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7007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回收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特别是用于小型制革企业污水杂质处理的回收炉。
背景技术
以往,制革企业由于大部份是小型企业,无力处理污水杂质,大型的环保设备与设施对于小企业来说承受不起昂贵的费用。虽然有这方面的创新设备,小型化,成本低,结构简单,包括上炉体、下炉体,两者之间活动配合,下炉体上设置有入口,上炉体上设置有冷却水出口、空气出口与弯头形状的蒸汽收集器,而且在入口处安装有进口阀门,在下炉体下部四周与底部安装有调压电热温控发热器。其作用是把制革企业生产时排出的污水杂质,从入口处进入炉体,通过电热发热器使污水蒸发,运行一段时间后吊装上炉体,从下炉体内去除杂质,但存在污水蒸发速度不够快,不能从外面窗口直接观察炉体内的情况,不能从下炉体随时排出杂质,每次排渣都要起吊上炉体,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回收炉,更加完善污水杂质处理设备的结构,更加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回收炉,包括下炉体(1)、上炉体(2),两者之间活动配合,下炉体(1)上设置有入口(3),上炉体(2)上设置有冷却水出口(6)、空气出口(7)及弯头形状的蒸汽收集器(8),在入口(3)上安装有进口阀门(11),在下炉体(1)下部四周与底部安装有调压电热温控发热器(5),其特征是a、下炉体(1)底部是纵向截面为抛物线形状,抛物线开口处作为炉脚;b、在上下炉体(2)(1)内安装有气管(10),该气管(10)伸出上炉体(2)外与鼓风机(9)连通且安装有阀门(13);c、在下炉体(1)入口(3)处上方安装有透明刻度窗口(14)。
所说的下炉体(1)上还设置有出口(4),其上安装有出口阀门(12)。
所说的下炉体(1)底部纵向截面形状也可制成为波纹形状或台阶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炉体内装有气管且与鼓风机连通,从而加快污水蒸发速度;由于在下炉体上装有透明刻度窗口,从而便于观察炉体内蒸发情况;由于下炉体底部是纵向截面为抛物线形状或波纹形状或台阶形状,增加受热面积,也是加快蒸发速度;由于在下炉体下部装有出口,便于随时排出杂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参照图1,1-下炉体、2-上炉体、3-入口、4-出口、5-调压电热温控发热器、6-冷却水出口、7-空气出口、8蒸汽收集器、9-鼓风机、10-气管、11-进口阀门、12-出口阀门、13-阀门、14-透明刻度窗口。如图示,在原有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下炉体(1)底部纵向截面制成抛物线形状,抛物线开口处作为整个炉体的伸出脚,增加受热面积;在炉体内安装有气管(10)且伸出上炉体(2)外与鼓风机(9)连通,使空气从炉体内腔往上排出,带动蒸汽加速向上运动,气管(10)与鼓风机(9)连接处装有阀门(13),便于控制气流的大小;为了便于观察下炉体(1)内的情况,设置有透明刻度窗口(14),用玻璃制成并刻上标尺;为便于随时排杂质,则在下炉体(1)下部装有出口(4)且装有出口阀门(12),上炉体(2)与下炉体(1)的活动配合是为了对下炉体(1)内部修理与需彻底清理沉积下来的杂质时,则起吊上炉体(2);下炉体(1)底部也可制成波纹形状或台阶形状,目的也是增加底部的受热面积,加快蒸发速度。
权利要求1.回收炉,包括下炉体(1)、上炉体(2),两者之间活动配合,下炉体(1)上设置有入口(3),上炉体(2)上设置有冷却水出口(6)、空气出口(7)及弯头形状的蒸汽收集器(8),在入口(3)上安装有进口阀门(11),在下炉体(1)下部四周与底部安装有调压电热温控发热器(5),其特征是a、下炉体(1)底部是纵向截面为抛物线形状,抛物线开口处作为炉脚;b、在上下炉体(2)(1)内安装有气管(10),该气管(10)伸出上炉体(2)外与鼓风机(9)连通且安装有阀门(13);c、在下炉体(1)入口(3)处上方安装有透明刻度窗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回收炉,其特征是所说的下炉体(1)上还设置有出口(4),其上安装有出口阀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说的回收炉,其特征是所说的下炉体(1)底部纵向截面形状也可制成为波纹形状或台阶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特别是用于小型制革企业污水杂质处理的回收炉。其特征是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将下炉体(1)底部纵向截面制成抛物线形状,抛物线开口处作为炉脚;在上下炉体(2)(1)内安装有气管(10),该气管(10)伸出上炉体(2)外与鼓风机(9)连通且安装有阀门(13);在下炉体(1)入口(3)处上方安装有透明刻度窗口(14)。使整体结构更加完善,使污水处理速度加快,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合小型制革企业对在生产中排出的污水杂质进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处理。
文档编号C02F1/02GK2926191SQ20062010552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5日
发明者蒋加顺 申请人:蒋加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