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箱式中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817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箱式中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新型涉及一种在污水回用中使用的污水处理设备,特别中水回用处理设备。
二.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中水处理设备均是采用分离式,全套的污水处理设备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在现场一一组装,各个处理块是相对独立的,设备之间不能相互利用,设备使用效率低,由于现场安装,从而使整套设备的占地面积也非常大,而且必需有专门的设备房间,组装时费时费力,且用户成本增加。
三.
发明内容
本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将成套的中水处理设备一体化结构,降低整套设备成本,使设备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
本新型采用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将污水处理设备集中在中水处理柜内,中水处理箱上带有触摸屏,其中中水处理箱包括有多功能组池、中水池、设备间,多功能组池由多级池子组成,多功能组池、中水池、设备间之间有挡板相隔,多功能组池由多级池子组成,其中多级池子之间通过阶梯式隔板相隔,阶梯式隔板的高度为从初级池至末级池依次高度降低的隔板,在初级池上有污水入水口,在中水池上有中水出水口,末级池上有中间水出水口,多功能池组中的每一级池子底部均开有排污口,在多功能池组中的次级池子内有生物一体化设备,设备间内有泵组、磁过滤器、生物活性碳吸附器、中水回用泵、集水井,各个排污口与排污总管相连,排污总管通入集水井,在出水总管上接有带阀门的反冲洗管,反冲洗管的另一端分别接到磁过滤器和生物活性碳吸附器中,控制系统中的PLC为带RS485通讯接口,并与触摸器上的通讯接口相连。多功能组池的总容积大于日污水处理总量的20%多功能组池至少由四级池子组成。设备间上有可开启的门。
采用如上结构,使向用户输送中水的设备真正成为一体化的中水处理设备,由于采用独特的厢式一体化结构比普通设备的占地面积节约45%以上,且不需要专门的泵房和设备间,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土建和安装等费用,同时由于采用多功能池组,且多级池子之间通过阶梯式隔板相通,阶梯式隔板的高度为从初级池至末级池依次高度降低的隔板,使污水通过隔板由高向低自动流到下一级池中,随着水向下一级池中的流动,完成了水沉淀的处级处理,从而省去了已有技术中通过多个分离池,并且需要提升泵才能完成的工作,节省了不必要的设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设备的运营费用,在中水处理箱上安装触摸屏,可直接控制设备,极大方便了使用者。
四.

图1为本新型外形图图2为图1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路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将图1剖去顶面和前面的部分剖视图,将污水处理设备集中在中水处理箱28内,中水处理箱28上带有触摸屏27,其中中水处理箱28包括有多功能组池13、中水池4、设备间10,多功能组池13、中水池4、设备间10由挡板11相隔,本实施例中多功能组池13由6级池子组成,其中多级池子之间通过阶梯式隔板12相隔,阶梯式隔板12的高度H为从初级池14至末级池15依次高度降低的隔板12,在初级池14上有污水入水口23,在初级池14上的污水入水口23处可放置过滤网(图中未示),可将初级杂质过滤掉,中水池4的粗水端直接与中水回用泵20相通,在多功能组池13的末级池15上有中间水出水口24,多功能组池13中的每一级池子底部均开有排污口25,在多功能组池13中的次级池子内有生物一体化设备(图中未示),设备间10内有泵组、磁过滤器5、生物活性碳吸附器3、中水回用泵20、集水井18,各个排污口与排污总管26相连,排污总管26通入集水井18中,在出水总管22上接有带阀门的反冲洗管6,反冲洗管6的另一端分别接到磁过滤器5和生物活性碳吸附器3中,控制系统中的PLC为带RS485通讯接口,并与触摸屏27上的通讯接口相连。多功能组池13的总容积大于日污水处理总量的20%,多功能组池13至少由四级池子组成。设备间10上有可开启的门29。
