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316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矿库渗流式回水井,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干法赤泥 堆场或干法尾矿库的渗流式回水井。
背景技术
当赤泥或其他尾矿的含水率为50%左右时,即液固比为1: 1。赤泥的颗粒 细,附液量小,且颗粒悬浮于附液中,难以出现澄清水。当在尾矿排放干法堆 场时,其随着库区底面的坡度流到回水井时,稠度依然很大,不能形成澄清水 液面,所以要求回水井不但能回不能澄清的尾矿中的水,并且随着尾矿面的升 高,回水井一直能起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适应于干法尾矿堆场的干法 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目的是解决干法尾矿堆场的回水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 一种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 水井,其结构为采用带孔钢管作为井身,在井身外侧加设加劲肋,井身外侧分 层堆置由石子形成的排水层,井身下端连接井基础,井基础与水平管路相连。 所述的井身是由多段带孔钢管连接而成,相邻两段钢管经法兰盘连接。 所述的带孔钢管位于下端的钢管高度大于位于其上部的钢管高度。 所述的排水层为多段式结果,相邻排水层之间经砂垫层连接。 所述的砂垫层的坡度为l: l一3。
所述的砂垫层的厚度为350-600 mm。 所述的每段排水层高度为2-5m左右。
所述的三层不同粒度的石子层结构为每段排水层是由三层不同粒度的石子 层构成,位于下部的石子层的石子粒度大于位于其上部的石子层的石子粒度。
所述的外侧第一层是粗砂,厚度为0.3—0.6m;第二层是砾砂,厚度为0.3 一0.6m;第三层是碎石,最小厚度为0.3—0.8m。
所述的排水层的坡度为l: 1.2—2。
所述的加劲肋的间距为0.6-1.5 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渗流式回水井不但可收集尾矿中附液,而且还可及时地排走堆场 雨水。其有效的收集"干法"尾矿中的附液,回水质量澄清,不会在钢管壁上 出现结疤现象。其分段建设,可减少大量风荷载对回水井的作用,可节约建设 成本,并且加高过程简单,便于现场施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解决了干法尾矿堆场的回水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身;2、钢管肋;3、排水层;4、砂垫层;5、水平管路;6、井 基础;7、法兰盘;8、赤泥或其他尾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 受实施例所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的结构和施工过程如下-
井身1采用带孔的钢管制成,它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分段式的结构。如果 是分段式结构的井身1,井身1首段建设的高度略高于初期坝的坝高。另外,井
身1外侧每隔0.6-1.5m加设加劲肋2 ,设加劲肋2为了防止井身1在上面有大 面积堆载时发生屈曲现象,相邻两段钢管之间采用法兰盘7连接,井身1下端 连接耐碱混凝土的井基础6,井基础6与水平管路5相连,将渗水收集并汇至回 水泵房,然后井身1外侧分层堆置由不同粒度石子形成的排水层3。
所述的排水层3可以是由三种不同粒径的石子层构成,石子粒径由外层向里 层是逐层变粗的。外侧第一层是粗砂,厚度为0.3—0.6111,作用是防止赤泥颗粒 进入排水层;第二层是砾砂,厚度为为0.3—0.6m,作用是防止粗砂颗粒进入下 一层的过渡层;第三层是碎石,最小厚度为0.3—0.8m,作用是形成孔隙,将孔 隙水压力降为O,形成自由水,汇至回水井。由于石子是松散颗粒,必须以一定 的坡度堆置才能稳定,不发生滑移的现象。因此碾压后的石子最终形成的坡度 为l: 1.2—2,即排水层3的坡度。排水层3每段作2-5m左右,若一次作的太 高,则材料浪费的太大,还占用库容。三种不同粒径的石子3中每层石子必须 保证一定厚度。
随着赤泥堆场或尾矿堆场的升高,渗流式回水井也不断加高。加高时共分三 步①带孔钢管上部分次加设带孔的钢管1,但管段长度适当减小。相邻钢管之 间采用法兰盘7连接,管段长度以1 2个人能搬运为宜;②挖出渗流式回水井 的顶面附近的赤泥或尾矿8,其最大直径大小与三种不同粒径的石子3的直径相 同,以l: 1—3的坡度向下挖,其厚度为350-600mm,这样的坑中作砂垫层4,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取出软弱的土层,防止软弱土变形破坏排水层结构,而且 在分层碾压形成砂垫层4时,大量的变形已被消减,另外砂垫层4有分散上部堆石压力的作用;③上一段排水层的三种不同粒径的石子层的做法与下面三种不同粒径的石子层的做法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结构为采用带孔钢管作为井身,在井身外侧加设加劲肋,井身外侧分层堆置由石子形成的排水层,井身下端连接井基础,井基础与水平管路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 身是由多段带孔钢管连接而成,相邻两段钢管经法兰盘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孔钢管位于下端的钢管高度大于位于其上部的钢管高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 水层为多段式结果,相邻排水层之间经砂垫层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 垫层的坡度为1: l一3。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 垫层的厚度为350-600 mm。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 段排水层的高度为2-5m左右。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 段排水层是由三层不同粒度的石子层构成,位于下部的石子层的石子粒度大于 位于其上部的石子层的石子粒度。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 层不同粒度的石子层结构为外侧第一层是粗砂,厚度为0.3—0.6m;第二层是砾砂,厚度为0.3—0.6m;第三层是碎石,最小厚度为0.3—0.8m。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 水层的坡度为1: 1.2—2。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堆场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 劲肋的间距为0.6-1.5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矿库渗流式回水井,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干法赤泥堆场或干法尾矿库的渗流式回水井。其结构为采用带孔钢管作为井身,在井身外侧加设加劲肋,井身外侧分层堆置由石子形成的排水层,井身下端连接井基础,井基础与水平管路相连。本实用新型渗流式回水井不但可收集尾矿中附液,而且还可以及时地排走堆场雨水。其有效的收集“干法”尾矿中的附液,回水质量澄清,不会在钢管壁上出现结疤现象。其分段建设,可减少大量风荷载对回水井的作用,可节约建设成本,并且加高过程简单,便于现场施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解决了干法尾矿堆场的回水问题。
文档编号C02F11/00GK201074205SQ20072001371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7日
发明者乔英卉, 贾瑞学, 邱通国 申请人: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