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661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在反应及沉淀包括非点污染源在内的污水、废水以进行净化的净化槽上,设置在强制移送经净化的净化水的过程中经过两个步骤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从而不仅更加提高净化水的水质,而且可去除氮和磷的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快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这通过已受到严重污染的大气乃至水质即可知道。尤其是,人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或农业、畜牧业废水及工业废水等,成为污染湖泊、沼泽或封闭海湾及内陆海等公共水域和城市中心中小河流等水质的罪魁祸首。另外,近来随着快速的工业发展,城市的人口密度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各种用水量的增加和污水、废水中无机成分及有机成分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因这些污水、废水中含有大量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B0D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SS (悬浮物)、 氮及磷等高浓度有机物,因此,若直接流入河流或湖泊、沼泽及水库等地,不仅引起富营养化等水资源的污染,而且将导致毒性所引起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给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给污水、废水规定了一定的标准并净化成一定水平以下之后才被允许排出。处理上述污水、废水的现有控制技术有利用过滤器的各种技术,但利用现有技术过滤器的污水、废水处理装置,大部分都只是进行单纯的过滤以捞出污泥或浮游物等异物的形式,对污水、废水的处理量受到限制。另外,作为上述污水、废水处理装置,一般可列举净化槽。上述净化槽,包括流入水槽,使污水、废水流入其中并使污水、废水中的固体沉淀;反应槽,向从流入水槽流入的上清水供应氧气,以通过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物的分解进行净化;沉淀槽,沉淀从反应槽流入的上清水的粒子性固体;及排出口,将从沉淀槽流入的净化水排出至外部。但是,如上所述,上述利用现有技术的净化槽的污水、废水处理装置,利用流入水槽、反应槽及沉淀槽对污水、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并排出净化水,因此,净化水的水质不是很好。另外,因上述利用现有技术的净化槽的污水、废水处理装置,利用流入水槽、反应槽及沉淀槽对污水、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并排出净化水,因此,虽然有利于去除SS (悬浮物), 但去除氮及磷受到限制,有可能成为另一个污染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 其在反应及沉淀非点污染源或重水及污水、废水以进行净化的净化槽上,设置在强制移送经净化的净化水的过程中经过两个步骤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从而更加提高净化水的水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其在反应及沉淀非点污染源或重水及污水、废水以进行净化的净化槽上,设置在强制移送经净化的净化水的过程中经过两个步骤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从而有效去除氮及磷。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其利用使非点污染源或重水及污水、废水流入以进行净化的净化槽,包括净化槽,其包括流入水槽,使污水、废水流入其中并使固体沉淀;反应槽,使流入水槽的上清水流入并供应溶解氧,以使微生物增殖并通过微生物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反应; 及沉淀槽,使反应槽的反应水流入并使异物沉淀;净化水移送管,从沉淀槽向净化槽的外部延长一定长度;净化水移送泵,设置于净化水移送管一侧以强制移送从沉淀槽流出的净化水;水位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沉淀槽上并通过检测净化水水位接通/切断净化水移送泵的运行;第一过滤部件,设置于净化水移送泵后端以在使被移送的净化水流经的过程中过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异物;及第二过滤部件,使经第一过滤部件进行第一次过滤的净化水流入并通过过滤去除异物和氮及磷之后,排出最终的净化水。