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菌共生生物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1252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藻菌共生生物转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藻菌共生生物转盘,属于城市污水或工业可生化废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早在1979年,山西大学生物系祝玉珂、谢淑琦发明了Φ2.4×2.0m藻菌转盘净化印染废水新技术,转速4转/分,水力停留时间4小时,两轴两级,水力负荷0.2米3/米2日,有机负荷4~44克BOD5/米2日,工艺流程是原水—格栅—一沉池—高位水箱—藻菌转盘—二沉池—出水。该藻菌转盘,以维尼纶滤布为盘片材料,每个盘片由6个椭圆形的瓣镶插构成,盘瓣长轴1.1米,短轴0.8米,盘瓣以7毫米的冷拔钢圈为骨架,外套维尼纶布袋,所制盘片多两个内表面,以利气体交换。该藻菌转盘除具有一般生物(指微生物)转盘的特点外,还具有耐高的PH,去氨氮能力强,处理后出水溶解氧高等优点,可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也可用于三级处理。不足之处是第一,应将一沉池改为水解池;第二,转速太高,不利于光暗作用;第三,盘片片距应在65毫米以上,才有利于光合作用;第四,盘片材料应采用立体弹性填料;第五,进水应喷洒在露出氧化槽水面之上的盘片上;第六,该装置应置于室外,白天靠阳光,晚上配灯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藻菌共生生物转盘,用于生活污水与工业可生化废水二级处理设备,其与一级强化水解工序相结合,形成又一生物处理新工艺,二级处理后达到三级处理的出水水质。藻菌共生生物转盘,包括电动机、皮带、皮带轮、减速机、联轴节、轴、转盘、氧化槽、出水槽、底阀和轴承座,转盘为多边形,最好为六边形,便于加工。轴长4~8米,轴为水平南北向,在轴上垂直固定安装多边形转盘若干个,其转盘间距50~100毫米,在多边形的每一梯形内,平行底边系挂立体弹性填料若干条,转速为0.1~1.0转/分,转盘逆时针旋转。
藻菌共生生物转盘,是活性藻类法中的一种,它填补了生活污水与工业可生化废水处理工艺的一大空白。通过藻类的增殖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污水与废水中碳、氮、磷得到去除,从而使污水或废水变成好水,出水达到GB3838-2002IV类水质(CODcr、BOD5、T-N、T-P)。


图1为藻菌共生生物转盘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藻菌共生生物转盘,包括电动机1、皮带2、皮带轮3、减速机4、联轴节5、轴6、转盘7、氧化槽8、出水槽9、底阀10和轴承座12,转盘7为六边形。轴长4~8米,轴6为水平轴南北向,在轴上垂直固定安装六边形转盘7若干个,其转盘间距50~100毫米,在六边形的每一梯形内,平行底边系挂立体弹性填料11若干条,线速度为0.01884~0.1884米/秒,转盘逆时针旋转。
藻菌共生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或工业可生化废水的基本原理是有机污染物与营养物,由厌氧、兼性与好氧细菌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氨氮或硝酸盐氮和磷酸盐磷,而藻类则利用这些物质,以阳光或灯光为能源,经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藻类自身的细胞物质,并释放出氧气,供好氧细菌继续氧化有机物之用。当转盘逆时针旋转进入氧化槽8水下后,在光暗条件下则进行藻类裂殖;当转盘缓慢从氧化槽8水下转出水面后,立体弹性填料11上附着的藻类物质有一个逐步适应并接受光的诱导期,然后藻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如此往复循环就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可生化废水中的有机碳与营养物质被去除,使从出水槽排除的水达到了排放标准。对于氧化塘、藻膜滤池来说,一个周期要24小时,而在藻菌转盘上,一个周期慢则10分钟,快则1分钟,因此效率大大提高。轴6为水平轴,南北向安装,有利于阳光的照射,促进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转盘与转盘之间的间距,也是利于阳光(白天)或灯光(晚上)照射。处理后的污泥则从底阀10清除。
权利要求1广种藻菌共生生物转盘,包括电动机(1)、皮带(2)、皮带轮(3)、减速机(4)、联轴节(5)、轴(6)、转盘(7)、氧化槽(8)、出水槽(9)、底阀(10)和轴承座(12),其特征在于转盘(7)为多边形,轴长4~8米,轴6为水平轴南北向,在轴上垂直固定安装多边形转盘(7)若干个,其转盘间距50~100毫米,在多边形的每一梯形内,平行底边系挂立体弹性填料(11)若干条,线速度为0.01884~0.1884米/秒,转盘逆时针旋转。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藻菌共生生物转盘,其特征在于转盘(7)最好为六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藻菌共生生物转盘,包括电动机(1)、皮带(2)、皮带轮(3)、减速机(4)、联轴节(5)、轴(6)、转盘(7)、氧化槽(8)、出水槽(9)、底阀(10)和轴承座(12),转盘(7)为多边形,在轴上垂直固定安装多边形转盘(7)若干个。当转盘(7)逆时针缓慢旋转时,立体弹性填料(11)将附着在其上的藻类物质带出污水水面,与阳光或灯光进行光合作用,藻类物质释放出氧气;当藻类物质进入水中进行光暗反应,藻类裂殖。如此往复循环,从出水槽排除的水已经达到排放标准。
文档编号C02F3/10GK2811274SQ20052002232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2日
发明者胡培铎 申请人:胡培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