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质供水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789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质供水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分质供水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我国大多数城市以III类地表水为饮用水源,随着污染的加剧,两虫(贾第鞭毛 虫、隐孢子虫)、蓝绿藻、生物稳定性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城市饮用水安全。因此,地表水必须 经过净化才能作为饮用水使用。现有通常使用超滤膜和活性炭来净化地表水。其中超滤膜为一种高精度过滤的膜,膜表面的微孔直径达到0. 01微米,能去除全部的 浑浊物(如泥沙、铁锈等),致病微生物(如寄生虫、细菌、病毒等),也能去除大部分的大分 子有机物。并且,超滤膜采用的纯物理过滤方式,不采用化学原理净化,同时不需用电,不产 生废水。因此,超滤技术做为一种高效能的绿色净水技术,适合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在饮用水 深度净化领域,成为饮用水深度净化的最优选择。活性炭则根据吸附原理进行深度净水,深层吸附,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加 氯消毒副产物、放射性氡、砷等多种有害或致癌物质,去除水中部分重金属离子,如铅、汞 等,同时去除异色异味物质,改善口感。超滤膜与活性炭结合,既可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深度净水工艺的优势,又可以相互 补充,实现最优净水效能的最佳匹配。超滤膜首先承担悬浮物、微生物、大分子有机物的过 滤。对于超滤膜不能去除的余氯、小分子有机物,以及直径在离子水平的重金属离子、放射 性氡、残留农药等,则由活性炭通过吸附有效去除。如此通过超滤膜及活性炭的双层深度净 化,在全面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又保留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即可获 得安全、优质的饮用水。超滤膜与活性炭工艺组合,构成当前最优饮用水净化方案。目前的净水机多采用以超滤膜为过滤核心的过滤工艺,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一般 分为厨房净水机和直饮净水机。其中,直饮净水机采用超滤膜+活性碳的净化工艺,主要针对家庭中喝水、泡茶、制冰等 直接饮用的需求而设计的,目前市面上的主要形式有壁挂式和快插式,都是由单支的滤芯 通过快插接头串联,其产水量在300L/H以下,水量偏小,仅能满足家庭喝水,无法满足厨房 煲汤做饭的用水量要求。厨房净水机仅仅采用超滤膜过滤工艺对用水进行净化处理,主要满足家庭厨房中 煲汤,做饭,洗菜等用水需求,目前市面上主要形式为卧式,安装于厨柜内,产水量一般在 500-1000L左右。但是其不能去除水中的余氯、小分子有机物,以及直径在离子水平的重金 属离子、放射性氡、残留农药等,因而不能用于直接饮用。现有净水机无论是直饮净水机还是厨房净水机均为一进一出或一进二出的结构, 即一进水口,一净化水口和一个排污口,其只能净化获得一种水质,无法适应不同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净水机为一进一出或一进两出结构,只能获得一种水 质,无法适应不同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分质供水净水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分质供水净水机, 包括一超滤膜净水装置,所述超滤膜净水装置具有一第一外壳,其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一 排污口和一第一出水口 ;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超滤膜滤芯;所述分质供水净水机还 包括一活性碳净水装置;所述活性碳净水装置具有一第二外壳,其上设置有一与第一出水 口相连的第二进水口、一第二出水口和一第三出水口 ;收容并固定于外壳内的活性炭滤芯, 其为一中空的外层环绕一中空的内层且外层与内层之间在一端闭合的双中空层环形结构, 且在闭合端的外层侧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通且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空相 通以供水流入活性炭滤芯的外层开口,所述内层的中空填充有过滤材料且均与第二出水口 和第三出水口相通。所述活性炭滤芯由一活性炭筒体和连接于筒体两端的上盖和下盖组成,所述上盖 与筒体之间、下盖与筒体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所述活性炭筒体由至少两子筒体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连接一方上设置的凸块插旋入另一方上设置的“L”型槽口连接。所述上盖的侧边设置有所述外层开口。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包括支架、端盖和套筒,其中,所述端盖与所述超滤膜 滤芯或活性炭滤芯两端连接并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内,所述支架固定并支撑于所述 套筒的两端外,所述套筒由不锈钢冷压成型而成,且其两端均朝外突出形成一倒“U”型突出 部,四挡板两两结合分别卡入所述倒“U”型突出部并固定于所述端盖上将所述端盖挡固于 所述套筒内。所述支架由一上支架和一下支架通过一插销插接而成。所述上盖与筒体之间、下盖与筒体之间、端盖与超滤膜滤芯、端盖与活性炭滤芯具 有外层开口的一端之间、端盖与套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所述活性炭滤芯与外壳之间留有一使所述外层开口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通的间 隙。所述过滤材料为活性炭或KDF。