在上述本发明的结构中,在净化槽的反应槽和沉淀槽的各内侧底面,包括具备用于向反应槽和沉淀槽供应溶解氧的散气孔的散气管。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水位检测传感器,包括满水位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沉淀槽内侧上部一侧,以在检测到沉淀槽内的满水位时驱动净化水移送泵;及低水位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沉淀槽内侧下部一侧,以在检测不到沉淀槽内的水位时,停止净化水移送泵的驱动。另外,构成本发明的第一过滤部件,包括过滤器外壳,两侧呈开口状并具备一定长度;第一过滤垫,设置于过滤器外壳前端内侧以过滤包含于所流入净化水中的异物;生物过滤器,设置于过滤器外壳内侧的第一过滤垫后端并填充通过与流经的净化水的接触进行净水处理的生物球;木炭过滤器,设置于过滤器外壳内侧的第一过滤垫后端并填充椰子木炭,以向流经的净化水供应各种矿物质的同时,过滤异物;第二过滤垫,设置于过滤器外壳内侧的木炭过滤器后端并过滤包含于流经的净化水中的异物;及罩子,通过螺丝结合结合于过滤器外壳的前端和后端并各形成喷嘴孔。另外,构成第一过滤部件的第一过滤垫,包括海绵垫,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并过滤包含于流入净化水中的异物;及椰子垫,设置于海绵垫之间以过滤异物并供应矿物质。与此同时,构成本发明的第二过滤部件,包括过滤槽,过滤流经第一过滤部件的净化水,在其上部一侧具备使净化水流入的流入口,而在其下部一侧具备使经过滤的最终净化水排出的最终净化水排出口 ;支撑板,从过滤槽的内侧下部设置于一定高度,且形成多个供经过滤的净化水流出的流出口 ;过滤层,按一定厚度设置于支撑板上部面以过滤包含于流入过滤槽内部的净化水中的异物和有机物;分散导引圆盘,以圆盘形状设置于过滤层上部一侧并形成多个分散孔,以使从过滤槽上部的流入口流入的净化水通过分散孔分散; 及散气管,设置于支撑板下部以向经最终处理的最终净化水供应溶解氧。另外,构成第二过滤部件的过滤层,包括最终过滤层,以一定厚度分布于支撑板上部面,并由生物矿石、木炭及生物球以层状或混合构成;椰子垫层,以一定厚度层压于最终过滤层上部一侧以过滤异物;及上部过滤层,以一定厚度层压于椰子垫层的上部一侧,由岩石过滤器和沸石以层状或混合构成,以去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磷或氮。本发明在反应及沉淀非点污染源或重水及污水、废水以进行净化的净化槽上,设置在强制移送经净化的净化水的过程中经过两个步骤进行过滤的过滤装置,从而有效去除氮及磷。


图1为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构成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一过滤部件剖面结构图;图3为构成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二过滤部件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100 废水处理装置 110 净化槽 120 净化水移送管 130:净化水移送泵14D:水位检测传感器150:第一过滤部件151:过滤器外壳
152 第一过滤垫153 生物过滤器巧4 木炭过滤器155 第二过滤垫
156 罩子160 第二过滤部件161 过滤槽162 支撑板163 过滤层
164 分散导引圆盘165 散气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废水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整体示意图;图2为构成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一过滤部件剖面结构图;图3为构成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二过滤部件剖面结构图。