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083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雨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景观化的雨水促渗处理及回用装置,可用于城镇居民区及旅游区等景观场地的雨污水处理及回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土地处理技术有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地下渗滤系统、湿地处理系统及地表漫流系统等。慢速渗滤系统适用于渗水性良好的土壤、砂质土壤及蒸发量小、气候润湿的地区。废水经喷灌或面灌后垂直向下缓慢渗滤,土地净化田上种作物,这些作物可吸收污水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通过土壤—微生物—作物对污水进行净化,部分污水蒸发和渗滤。慢速渗滤系统的污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优良,但投配负荷低,渗滤速度慢。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高效、低耗、经济的污水处理与再生方法。污水灌至快速渗滤田表面后很快下渗进入地下,并最终进入地下水层。灌水与休灌反复循环进行,使滤田表层土壤处于厌氧一好氧交替运行状态,依靠土壤微生物将被土壤截留的溶解性和悬浮有机物进行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但快速渗滤系统只适用于渗透性非常良好的土壤,如砂土、砾石性砂土、砂质砂土等。传统的地下渗滤处理系统是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0.5m深,藉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但也是要求该地层有良好渗透性。对于湿地处理系统,一则要有低洼的湿地及沼泽,二则不宜处理小流量污染汇水。对于渗透性差的土壤,单纯的地表漫流系统处理出水水质质量不高。传统的土地处理设施都有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技术说明为了克服传统土地处理设施应用局限性及强化土地处理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使土壤亚表层在满足良好渗透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对污染物过滤及消除能力,并使得处理设施景观化。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在土壤亚表层添加促渗介质,从而对土壤亚表层的渗滤作用进行强化,来提高其对雨污水的净化能力。促渗层距离母质层或地下水不低于1.2米,以防止污染地下水。促渗介质分为数层(通常不低于三层),每层为不同介质,总厚度不低于50厘米。使土壤亚表层在满足良好渗透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对污染物过滤及消除能力,促渗介质层的构建材料可以是砾石、卵石、钢渣、碎石等。介质层上部铺设壤土,用以植草绿化。在壤土和小碎石下部铺设土工布,防止顶部壤土流失。
促渗场是整个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应尽量平坦,坡度不超过5度。整个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通常由前处理结构、导流管网、分流面、促渗场、集水过滤明渠组成。收集径流污水首先经过一个简单的前处理结构(可以是沉淀池、蓄水池或油砂分离器等,其容积最好能存储汇水区所有水质处理量),后由导流管网系统进入分流促渗区。导流管网由多孔管组成,将径流均匀分布流入促渗场区,使其通过碎石层和土工布渗入土壤。导流与扩散管网络化,分流管数至少2-4个,分布长度决定于促渗场格局。雨污水经亚表层促渗处理后汇入集水渠时,水质得以提高,可回用。
该发明适合于比较小的汇水区域,如城镇居民小区或旅游区局部小区,一般小于6公顷;比较适合气候湿润区域。风沙较大的地区且地下水层单一且近地表的区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说明。
图1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促渗场平面。
图2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促渗场介质层构造示意。
图中,1.集水沟,2.沉淀池,3.干管,4.支管,5.促渗场,6.集水渠,7.已有暗渠,8.粗碎石层,9.钢渣层,10.埋集水支管卵石层,11.土工布,12.小碎石层,13.壤土层,厚200mm。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场院暴雨污染径流经由场院集流系统收集进入集水沟(1),后汇入地下沉淀池(2)。雨污水经沉淀后由泵提水,通过干管(3)、支管(4)的布水系统,分流入亚表层促渗场(5)。促渗净化后的出水先汇入集水渠(6),后流入已有暗渠(7)。整个促渗场依托地形而建,除沉淀池(2)处用泵提水外,从雨污水收集到后来净化出水,皆从高至低,靠重力自流。
图2中,促渗场坡度为2%,整个介质层有五层,从下至上分别是粗碎石层(8)50mm,厚100mm;钢渣层(9)20mm,厚100mm;埋集水支管卵石层(10)20-40mm,厚100mm;土工布(11),小碎石层(12)10-20mm,厚100mm;壤土层(13),厚200mm。
权利要求
1.一种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主要用于景观场地的雨水促渗处理及回用,其特征是主要由前处理结构、导流管网、促渗场、集水渠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前处理结构可以是沉砂池、蓄水池或油砂分离器等,其容积以能存储汇水区所有水质处理量为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导流管网由干管和支管组成,干管和支管均是多孔管,可以使径流均匀分布流入促渗场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促渗场亚表层添加了促渗介质,促渗层距离母质层或地下水不低于1.2米,以防止污染地下水,促渗介质分为数层(通常不低于三层),每层为不同介质,总厚度不低于50厘米,使土壤亚表层在满足良好渗透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对污染物过滤及消除能力,促渗介质层的构建材料可以是砾石、卵石、钢渣、碎石等,介质层上部铺设壤土,用以植草绿化,如需要,可以在介质层隔以土工布,防止介质材料或壤土流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集水渠有一定坡度,可使净化出水依重力自流。
全文摘要
一种景观草坪型雨污水亚表层促渗处理系统,可用于城镇居民区及旅游区等景观场地的雨污水处理及回用。本发明利用土地作为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在土壤亚表层添加促渗介质,对土壤亚表层的渗滤作用进行强化,来提高其对雨污水的净化能力。并在地表植草绿化,达到在对雨污水净化的同时美化景观。
文档编号C02F1/44GK1752027SQ20051009326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3日
发明者单保庆, 赵建伟, 尹澄清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