污水通过入水口23进到多功能组池13中的初级池14,然后通过隔板12流入到下一级池中,在次级池中有生物一体化设备,污水最后流到多功能组池13中的末级池15,在末级池15的出水口24处接有加压泵19,水通过加压泵19的出水管流入瓷过滤器5,再通过出水管1流入生物活性碳吸附器3中,生物活性碳吸附器3的出水管2与中水池4连接,中水回用泵20的进水管(图中未示)与中水池4连接,中水回用泵20的出水管口与出水总管22连接,带阀门的反冲洗管6也连在出水总管22上,当开启反冲洗管6的阀门,中水便通过反冲洗管6流入磁过滤器5和生物活性碳吸附器3中,从而完成磁过滤器5和生物活性碳吸附器3的冲洗工作,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反冲洗管6的阀门处于关闭的状态。控制系统21中使用带RS485通讯接口的PLC,并与触摸屏27上带的RS485通讯接口相通,中水处理箱28上有可开启的门29,其上安有可控制控制系统的触摸屏27。在中水处理箱28内安装有排风扇9和照明灯8,排风扇9可将箱体内的热空气排到设备外面,从而降低设备内的温度,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加压泵19、中水回用泵20、控制系统21、消毒液投放装置7、集污井18、安装在设备间10里,各个排污口连接到排污总管26,排污总管26连接到集污井18,排污泵30安装在集污井18中,排污泵30的出水管与用户下水管道(图中未标)连接。
图3为本新型控制系统的电路控制图,图4为PLC接口对应图,其中PLC可编程控制器上带有RS485通讯口,将该接口与触摸屏27上的RS485通讯接口相连,从而保证通过触摸屏27即可完成对控制系统的操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其中触摸屏27为带有RS485通讯接口和一个以太网口(LINK)的触摸屏。同时还可通过触摸屏的以太网口实现远程监控。照明灯的电源线上接有开关SP,排风扇在泵启动时工作,1KM、2KM为加压泵的启动接触器,3KM、4KM为中水回用泵的启动接触器,5KM为排污泵的启动接触器;1FR、2FR、3FR、4FR为热继电器,G310为触摸屏,MB为给触摸屏供电的开关电源,S为照明灯,T为排风扇。
面为PLC接口对应图
权利要求1.一种智能箱式中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设备集中在中水处理箱内,中水处理箱上带有触摸屏,其中中水处理箱包括有多功能组池、中水池、设备间,多功能组池、中水池、设备间之间有挡板相隔,多功能组池由多级池子组成,其中多级池子之间通过阶梯式隔板相隔,阶梯式隔板的高度为从初级池至末级池依次高度降低的隔板,在初级池上有污水入水口,在中水池上有中水出水口,末级池上有中间水出水口,多功能池组中的每一级池子底部均开有排污口,在多功能组池中的次级池子内有生物一体化设备,设备间内有泵组、磁过滤器、生物活性碳吸附器、中水回用泵、集水井,各个排污口与排污总管相连,排污总管通入集水井,在出水总管上接有带阀门的反冲洗管,反冲洗管的另一端分别接到磁过滤器和生物活性碳吸附器中,控制系统中的PLC为带RS485通讯接口,并与触摸器上的通讯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箱式中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功能组池的总容积大于日污水处理总量的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箱式中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功能组池至少由四级池子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箱式中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间上有可开启的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箱式中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间内有照明和排风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箱式中水处理设备,处理设备集中在中水处理箱内,中水处理箱上带有触摸屏,其中中水处理箱包括有用挡板相隔开的多功能组池、中水池、设备间,多功能组池由多级池子组成,其中多级池子之间通过阶梯式隔板相隔,设备间内有泵组、磁过滤器、生物活性炭吸附器、中水回用泵、集水井,各个排污口与排污总管相连,在出水总管上接有带阀门的反冲洗管,控制系统中的PLC为带RS485通讯接口,并与触摸器上的通讯接口相连。这种设备降低整套设备成本,使设备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
文档编号C02F1/00GK2892835SQ20052014665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池学聪, 潭红全 申请人: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