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100,包括净化槽110,使非点污染源和重水及污水、废水流入以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水移送管120,从净化槽110延长一定长度以移送净化水;净化水移送泵130,设置于净化水移送管120 —侧以强制移送从净化槽110流出的净化水;水位检测传感器140,通过检测净化水水位接通/切断净化水移送泵130的运行;第一过滤部件150,设置于净化水移送泵130后端以在使被移送的净化水流经的过程中过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异物;及第二过滤部件160,使经第一过滤部件150进行第一次过滤的净化水流入并通过过滤去除异物和氮及磷之后,排出最终的净化水。上述构成的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100,利用净化槽110净化处理流入的非点污染源或重水及污水、废水。此时,通过净化槽Iio净化处理的净化水,在通过净化水移送泵130 的运行强制移送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过滤部件150过滤异物和氮及磷等。接着,经过第一过滤部件150的净化水,流入第二过滤部件160第二次过滤异物。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构成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100的各组成部分。首先,构成本发明的净化槽110用于净化处理流入的污水、废水中的浮游物或异物及有机物,而如图1所示,上述净化槽110,包括流入水槽112,使污水、废水流入其中并使固体沉淀;反应槽114, 使流入水槽的上清水流入并供应溶解氧,以使微生物增殖并通过微生物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反应;及沉淀槽116,使反应槽114的反应水流入并使异物沉淀。上述构成的净化槽110中,若有污水、废水流入流入水槽112,则流入的污水、废水在流入水槽112上形成固体沉淀,而流入水槽112上的上清水流入反应槽114,并利用通过散气管11 的散气孔(未图示)供应的溶解氧使微生物增殖,从而进行有机物的分解。通过上述反应槽114的分解过程进行净化处理的上清水流入沉淀槽116,以完成淤泥的沉淀。另外,在构成上述净化槽110的沉淀槽116的下部一侧,具备通过散气孔(未图示)形成气泡的散气管116a。上述散气管116a通过气泡的形成,使附着于具备在净化水移送管120下端的滤网122外周面的淤泥从滤网122脱离。另外,构成本发明的净化水移送管120用于移送贮存于净化槽110的沉淀槽116 的净化水,而如图1所示,上述净化水移送管120从沉淀槽116向净化槽110外部延长一定长度。此时,在净化水移送管120下端具备滤网122,从而在移送净化水使过滤堆积于沉淀槽116底部的淤泥。
构成本发明的净化水移送泵130用于通过净化水移送管120移送净化槽110的沉淀槽116中的净化水,而如图1所述,上述净化水移送泵130设置于净化水移送管120 —侧并通过施加电源驱动,以通过净化水移送管120从沉淀槽116强制移送净化水。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水位检测传感器140用于通过检测沉淀槽116内部的净化水水位接通/切断净化水移送泵130的运行,而如图1所示,上述水位检测传感器140在沉淀槽116中上下设置,以通过检测净化水水位接通/断开净化水泵130的运行。如图1所示,上述构成的水位检测传感器140,包括满水位检测传感器142,设置于沉淀槽116内侧上部一侧,以在检测到沉淀槽116内的满水位时驱动净化水移送泵130 ; 及低水位检测传感器144,设置于沉淀槽116内侧下部一侧,以在检测不到沉淀槽116内的水位时,停止净化水移送泵130的驱动。构成本发明的第一过滤部件150用于通过与净化水移送管120的连接第一次过滤流入的净化水,而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第一过滤部件150设置于净化水移送泵130后端以在使被移送的净化水流经的过程中过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异物。如图2所示,上述构成的第一过滤部件150,包括过滤器外壳151,两侧呈开口状并具备一定长度;第一过滤垫152,设置于过滤器外壳151前端内侧以过滤包含于所流入净化水中的异物;生物过滤器153,设置于过滤器外壳151内侧的第一过滤垫152后端并填充通过与流经的净化水的接触进行净水处理的生物球;木炭过滤器154,设置于过滤器外壳 151内侧的第一过滤垫152后端并填充椰子木炭,以向流经的净化水供应各种矿物质的同时,过滤异物;第二过滤垫155,设置于过滤器外壳151内侧的木炭过滤器IM后端并过滤包含于流经的净化水中的异物;及罩子156,通过螺丝结合结合于过滤器外壳151的前端和后端并各形成喷嘴孔156a。