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组件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735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膜组件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膜组件的生物滤池,属于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由碎石、陶粒等作为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 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污水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后, 变成处理水,由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生物滤池出水必须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而二 沉池增加了经济成本,使设备的占地面积增大,延长了出水时间且处理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生物滤池需要配备二沉池造成的增加经济成本和占地面积的不足, 提供一种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的膜组件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膜组件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填料和膜组件,膜组件安装在池体底部,池体内在膜组件的 上方设有带孔承托板,池体上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分布有喷水头,池体内在承托板以上 设有填料,进水管埋入填料的上层,进水管上的喷水头伸出填料,池体下部设有伸入膜组件 内部的出水管。
膜组件由框架和无纺布构成,框架呈圆柱型,无纺布包裹在框架的外围。 填料层至少由碎石和陶粒的一种构成。
本实用新型上部为布水系统、中间填充填料、下部为膜组件过滤系统,运行时污水在重 力作用下自上而下向下渗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黏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 降解,从而得到净化。净化后的处理水经膜组件过滤后,实现固液分离,排出滤池。无需二 沉池,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和处理成本,提高了出水效率,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管理。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支架,3、填料,4、进水管,5、喷水头,6、膜组件,7、出水管, 8、承托板,9、排泥管,10、框架,11、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膜组件生物滤池主要包括池体1、填料3和膜组件6,膜组 件6通过池体1底面上的支架2安装在池体1的底部,池体1内在膜组件6的上方设有带孔 承托板8,池体1的上部设有进水管4,进水管4上分布有喷水头5。池体1内在承托板8的 上部设有填料3,进水管4埋入填料3的上层,进水管4上的喷水头5伸出填料3。填料3由 碎石、陶粒或两者混合构成。池体1的下部两侧均设有伸入膜组件6内部的出水管7。池体1 的底部还设有排泥管9。池体1呈矩形,以混凝土构造。承托板8采用PVC穿孔板。
膜组件6由铝合金框架10和无纺布11构成,框架10呈圆柱型,无纺布11也可用丝绢 代替。无纺布11包裹在铝合金框架10的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过程是
污水由进水管4进入,采用固定式布水系统,通过喷水头5喷洒在填料3上。污水在重
3力作用下,以水滴的形式向下渗沥,流过填料3时,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细菌附着在填 料表面上,微生物便在填料表面大量繁殖,形成生物膜。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中的 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污水称为处理水。处理水透过承托板8向下流 动,浸没膜组件6。处理水通过膜组件6的过滤作用,实现固液分离。处理水通过无纺布ll 进入内部,最后由伸入膜组件6内的出水管7排出。污泥则由池体1底部的排泥管9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 无需二沉池,在池体内即可对处理水进行固液分离。
2. 减少设备整体占地面积。
3. 提高出水效率。
4. 减少水处理成本。
5. 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管理。
权利要求1. 一种膜组件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填料和膜组件,其特征是膜组件安装在池体底部,池体内在膜组件的上方设有带孔承托板,池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分布有喷水头,池体内在承托板以上设有填料,进水管埋入填料的上层,进水管上的喷水头伸出填料,池体下部设有伸入膜组件内部的出水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组件生物滤池,其特征是所述膜组件由框架和无纺布构成,框 架呈圆柱型,无纺布包裹在框架的外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组件生物滤池,其特征是所述填料至少由碎石和陶粒的一种构 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膜组件生物滤池,该膜组件生物滤池包括池体、填料和膜组件,膜组件安装在池体底部,池体内在膜组件的上方设有带孔承托板,池体的上部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分布有喷水头,池体内在承托板以上设有填料,进水管埋入填料的上层,进水管上的喷水头伸出填料,池体下部设有伸入膜组件内部的出水管。本实用新型上部为布水系统、中间填充填料、下部为膜组件过滤系统,运行时污水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向下渗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黏附在填料上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得到净化。净化后的处理水经膜组件过滤后,实现固液分离,排出滤池。无需二沉池,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和处理成本,提高了出水效率。
文档编号C02F3/12GK201284264SQ2008200276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日
发明者张成禄, 程文静, 窦广玉, 冉 赵, 平 鹿 申请人:冉 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