回水管,且在回水管上设有阀门。
文档编号C02F3/00GK2706465SQ0326321
公开日2005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邱熔处, 王刚 申请人:甘肃金桥水处理技术承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