另外,利用上述构成的第一过滤部件150的净化水过滤过程为首先,净化水移送管120的末端连接于结合在过滤器外壳151前端的罩子156的喷嘴孔156a以使净化水流入,则所流入的净化水在流经第一过滤垫152的过程中完成对包含于净化水中的异物的过滤。接着,流经第一过滤垫152的净化水,在通过生物过滤器153的过程中,通过填充于生物过滤器153的生物球所放射的远红外线或与生物球的接触,对净化水进行净化处理。这样在流经生物过滤器153的过程中得到净化处理的净化水,将流经连续设置的木炭过滤器154。在这样的过程中,将向净化水供应包含于木炭过滤器154内部的各种矿物质。如上所述在流经木炭过滤器154的过程中获得各种矿物质供应的净化水,流经设置于木炭过滤器1 后端的第一过滤垫155,通过结合于过滤器外壳151后端的罩子156的喷嘴孔156a,接下来移送至第二过滤部件160。此时,流经木炭过滤器巧4之后流经第二过滤垫155的净化水,通过第二过滤垫155完成第二次的异物过滤。另外,构成上述第一过滤部件150的第一过滤垫152,包括海绵垫152a,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并过滤包含于流入净化水中的异物;及椰子垫152b,设置于海绵垫15 之间以过滤异物并供应矿物质。上述构成的第一过滤垫152通过海绵垫15 和椰子垫152b的结构,有效过滤包含于流经净化水中的异物。构成本发明的第二过滤部件160,对经第一过滤部件150完成第一次过滤的净化水进行第二次过滤以更好地改善水质,而如图1及图3所示,上述第二过滤部件160使经第一过滤部件150进行第一次过滤的净化水流入并过滤之后,排出最终的净化水。上述第二过滤部件160,包括过滤槽161,过滤流经第一过滤部件150的净化水, 在其上部一侧具备使净化水流入的流入口 161a,而在其下部一侧具备使经过滤的最终净化水排出的最终净化水排出口 161b ;支撑板162,从过滤槽161的内侧下部设置于一定高度, 且形成多个供经过滤的净化水流出的流出口 162 ;过滤层163,按一定厚度设置于支撑板 162上部面以过滤包含于流入过滤槽161内部的净化水中的异物和有机物;分散导引圆盘 164,以圆盘形状设置于过滤层163上部一侧并形成多个分散孔164a,以使从过滤槽161上部的流入口 161a流入的净化水通过分散孔16 分散;及散气管165,设置于支撑板162下部以向经最终处理的最终净化水供应溶解氧。另外,在上述构成的第二过滤部件160中,若经第一过滤部件150完成第一次过滤的净化水通过过滤槽161的流入口 161a流入,则流入的净化水降落至分散导引圆盘164上部一侧,从而被分散导引圆盘164四处分散,或在填充于分散导引圆盘164的上部一侧空间的过程中,通过分散导引圆盘164的分散孔164a,分散至分散导引圆盘164下部的过滤层 163分散降落。接着,如上所述降落至过滤层163的净化水,在渗透至过滤层内部的过程中,完成对包含于净化水中的各种异物和氮及磷的过滤。这样通过过滤层164完成过滤的最终净化水,通过支撑板162的流出口 16 降落至支撑板162下部的过滤槽161下部一侧空间,从而通过过滤槽161下部一侧的最终净化水排出口 161b排出至外部。构成如上所述的第二过滤部件160的过滤层163,包括最终过滤层163a,以一定厚度分布于支撑板162上部面,并由生物矿石、木炭及生物球以层状或混合构成;椰子垫层 163b,以一定厚度层压于最终过滤层163a上部一侧以过滤异物;及上部过滤层163c,以一定厚度层压于椰子垫层16 的上部一侧,由岩石过滤器和沸石以层状或混合构成,以去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磷或氮。净化水在依次通过上述构成的过滤层163的上部过滤层163c、椰子垫层16 及最终过滤层163a的过程中,过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各种有机物或异物等。此时,在过滤层163 的结构中,构成最终过滤层163a的生物矿石使用麦饭石,木炭使用以椰子果为原料制成的碳的碎块,而生物球用黄土制作而成。与此同时,在上述第二过滤部件160中,在支撑板162下部的过滤槽161下部一侧空间设置散气管165。上述散气管165向通过过滤层163过滤并填充于支撑板162下部的过滤槽161下部一侧空间的最终净化水供应溶解氧。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废水处理装置100,对经净化槽110完成第一次净化处理的净化水,利用第一过滤部件150和第二过滤部件160进行再次过滤,以更好地改善水质。