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太阳能波浪充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759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饮料瓶太阳能波浪充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浪充氧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废弃饮料瓶制备的波浪充 氧装置,属于环保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负营养化水体治理的环保设施结构较复杂,投资大,需要占用较多 的土地。利用江河湖泊的波浪能量对受污染水体进行充氧,通过充氧使得受污染水体 (特别是负营养化水体)内的鱼虾存活,鱼虾会吃掉水体内藻类及水生植物,减少污染 源,使得水体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改善水体,这是环保的重要课题,但各种技术资料中 尚未有相应设施的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绿色充氧装置,它利用废弃饮料瓶 制作,采用风浪和太阳能为动力使充气泵对水体充氧,变废为宝,可降低成本。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废弃的空饮料瓶捆绑成矩形浮 力垛,在浮力垛上面安装固定充气泵,涡卷弹簧一端作用于泵壳,另一端作用于泵的转 盘,转盘缠绕有锚绳,锚绳尾端固定有锚,充气泵的出气端由氧气输送管通入水中,浮 力垛上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防雨罩,电源输出经充电控制板连接直流充氧泵,直流充 氧泵的出气端通入水中。所述的氧气输送管的末端接有表面均布小孔的多孔出气管,多孔出气管位于0.5 米以下水中。所述的饮料瓶浮力垛外侧面固定有护板,位于充气泵的转盘正下方的浮力垛设 置有下穿孔,锚绳穿过下穿孔。使用时,进入到适合水域,抛下锚绳,锚固定好饮料瓶浮力垛,调整充气泵的 转盘上缠绕的锚绳并固定。当有风浪的的时候,浮力垛上下浮动,而锚抓住水底,在涡 卷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充气泵的转盘左右转动,充气泵产生的压缩空气通过氧气输送管 注入水体,同时太阳能电池板为直流充氧泵提供动力,大大提高了水体中的充氧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的饮料瓶充氧装置,其结构 简单,成本较低,不占用土地,可变废为宝,适用于受污染水体治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流充氧装置示意图。图中太阳能电池板防雨罩1、充氧泵2、饮料瓶3、下穿孔4、锚绳5、锚6、 氧气输送管7、多孔出气管8、直流充氧泵9、涡卷弹簧10、转盘11、护板12、充电控制 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将废弃的空饮料3封口后捆绑构成矩形饮料瓶浮力垛,浮力垛的大小视充气泵 的重量而定,重量越大,浮力垛越大。浮力垛外侧加装护板11。在浮力垛上面安装固定 带涡卷弹簧9的充气泵2,当充气泵2的转盘10转动后,在涡卷弹簧9的回弹力作用下, 可恢复原位。充气泵的转盘10缠绕有锚绳5,锚绳穿过浮力垛上的下穿孔4进入水中, 锚绳5尾端固定有锚6。浮力垛上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防雨罩1,其电源输出经充电控 制板13转换成适宜的工作电压,连接到另外一套充气机构——直流充氧泵9上,直流充 氧泵9的出气端与波浪为动力的充气泵2的氧气输送管7汇合,连接于多孔出气管8并放 入0.5米以下水中。使用时,进入到适合水域,抛下锚绳5,锚固定好饮料瓶浮力垛,调整充气泵2 的转盘10上所缠绕的锚绳5并固定。当有风浪的的时候,浮力垛上下浮动,而锚6抓住 水底,在涡卷弹簧9的作用下,使得充气泵2的转盘10左右往复转动,充气泵2产生压缩 空气;同时太阳能电池板防雨罩1产生电流,经充电控制板13转换成直流充氧泵9的工 作电压,直流充氧泵9也一起产生压缩空气,两台泵产生的氧气汇合,通过多孔出气管8 上的均布孔注入水体。
权利要求1.一种饮料瓶太阳能波浪充氧装置,其特征是废弃的空饮料瓶捆绑成矩形浮力 垛,在浮力垛上面安装固定充气泵,涡卷弹簧一端作用于泵壳,另一端作用于泵的转 盘,转盘缠绕有锚绳,锚绳尾端固定有锚,充气泵的出气端由氧气输送管通入水中,浮 力垛上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防雨罩,电源输出经充电控制板连接直流充氧泵,直流充 氧泵的出气端通入水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太阳能波浪充氧装置,其特征是氧气输送管的末端 接有表面均布小孔的多孔出气管,多孔出气管位于0.5米以下水中。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瓶太阳能波浪充氧装置,其特征是浮力垛外侧面固定 有护板,位于充气泵的转盘正下方的浮力垛设置有下穿孔,锚绳穿过下穿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浪充氧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废弃饮料瓶制备的波浪充氧装置,属于环保设施领域。本装置用废弃的空饮料瓶捆绑成矩形浮力垛,在浮力垛上面安装固定充气泵,涡卷弹簧一端作用于泵壳,另一端作用于泵的转盘,转盘缠绕有锚绳,锚绳尾端固定有锚,充气泵的出气端由氧气输送管通入水中,浮力垛上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防雨罩,电源输出经充电控制板连接直流充氧泵,直流充氧泵的出气端通入水中。本实用新型为绿色充氧装置,它利用废弃饮料瓶制作,采用风浪和太阳能为动力使充气泵对水体充氧,变废为宝,可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C02F7/00GK201793433SQ2010202882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陈蜀乔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