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9211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能够实现无 害化生产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背景技术
名词解释BI0-BL0K:生物包,即生物过滤器生物媒质的最小组成单位。
由于天然水域水体的污染,使得可供养殖使用的水源越来越少,养殖注水 越来越困难。传统的通过注排水调节水质的方法基本无法实施,水产养殖更多 地依赖于池塘生物链的自我净化。而养殖池塘因连续多年饲养,自身排泻物污 染,底泥淤积,池塘老化,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加,蓝、绿 藻类、病原性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大量繁殖,病害严重。水产品的产 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养殖效益下降。
传统集约化养殖的粪便污水排放等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致使水体中有益
生物减少,有害生物大量繁殖,鱼虾等水生食品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同 时,由于水体污染,水产食品动物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富集,水产食品 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工厂化水产养殖是渔业发展的新方向,目前常见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处理 系统包括沉淀池、曝气池、生物滤池、过滤器、消毒装置、增氧设备等处理系 统,这种系统流程较长、构筑物较多、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较高、水处理的 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养殖废水经过处理 后再循环投入使用,实现了水产养殖的无害化生产,既能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 产生的不利影响,又能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具有工艺环节简单、所 需水处理设备少优点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 一种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 统,包括有臭氧处理系统、机械过滤系统、生物过滤系统、液氧转换系统和氧 气饱和系统,上述各系统之间通过输气管道或输液管道相联通;利用臭氧处理 系统对鱼池排出的养殖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和消毒处理;再经过机械过滤系统 把鱼粪等固体废物沉淀和分离,使固体废物在溶解至水中之前即被除去,然后通过与曝气池相联通的空气扩散器,使处理过的水与空气接触,进行曝气处理, 排出水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溶入氧气,以活化气体;随后,水流进入生 物过滤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特别是氨氮类物质;通过液
氧转换系统将氧气罐内的液态氧转化成为气态氧,氧气进入氧气饱和器进行输 氧终端的液气混合,将水中的二氧化碳、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降低到标 准范围内,同时补充水中的溶氧度,然后通过输水管路将超饱和状态的养殖水
传送至鱼池系统。
所述臭氧处理系统是包括有臭氧发生器,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臭氧对
养殖水进行消毒和调节的用量指标, 一般情况下恒定在300 350MV范围内,液 态的氧气经过液氧转换器转换成气态的氧气,然后通入臭氧发生器,通过电晕 放电法使氧气转换成臭氧,之后臭氧通过特制软管与水泵打出的水于臭氧混合 器里充分混合形成臭氧水,最后臭氧水直接通入鱼池出水管,对鱼池出水进行 消毒、氧化有机物,使水质得到彻底、快速的处理。
所述机械过滤系统有粗过滤系统和精处理系统,采用旋转带式过滤器和曝 气池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去除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所述粗过滤系统是养 殖池中的养殖水通过管道系统首先进入机械过滤进行初步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分 离,旋转带式过滤器采用的是滤布去除过滤工艺,滤布是用金属丝制成,孔径 为60um,去除粒径小于30 100um的固体悬浮物质;所述精处理系统采用曝 气池,该过程主要是在曝气池中进行,曝气池通过管道与空气扩散器相联通, 主要是用于去除30iim以下的固体颗粒以及一些可溶性的物质,吸附作用使气 泡表面的溶质浓縮,清除在液体表面上形成的泡沫,即可除去被浓縮的物质。
所述生物过滤系统的生物模块由200媒介的BIO-BLOK组成,它的特殊表面 口J以达到200m7m1,系统活跃时能够增加到310 m7m',为各种有益菌的附着生 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在生物过滤前的曝气环节,利用鼓气充气的方式使水中 的溶解氧的含量大大提高,满足了生物处理有益菌如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以 及芽孢杆菌等对氧的需求;同时,曝气过程可以清除水中过多的二氧化碳,调 节了循环水的pH值,使pH值上升0.05 0.2,保证了水体pH在有益菌生命活