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变形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8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其利用使非点污染源或重水及污水、废水流入以进行净化的净化槽,包括净化槽,其包括流入水槽,使污水、废水流入其中并使固体沉淀;反应槽,使流入水槽的上清水流入并供应溶解氧,以使微生物增殖并通过微生物进行有机物的分解反应;及沉淀槽,使反应槽的反应水流入并使异物沉淀; 净化水移送管,从沉淀槽向净化槽的外部延长一定长度; 净化水移送泵,设置于净化水移送管一侧以强制移送从沉淀槽流出的净化水; 水位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沉淀槽上并通过检测净化水水位接通/切断净化水移送泵的运行;第一过滤部件,设置于净化水移送泵后端以在使被移送的净化水流经的过程中过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异物,包括过滤器外壳,两侧呈开口状并具备一定长度;第一过滤垫,设置于过滤器外壳前端内侧以过滤包含于所流入净化水中的异物; 生物过滤器,设置于过滤器外壳内侧的第一过滤垫后端并填充通过与流经的净化水的接触进行净水处理的生物球;木炭过滤器,设置于过滤器外壳内侧的第一过滤垫后端并填充椰子木炭,以向流经的净化水供应各种矿物质的同时,过滤异物;第二过滤垫,设置于过滤器外壳内侧的木炭过滤器后端并过滤包含于流经的净化水中的异物;及罩子,通过螺丝结合结合于过滤器外壳的前端和后端并各形成喷嘴孔;及第二过滤部件,使经第一过滤部件进行第一次过滤的净化水流入并通过过滤去除异物和氮及磷之后,排出最终的净化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净化槽的反应槽和沉淀槽的各内侧底面,包括具备用于向反应槽和沉淀槽供应溶解氧的散气孔的散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水位检测传感器,包括满水位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沉淀槽内侧上部一侧,以在检测到沉淀槽内的满水位时驱动净化水移送泵;及低水位检测传感器,设置于沉淀槽内侧下部一侧,以在检测不到沉淀槽内的水位时,停止净化水移送泵的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过滤垫,包括海绵垫,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并过滤包含于流入净化水中的异物;及椰子垫,设置于海绵垫之间以过滤异物并供应矿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过滤部件,包括过滤槽,过滤流经第一过滤部件的净化水,在其上部一侧具备使净化水流入的流入口, 而在其下部一侧具备使经过滤的最终净化水排出的最终净化水排出口 ;支撑板,从过滤槽的内侧下部设置于一定高度,且形成多个供经过滤的净化水流出的流出口 ;过滤层,按一定厚度设置于支撑板上部面以过滤包含于流入过滤槽内部的净化水中的异物和有机物;分散导引圆盘,以圆盘形状设置于过滤层上部一侧并形成多个分散孔,以使从过滤槽上部的流入口流入的净化水通过分散孔分散;及散气管,设置于支撑板下部以向经最终处理的最终净化水供应溶解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过滤层,包括最终过滤层,以一定厚度分布于支撑板上部面,并由生物矿石、木炭及生物球以层状或混合构成;椰子垫层,以一定厚度层压于最终过滤层上部一侧以过滤异物;及上部过滤层,以一定厚度层压于椰子垫层的上部一侧,由岩石过滤器和沸石以层状或混合构成,以去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磷或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净化槽的废水处理装置,所述废水处理装置100包括净化槽110,使非点污染源和重水及污水、废水流入以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水移送管120,从净化槽110延长一定长度以移送净化水;净化水移送泵130,设置于净化水移送管120一侧以强制移送从净化槽110流出的净化水;水位检测传感器140,通过检测净化水水位接通/切断净化水移送泵130的运行;第一过滤部件150,设置于净化水移送泵130后端以在使被移送的净化水流经的过程中过滤包含于净化水中的异物;及第二过滤部件160,使经第一过滤部件150进行第一次过滤的净化水流入并通过过滤去除异物和氮及磷之后,排出最终的净化水。
文档编号C02F9/14GK102190403SQ20101061479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李民淑 申请人:大松环境开发(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