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耗农村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484516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耗农村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家庭庭院三级化粪池、塔式生物滤池、湿地联合处理农村污 水的低耗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仅46%左右,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由于大 多数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加上居住较为分散,致使大量农村生活污水以及少量人畜粪便进 入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导致这些水体高锰酸钾指数、氮、磷、大肠菌群、嗅味等水质指标超 标,严重影响农村饮水安全。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展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优美 乡镇、生态村建设,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因此,开发低耗实用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推进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利用三级化粪池、塔式生物滤池、湿地联合处理农村 污水的低耗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污水处理方法如下农户将家庭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少量人畜粪便首先排入庭院三级化粪池;这些污 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农村沟渠或管渠将各家各户的污水集中至集水池;集水池通过 重力流或者水泵按平均流量给塔式生物滤池供水;塔式生物滤池顶部设置旋转布水器,均 勻地给塔式生物滤池布水;经塔式生物滤池生物处理后出水直接就近排入周边的洼地、鱼 塘、藕糖、沟渠进行再处理。处理好的出水进入农田灌溉或直接排入河流。所述三级化粪池是指分散在农户家中的三级小型化粪池。所述集水池为混凝土式农村污水收集装置;在山区农村,集水池宜设置在高出湿 地约8 IOm的山地上,以便依靠重力流给塔式生物滤池布水;如果农户聚集区为平地,则 需要依靠水泵给塔式生物滤池供水。集水池容积按平均水力停留时间4h左右设计。所述塔式生物滤池是指用于集中处理污水、内置塑料填料和旋转布水器的多层生 物滤池,底部设通风口。所述湿地是指农户周边的稻田、洼地、水塘、藕池、沟渠。这些稻田、洼地、水塘、藕 池、沟渠要求生长有微生物、水生植物如蒲草、芦苇、水葫芦、莲藕等,甚至还有水生动物如 鱼类等。湿地水力停留时间不低于Id。本发明优点在于(1)充分利用农村地形地貌特征收集污水、采用自然通风给塔式生物滤池供氧,利 用农村周边湿地处理农村污水,不设污水曝气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减少了污水处理系统 的构筑物及其运行管理工作,显著减少了污水处理的一次性工程、设备投资及其运行能耗, 且便于农民的管理,降低运行管理费用,实现低碳运行,保护环境。(2)该工艺流程简单,使用设备少,占地省、技术含量低,对运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加之运行和管理费用低,宜运行管理,非常适用于广大农村。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广西某山区县一苗族自然村(屯)进行新农村示范建设,依靠山地地形地貌,投资 近40万元建设村屯污水管渠及其污水处理系统。全村70余户,近400人,日产污水(含村 旅游、餐饮排放污水)约100立方米,B0D5185mg/L、氨氮16mg/L、总磷5mg/L,采用本工艺技 术进行处理。污水沿山坡重力流进入集水池,后经流量计按平均流量进入塔式生物滤池处 理,之后进入河流旁的洼地再度处理。污水经农户庭院三级化粪池、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塔式生物滤池出水接近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GB18918-2002),经洼地处理后,处理出水达到了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GB18918-2002)。该污水处理设施平常仅需一个人 看管,处理每立方米污水能耗不到0. 1元、运行管理费0. 25元。由于村屯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该村屯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日接待 游客量稳中有升,村屯生态旅游和农家乐收入明显增长,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统一。实施例2:广西某县一行政村,进行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该村紧靠河流,地势较为平坦,全村 有160余户,近千人,日产污水约180立方米,污水B0D5163mg/L、氨氮15mg/L、总磷5mg/L, 采用本工艺技术处理。污水沿路铺设管渠进入集水池,后经水泵按平均流量打入塔式生物 滤池处理,之后进入河流旁的水塘再度处理。污水经各家庭院三级化粪池、塔式生物滤池处理后,塔式生物滤池出水达到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GB18918-2002),经含有大量香蒲、芦苇、莲藕的水塘 处理后,处理出水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GB18918-2002)。该 污水处理设施平常需二个人看管,处理每立方米污水能耗约0. 17元、运行管理费0. 28元。由于村屯污水得到有效处理,该村屯环境综合和农村面貌明显改善,河流水质也 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权利要求
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农户将家庭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少量人畜粪便首先排入庭院三级化粪池;这些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农村沟渠或管渠将各家各户的污水集中至集水池;集水池通过重力流或者水泵按平均流量给塔式生物滤池供水;塔式生物滤池顶部设置旋转布水器、底部设通风口,以便均匀地给塔式生物滤池布水和通风供氧;经塔式生物滤池生物处理后出水直接就近排入周边的洼地、鱼塘、藕糖、沟渠进行再处理;处理好的出水进入农田灌溉或直接排入河流。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化粪池是指分散在农户 家中的三级小型化粪池。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为混凝土式农村污水 收集装置,在山区农村,集水池宜设置在高出湿地约8 IOm左右的山地,以便依靠重力流 给塔式生物滤池布水;如果农户聚集区地势较为平坦,则需要依靠水泵给塔式生物滤池供 水。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式生物滤池是指用于集中 处理污水、内置塑料填料和旋转布水器的多层生物滤池。
5.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所述湿地是指农户周边的洼地、水 塘、藕池、沟渠等;这些洼地、水塘、藕池、沟渠要求生长有微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耗农村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具体工艺流程为三级化粪池→集水池→塔式生物滤池→湿地→出水。本发明充分利用农村地形地貌特征收集污水、采用自然通风给塔式生物滤池供氧,利用农村周边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不设污水曝气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简单,使用设备少,占地省,显著减少了污水处理的一次性工程、设备投资及其运行能耗,且便于农民的管理,降低运行管理费用,实现低碳运行,促进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了环境。
文档编号C02F11/04GK101948219SQ20101027894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成官文 申请人:桂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