动需要的适宜范围内,通过这两项的处理保证了生物处理的高效运行。
所述液氧转换系统包括有液气转换器,液氧使用液氧罐进行储存,通过液气 转换器将液氧转换为气态氧,再通过输气管路传送至氧气饱和系统,整个系统 采用液氧进行增氧并结合使用氧气饱和器进行输氧终端的液气混合,使用的液 氧含氧99. 9%。所述氧气饱和系统主要有氧气饱和器,是将从液氧转化器中的氧气进行养 殖水与氧气的充分混合,经过混合后的养殖水处于一种超饱和状态,使溶氧水
平可以达到17 20mg/L,并通过输水管路将超饱和状态的养殖水传送至鱼池系
统。 .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个系统中,养殖用水24小时循环处理,能够做到 将养殖废水经过处理后又再次投入养殖池内使用,每天换水率仅为3%;具有动 态水养殖的水温恒定和水质良好等优点,也具备静态水养殖耗水量低的优点。 设备产生的热量基本足够渔场的保温,节省能量;通过机械过滤系统和生物过
滤系统使养殖废物得到回收,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减少了养殖废物
对环境的影响;本发明能够实现水产养殖的零排放,水体环境实现了无病原、 无废物残留、无污染,同时保持水体含氧量充足;在本发明所述的养殖环境中, 可以不使用渔药,解决了当前水产品药物残留的热点问题,是一种绿色环保、 节能、低成本的养殖水处理系统。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 一种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包括有臭氧处理系统、机械过滤 系统、生物过滤系统、液氧转换系统和氧气饱和系统,上述各系统之间通过输 气管道或输液管道相联通。首先,利用臭氧处理系统对鱼池排出的养殖水进行 氧化还原反应和消毒处理;在臭氧处理系统工作时,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臭氧对养殖水进行消毒和调节的用量指标, 一般情况下恒定在300 350MV范围 内;液态的氧气经过液氧转换器转换成气态的氧气,然后通入臭氧发生器,通 过电晕放电法使氧气转换成臭氧,之后臭氧通过特制软管与水泵打出的水于臭 氧混合器里充分混合形成臭氧水,最后臭氧水直接通入鱼池出水管,对鱼池出 水进行消毒处理并氧化有机物,使水质得到彻底和快速的处理。
经臭氧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流迸入机械过滤系统,在机械过滤系统中通过 粗过滤系统和精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采用旋转带式过滤器和曝气池相结合的方 式有效去除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经过机械过滤系统把鱼粪等固体废物 沉淀、分离,使固体废物在溶解至水中之前即被除去,以减轻水处理设备的负 担,然后通过与曝气池相联通的空气扩散器,使处理过的水与空气接触,进行 曝气,排出水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溶入氧气,以"活化"气体;机械过滤系统的处理可以分两个步骤 一是粗过滤系统处理,养殖池中的养殖水通过 管道系统首先进入机械过滤进行初步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分离,初步分离使用的 是滤布去除,滤布是用金属丝制成,孔径为60 um的过滤工艺,去除粒径小于
30 100ym的固体悬浮物质。这种旋转带式过滤器具有适用性强、能耗低、占 地少、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其处理效果与水力负荷率、滤网孔径、颗粒含量、
反冲强度等参数密切相关,孔径越小,固形物含量越高,则水力负荷率越低;
二是精处理系统处理,主要是用于去除30y.m以下的固体颗粒以及一些可溶性 的物质,该过程主要是在曝气池中进行,吸附作用使气泡表面的溶质浓縮,清 除在液体表面上形成的泡沫,即可除去被浓縮的物质。
随后,水流进入生物过滤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特别 是氨氮类物质。生物过滤处理系统为细菌提供广阔的生长面积,对氨态氮进行 生物氧化,将其转化成低毒的硝酸盐而控制氨态氮的水平。生物过滤处理系统 中的生物模块由200媒介的BIO-BLOK组成,它的特殊表面可以达到200m7m3, 系统活跃时能够增加到310 m7m3,为各种有益菌的附着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在生物过滤前的曝气环节,利用鼓气充气的方式使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大大提 高,满足了生物处理有益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以及芽孢杆菌等)对氧的 需求;同时,曝气过程可以清除水中过多的二氧化碳,调节了循环水的pH值, 使PH值上升0. 05 0. 2,保证了水体pH在有益菌生命活动需要的适宜范围内。 通过这两项的处理保证了生物处理的高效运行。通过机械过滤系统和生物过滤 系统使养殖废物得到回收,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减少了养殖废物对 环境的影响。
接着,通过液氧转换系统中的液氧转换器将液态氧转化成为气态氧,液氧 转换系统不仅能充分地将液氧转换为气态氧,保证氧气的纯度,而且不造成氧 气的流失;液氧使用液氧罐进行储存,总储氧量达10吨,在满负荷生产时可维 持1个月的氧气供给;液氧转换系统采用的是液氧进行增氧并结合使用氧气饱 和器进行输氧终端的液气混合,使用的液氧含氧99.9%。液态氧气在此系统内转 化为气态,再通过输气管路传送至氧气饱和系统。
