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生物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165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悬浮生物填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生物填料,尤其涉及一种挂膜能力强、具有抗腐蚀性、
延长使用寿命的悬浮生物填料。
技术背景 悬浮生物填料作为污水处理生物反应过程中重要生物载体,其主要作用在于首 先,增加填料比表面积,提高挂膜率;其次,填料在水中悬浮运动时,促进微生物与污水的接 触,增加微生物反应与分解,提高反应速度;最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具有耐腐蚀性,增加使 用寿命。 现有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授权的部分生物填料专利,其结构一般采用三同心圆结 构,同心圆之间采用加强筋连接,在中间圆表面设置有短翅片,类似结构专利虽提高了生物 挂膜率,但长时间使用流动性不强,降低生物反应速度,且不具有耐腐蚀性,通常只能适用 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对特殊行业工业污水、医药污水处理时,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挂膜能力强、抗腐蚀性、延长使用 寿命的悬浮生物填料。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悬浮生物填料由外表层、中间层、内表层、加强筋、连接翅片组成,其中外表层、中
间层与内表层通过加强筋连接,外表层与中间层设置有连接翅片。 所述外表层为波浪形圆筒,以增加微生物的附着面积。 所述中间层为圆筒形或多边形,且表面设置有太阳辐射状鳍片。 所述内表层为圆筒形或多边形,且表面设置有l-2个鳍片。 所述填料采用PE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表层为波浪形圆筒特殊设计使得其在曝气或搅拌等气体冲击 或水体流动时增加推动力,使填料悬浮在水中旋转滚动,增加水流在填料孔洞中的流动,充 分使污水与微生物进行反应;内表层为圆筒形或多边形设计,且表面设置有多个鳍片,相同 体积下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填料的比表面积;生物填料根据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成分 不同,采用不同材料制作而成,使得填料同时具备抗氧化性和防止紫外线的功能,可以有效 的延长填料的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悬浮生物填料由外表层1、中间层2、内表层3、加强筋4、连接翅 片5、太阳辐射状鳍片6、鳍片7组成,其中外表层、中间层与内表层通过加强筋连接,外表层 与中间层设置有连接翅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塑料软管经软化抽拉成三层同心长管,外表层1为波浪形圆筒, 波浪状直径25士2mm,中间层2为圆筒形或多边形,直径15士2mm,内表层3有六道加强筋4 通过中间层2和外表层1相连,内表层3每两道加强筋4之间设置有2片向圆外侧突起的 鳍片7,中间层2有和加强筋4相间隔的六道连接翅片5与外表层1相连,中间层2表面在 连接翅片5与加强筋4间隔之间设置有太阳辐射状鳍片6,整体填料在挂膜后的比重控制在 0. 97±2g/cm3。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结构可在同等体积下提高填料的比表面积,提高生物挂 膜率;采用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抗氧化性和防止紫外线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延长填料的 使用寿命,在微生物水处理领域具有极大推广和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悬浮生物填料,由外表层、中间层、内表层、加强筋、连接翅片组成,其特征在于外表层、中间层与内表层通过加强筋连接,外表层与中间层设置有连接翅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层为圆筒形或多边 形,且表面设置有太阳辐射状鳍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表层为圆筒形或多边 形,且表面设置有1-2个鳍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填料采用PE材料制 作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悬浮生物填料由外表层、中间层、内表层、加强筋、连接翅片组成,其中外表层、中间层与内表层通过加强筋连接,外表层与中间层设置有连接翅片,中间层为圆筒形或多边形,且表面设置有太阳辐射状鳍片,内表层为圆筒形或多边形,且表面设置有1-2个鳍片,填料采用所述填料采用PE材料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设计结构可在同等体积下提高填料的比表面积,提高生物挂膜率;采用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抗氧化性和防止紫外线的功能,可以有效的延长填料的使用寿命,在微生物水处理领域具有极大推广和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C02F3/10GK201473391SQ20092023388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9日
发明者陈志群, 霍跃 申请人:陈志群;霍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