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216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城市河流、湖泊等富营养化水体的原位水体净化装 置,特别是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城市河流的水文特性、物理结构与生态环境受到人类 活动的极大影响。目前,城区内的支流河道大多实行间控化管理,大段河流在城市建设中成 为暗涵,水体的自然流动被人为阻止,由于缺乏新鲜原水补充,城市水系流动性与连通性大 大减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断头河”。另一方面,相对于日新月异增长的城市地面建筑,地 下管道建设却显得太过滞后,污水收集管网覆盖不完全,大量污水直排与违法占用河道保 护区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城市河流富营养化现象愈演愈烈,河道黑臭频繁发生。在整治富营养化水体的措施中,引水补水与污水截留固然有效,但工程规模大、周 期长、投资多,只能列为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同时城市河道周边往往人口密集而闲置用地 稀缺,大规模的河道治理往往会危及周边景观。因此,一系列原位净化技术成为了城市水环 境改善的主流方法。纵观我国城市水体原位净化的历史,主要手段不外乎曝气增氧、接触氧化、投放微 生物制剂几类。有些对景观提升效果不佳,有些手段需要庞大的岸上机械,噪声大而破坏环 境美观,有些手段需要反复实施,后期管养成本高昂;而传统的景观植物生态浮岛建设,由 于植物对水体净化效果有限,在溶解氧极低的富营养化甚至是黑臭水体中生长不良,造成 景观效果大打折扣,养护困难、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水质又可提升整体景观效果的河流湖泊 水体净化景观装置,重建河流生态系统。本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包含用于养殖水生植株的浮动于水面的上层景观 框架和沉入水底的下层金属框架,二者通过弹性连接件相连,下层金属框架内载有微纳气 泡气液分散器和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的填料,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设有向上延伸至水面以 上的空气进气管。所说的上层景观框架由塑料管密封熔接而成,景观框架的壁面和底面设有尼龙网 或竹制网席。所说的框型景观浮床内装有用于固定植株的陶粒或/和砾石。下层金属框架内的填料是便于微生物附着的高分子纤维丝,该高分子纤维丝以毛 刺状、束状或编织成型后均布并固定在尼龙绳上,形成以尼龙绳串接而成的立体弹性填料。多个立体弹性填料以竖直悬挂的方式分布在下层金属框架内。竖直立体悬挂的尼龙条分布在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的周围。所说的可拉伸变形的连接件是可拉伸的弹簧。[0013]下层金属框架设有可插入水底淤泥的多个支腿。本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用密闭的PVC管材制成上层框架结构的浮床,可漂 浮于水面;利用强韧而柔软的尼龙网承托陶粒和水生植物,陶粒或/和砾石作为水生植株 的种植基质,并可通过改变基质的配比改变浮床重量,调节浮床在竖直方向的位置,形成浮 于水上的景观床。本装置的下层金属框架载有的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已获实用新型专 利,专利号为200920113841.8)可将空气吸入,并在水下产生微米、纳米级的微小气泡,能 够为水体高效补充氧气;这些气泡具有存活时间长、高温裂解、活化水体等特性,能够杀藻 抑藻、降解污染物、去除浮泥层并活化水体中的土著微生物。这种微米纳米级气泡迅速改善 水体的厌氧环境,为水体中的好氧菌提供了合适的生长环境,使好氧菌富集附着在竖直悬 挂的立体弹性填料上,达到生化降解效果,同时也为上层浮床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环境。综上 所述,本装置综合利用植物吸收、吸附、微纳气泡气液分散以及接触氧化等水处理技术,促 进水体环境的自主修复,从根本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改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达到净 化水质、消除黑臭和优化景观的效果。本装置无需建筑施工,安装方便快捷,不影响周边原 有景观及河道的行洪排涝,特别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等人口密集区域的河道治理和养护。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水生花卉植物,2为基质陶粒、砾石,3为景观浮床的尼龙或竹制网,4为 带毛刺的尼龙条弹性填料,5为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6为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的空气进气 管,7为上层景观浮床,8为金属弹簧,9为下层金属框架,10为支腿。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如图所示,采用密封PVC管制成的上层框架型景观浮床7,底面和四周加装尼龙或 竹制网3,浮床7内装有基质陶粒或/和砾石2,将植株1固定;植株可选用美人蕉、鸢尾、菖 蒲等水生花卉植物。下层金属框架9通过弹簧8连接在上层景观浮床7的下方,金属框架 9由耐腐蚀的金属制成或涂有防腐层。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5位于框架9内的中部,其空 气进气管6向上延伸至水面以上。带有毛刺的尼龙条弹性填料4在金属框架9内以悬挂的 方式分布在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5的周围。本装置在河流、湖泊等水体中,载有填料和微纳 气泡气液分散器的下层金属框架9沉入水底,其四个支腿10插入水底淤泥中,使下层金属 框定位;而上层的浮床7在浮力和弹簧的作用下能够随水位变化在垂直方向上自动调整高 度。
权利要求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包含用于养殖水生植株的浮动于水面的上层景观框架和沉入水底的下层金属框架,二者通过弹性连接件相连,下层金属框架内载有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和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的填料,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设有向上延伸至水面以上的空气进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上层景观框架 由塑料管密封熔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景观框架的壁 面和底面设有尼龙网或竹制网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上层景观框架 内装有用于固定植株的陶粒或/和砾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下层金属框架内的填 料是高分子纤维丝,该高分子纤维丝以毛刺状、束状或编织成型后均布并固定在尼龙绳上, 形成以尼龙绳串接而成的立体弹性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多个立体弹性填料以 竖直悬挂的方式分布在下层金属框架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竖直立体悬挂的尼龙 条分布在微纳气泡净化器的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所说 的可拉伸变形的连接件是可拉伸的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层金属框架 设有可插入水底淤泥的支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流湖泊水体净化景观装置,包含用于养殖水生植株的浮动于水面的上层景观框架和沉入水底的下层金属框架,二者通过弹性连接件相连,下层金属框架内载有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和作为微生物附着载体的填料,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设有向上延伸至水面以上的空气进气管。漂浮于水面,下层金属框架沉入水底。微纳气泡气液分散器在水下产生微小气泡,为水体高效补充氧气,具有活化水体杀藻抑藻、降解污染物、去除浮泥层并活化水体中的土著微生物,富集好氧菌的功能,从而改善城市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达到净化水质、消除黑臭和美化景观的效果。
文档编号C02F3/34GK201605197SQ20092028291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2日
发明者崔杰, 徐彬 申请人:南京金禾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