氧气进入氧气饱和系统中的氧气饱和器进行输氧终端的液气混合,进行养 殖水与氧气的充分混合,经过混合后的养殖水处于一种超饱和状态,溶氧水平 可以达到17 20mg/L;最终在把水中的二氧化碳、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 降低到标准范围内,同时补充水中的溶氧度,为养殖的产品提供优良的水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有臭氧处理系统、机械过滤系统、生物过滤系统、液氧转换系统和氧气饱和系统,上述各系统之间通过输气管道或输液管道相联通;利用臭氧处理系统对鱼池排出的养殖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和消毒处理;再经过机械过滤系统把鱼粪等固体废物沉淀和分离,使固体废物在溶解至水中之前即被除去,然后通过与曝气池相联通的空气扩散器,使处理过的水与空气接触,进行曝气处理,排出水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溶入氧气,以活化气体;随后,水流进入生物过滤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特别是氨氮类物质;通过液氧转换系统将氧气罐内的液态氧转化成为气态氧,氧气进入氧气饱和器进行输氧终端的液气混合,将水中的二氧化碳、亚硝酸盐、氨氮等有害物质降低到标准范围内,同时补充水中的溶氧度,然后通过输水管路将超饱和状态的养殖水传送至鱼池系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臭氧处理系统是包括有臭氧发生器,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臭氧对养殖水进行消毒和调节的用量指标, 一般情况下恒定在300 350MV范围内,液态的氧气经过液氧转换器转换成气态的氧气,然后通入臭氧发生器,通过电晕放电法使氧气转换成臭氧,之后臭氧通过特制软管与水泵打出的水于臭氧混合器里充分混合形成臭氧水,最后臭氧水直接通入鱼池出水管,对鱼池出水进行消毒、氧化有机物。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机械过滤系统有粗过滤系统和精处理系统,采用旋转带式过滤器和曝气池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去除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粗过滤系统是养殖池中的养殖水通过管道系统首先进入机械过滤进行初步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分离,旋转带式过滤器采用的是滤布去除过滤工艺,滤布是用金属丝制成,孔径为60ym,去除粒径小于30 100um的固体悬浮物质。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精处理系统采用曝气池,该过程主要是在曝气池中进行,曝气池通过管道与空气扩散器相联通,主要是用于去除30 pm以下的固体颗粒以及一些可溶性的物质,吸附作用使气泡农面的溶质浓缩,清除在液体表面上形成的泡沫,除去被浓缩的物质。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生物过滤系统的生物模块由200媒介的BI0-BL0K组成,它的特殊表面可以达到200m7rn3,系统活跃时能够增加到310 m7m3,为各种有益菌的附着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在生物过滤前的曝气环节,利用鼓气充气的方式使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大大提高,满足了生物处理有益菌如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以及芽孢杆菌等对氧的需求;同时,曝气过程可以清除水中过多的二氧化碳,调节了循环水的pH值,使pH值上升0.05 0.2,保证了水体pH在有益菌生命活动需要的适宜范围内。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液氧转换系统包括有液气转换器,液氧使用液氧罐进行储存,通过液气转换器将液氧转换为气态氧,再通过输气管路传送至氧气饱和系统,使用的液氧含氧99.9%。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氧气饱和系统主要有氧气饱和器,是将从液氧转化器中的氧气进行养殖水与氧气的充分混合,经过混合后的养殖水处于一种超饱和状态,使溶氧水平可以达到17 20mg/L,并通过输水管路将超饱和状态的养殖水传送至鱼池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水循环过滤系统,包括有臭氧处理系统、机械过滤系统、生物过滤系统、液氧转换系统和氧气饱和系统,上述各系统之间通过输气管道或输液管道相联通。整个系统中,养殖用水24小时循环处理,能够做到将养殖废水经过处理后又再次投入养殖池内使用,每天换水率仅为3%;具有动态水养殖的水温恒定和水质良好等优点,也具备静态水养殖耗水量低的优点。设备产生的热量基本足够渔场的保温,节省能量;养殖废物得到回收,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变废为宝;本发明能够实现水产养殖的零排放,水体环境实现了无病原、无废物残留、无污染,同时保持水体含氧量充足;养殖不使用渔药,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低成本的养殖水处理系统。
文档编号C02F9/14GK101475288SQ20091003702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梁仲甫 申请人:韶关市力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