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586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一种以人工湿地为主的结合各种处理方式的综 合污水处理系统,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自1804年英国人最早应用沉淀、过滤工艺作为集中式水处理厂,1884年美国人 发明了混凝、沉淀、过滤、氯消毒工艺,沿用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虽然人类在净水处 理方面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提高,但是生活用水的处理工艺却基本上依然如故,本质上没有 更新和突破。然而处理对象的水源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百年前的水源由于工业、农业不 发达,水体不受污染。而几十年来,现代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化工工业突发猛进,工业废 水排放,农业化肥、农药的流失,生活污水的污染等,对水源水受污染程度日益严重,使 得传统水处理工艺难以保证优良水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污 水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相比,具有净化效果好、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 系统配置可塑性强、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工程基建和运行费用低、出水具有一定生物安 全性、生态环境效益显著、可实现污水资源化等特点,正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关注。其 缺陷是占地面积大,并且易于出现堵塞等问题,不适宜污染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
为减少进入人工湿地的污染负荷,提高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适应范围,对于有条件的 地方,还可以利用自然湿地条件对湿地进行改造,适应于较高浓度污水的处理,并且不需 要另行占用土地资源。减少污水浓度可以通过前处理工艺实现,例如好氧生化、厌氧生化、 机械分离、絮凝沉淀等等,对于这些方式,需要考虑不同场所的适宜条件,例如成本、场地、维护、污水排放量的稳定性等等,在可以的情况下,选择费用最低的前处理方式。
好氧生物方法对有机污染物质的去除比厌氧处理方法更迅速、彻底,虽然需要消耗更 多的能量,但仍然是污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好氧生物方法大体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 法两种,两者的区别是活性污泥法中的好氧微生物在污水中以污泥的形式呈悬浮态生长, 而膜法微生物则固着在设置的填料上生长,。这两种好氧方法各有优缺点,且都有较长的 发展历史,总体看来,前者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需较低的基建投资,但操作较 复杂,更多地用于较大水量的场合而后者更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带来的冲击负荷,操 作也较简单,从而更多地用于较小的水量或微污染水.的处理中。是很粗略的,在实际工 程中,好氧方法优劣的比较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 统,该系统所需的占地面积小,可以处理浓度比较高的污水,并且处理费用相对比较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水解池、 活性污泥池、二沉池和人工湿地,所述缺氧水解池的出水接入所述活性污泥池,所述活性 污泥池的出水接入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接入所述人工湿地。
本发明采用了多种工艺的组合,先通过缺氧水解池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于好氧生 化的小分子有机物,由于污水在集水过程的氧消耗,这种缺氧水解易于实现了和调控运行 参数,并且不会产生异味溢出,然后通过所述活性污泥池好氧生化,将小分子的有机物进 一步分解为无机物和水,经在二沉池沉淀后,水进入人工湿地进行多种形式生物处理,由 于在人工湿地前进行了水解和好氧处理,极大地减少了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利于提高 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提高出水的净化程度。另外,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应于 较高浓度的污水的处理。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l,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水解 池2、活性污泥池4、 二沉池5和人工湿地6,所述缺氧水解池的出水接入所述活性污泥池, 所述活性污泥池的出水接入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接入所述人工湿地。
所述缺氧水解池前面可以设有机械格栅l,以消除杂物。
所述缺氧水解池底部可以设有刮污泥装置9,用于将污泥刮到池底的集泥槽内,通过 连接集泥槽的污泥泵将污泥抽出来。所述污泥泵的排放管道连接污泥浓縮池8,以便污泥 的后续处理。
所述活性污泥池底部设有曝气器3。
所述二沉池的底部呈倒锥台形,污泥出口连接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输出管道接入所 述的污泥浓縮池。
所述二沉池的污泥出口还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所述的活性污泥池,向活性污泥池回流污泥。
所述人工湿地的基质可以采用砂土混合料、碎石、沸石、石灰石、煤渣、钢渣、高炉 渣、碎石、陶粒、瓜子片及卵石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人工湿地的植物可以采用适宜于本地环境条件和污水处理需要的适宜植物,例如 芦苇、美人蕉、香蒲、灯心草、芦竹、香根草等。
所述人工湿地可以利用现有的洼地、水塘等现有湿地条件,经过底面防渗处理后形成, 以避免污水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
所述人工湿地内还可以养殖有蚌类,以便消除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所述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折流结构,其出水处设有贮水池7。
所述人工湿地内可以设有水平回流隔板或隔墙,以便形成回流,延长水流路径,并在
6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反应区域。
所述贮水池设置在人工湿地的水流末端,以便收集经过湿地净化后的污水,池内设有 潜水泵,以便将水打出,进行循环利用。
通过前处理后,可以大幅提高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表面水力负荷,减少人工湿地的占 地面积,降低污水处理工程投资费用,并且这种人工湿地本身的效率高,水流方式合理, 也有助于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果,对于生活污水以及其他类似的混合污水,经过本 系统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缺氧水解池、活性污泥池、二沉池和人工湿地,所述缺氧水解池的出水接入所述活性污泥池,所述活性污泥池的出水接入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接入所述人工湿地。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缺氧水解池前面设有机械格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缺氧 水解池底部设有刮污泥装置,并设有能够将池底污泥槽中的污泥抽出的污泥泵,所述污泥 泵的排放管道连接污泥浓缩池。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活性 污泥池底部设有曝气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二沉 池的底部呈倒锥台形,污泥出口连接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输出管道接入所述的污泥浓縮 池。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二沉 池的污泥出口还通过管道和泵连接所述的活性污泥池。
7. 如权利要求l、 2、 3、 4、 5或6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是所述人工湿地的所述人工湿地的基质为下列物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任意 比例混合砂土混合料、碎石、沸石、石灰石、煤渣、钢渣、高炉渣、碎石、陶粒、瓜子 片和卵石。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工 湿地内设有水平回流隔板或隔墙。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工 湿地内还养殖有蚌类。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C水 池设置在人工湿地的水流末端,池内设有潜水泵,并设有连接人工湿地进口端的水回流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人工湿地为主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缺氧水解池、活性污泥池、二沉池和人工湿地,所述缺氧水解池的出水接入所述活性污泥池,所述活性污泥池的出水接入所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接入所述人工湿地,所述缺氧水解池底部设有刮污泥装置,所述活性污泥池底部设有曝气器,所述人工湿地采用水平折流结构,其出水处设有贮水池。本发明结构简单,工艺合理,通过缺氧水解池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易于好氧生化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所述活性污泥池和二沉池使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减少,并提高水中的含氧量,改善人工湿地内的生化过程,由此可以有效地处理较高浓度的污水,获得良好的净化效果。本发明适应于较高浓度的污水的处理。
文档编号C02F3/32GK101585637SQ20081011215
公开日2009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0日
发明者陈光亮 申请人:海斯博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