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超滤膜净水装置的第一出水口连接一活性炭净水装置,且活性 炭净水装置的活性炭滤芯设置成双中空环形结构,使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水在活性 炭滤芯内的净水路径不同,从而获得两种不同的水质,一种厨房用水,另一种直饮水,相比 现有技术只能获得一种水质的净水机具有能适应不同的需求的突出优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质供水净水机超滤膜净水装置与活性炭净水装置分离的立 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质供水净水机的超滤膜净水装置立体爆炸图;[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质供水净水机的活性炭净水装置立体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质供水净水机的活性炭净水装置的活性炭滤芯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质供水净水机的一剖面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质供水净水机的不锈钢套筒的剖面图;图7是现有技术焊接有法兰盘的套筒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分质供水净水机包括一超滤膜净水装置1和与超滤膜净 水装置连接的活性炭净水装置2。其中,超滤膜净水装置1具有一第一外壳11,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超滤膜滤芯 12,第一外壳11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 13、一排污口 14和一第一出水口 15。请一并参见图2,第一外壳11包括第一套筒111、第一端盖112、第一挡板113和第 一支架114。其中,请一并参阅图6,第一套筒111为一中空的筒体,由不锈钢冷压成型而成,其两端 朝外突出形成一倒“U”型突出部1111。请一并参阅图7,现有净水机的套筒8均是通过在 套筒外焊接一法兰盘81来作为连接构件,但是,焊接时由于高温容易引起不锈钢管变形, 从而可能引起该处渗水,而采用一体成型后,解决现有技术的可能渗水的缺陷。同时,采用 焊接法兰盘的方式不仅需要另外制作法兰盘,而且还需要多一道焊接工序,而采用本实用 新型的冷压一体成型技术不再需要制作法兰盘,也不需要焊接工序,只需要一步即可制成, 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两第一端盖112分别固定连接超滤膜滤芯12的两端并卡紧固定连接于第一套筒 111的两端内。为了防止漏水,在第一端面与第一套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一第一端盖112 的端面中心开孔,以结合第一支架上的开孔形成第一进水口 13。另一第一端盖112的端面 密闭,以结合第一第一支架作为排污口 14。四第一挡板113两两结合分别卡入第一套筒的倒“U”型突出部1111内,且用螺钉 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112上,以结合所述倒“U”型突出部将第一端盖112挡固于第一套筒 111内。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每一第一挡板113均由两片半圆形挡片构成。第一支架114固定于第一套筒111的两端外,并起支撑第一套筒的作用。第一支 架114端面中心开孔,其包括一第一上支架1141、第一下支架1142和第一插销1143,第一 上支架1141和第一下支架114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插销1143对应的第一插销口,第一 插销1141插入第一插销口将第一上支架和第一下支架插接固定在一起。第一出水口 15设置于第一套筒111的中部,其用于将超滤膜净水装置净化后的水 排出至活性炭净水装置。请一并参阅图3、图4和图5。活性炭净水装置2具有一第二外壳21,收容并固定 于所述第二外壳内的活性炭滤芯22,第二外壳21上设置有第二进水口 23、第二出水口 M 和第三出水口 25。第二外壳21包括第二套筒211、第二端盖212、第二挡板213和第二支架214。其 中,请一并参阅图6,第二套筒211同样也为一中空的筒体,由不锈钢冷压成型而成,其两端朝外突出形成一倒“U”型突出部。两第二端盖212分别固定连接活性炭滤芯22的两端并卡紧固定连接于第二套筒 211的两端内。为了防止漏水,在第二端面与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第二端盖112的 端面中心开孔,以结合第二支架上的开孔分别形成第二出水口 M和第三出水口 25。四第二挡板213两两结合分别卡入第二套筒的倒“U”型突出部2111内,且用螺钉 固定于所述第一端盖212上,以结合所述倒“U”型突出部将第二端盖212挡固于第二套筒 211内。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每一第二挡板213均由两片半圆形挡片构成。第二支架214固定于第二套筒211的两端外,并起支撑第二套筒的作用。第二支 架214端面中心开孔,其包括一第二上支架2141、第二下支架2142和第二插销2143,第二 上支架2141和第二下支架2142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插销2143对应的第二插销口,第二 插销2141插入第二插销口将第二上支架和第二下支架插接固定在一起。第二进水口 23设置于第二套筒211的中部,其设置在第二套筒的中部,连接超滤 膜净水装置的第一出水口 15。第二出水口 23和第一出水口 15之间通过一螺帽旋紧连接在 一起,为了美观,可在连接处的外部设置连接装饰件四。活性炭滤芯22整体呈一中空的外层环绕一中空的内层且外层与内层之间在两端 闭合的双中空层环形结构,内层和外层之间通过若干沿轴心方向的筋连接在一起。在双中 空环形结构左端的的外层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进水口 23相通且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 间的中空相通的外层开口 22M ;所述双中空环形结构右端的内层设有一与内层的中空相 通的内层开口 2232。活性炭滤芯22与第二外壳的套筒之间留有间隙,以使所述外层开口 2224与第二进水口相通。具体地,活性炭滤芯22由一活性炭筒体221和连接于筒体两端的上盖222和下盖 223组成。其中,活性炭筒体221由一中空的外层2211环绕一中空的内层2212构成,内层和外层 之间通过若干沿轴心方向的筋连接在一起。活性炭筒体221由两子筒体连接而成,每一子 筒体的外层的一端设置有一突块2213,另一端设置有一 “L”型槽口 2214,两子筒体通过一 方的突块插旋入另一方上的设置的“L”型槽口实现可拆卸连接。上盖222由一中空的外层环绕一中空的内层且外层与内层之间在左端闭合的双 中空环形结构。上盖外层上设置有一与所述活性炭筒体221上的突块2213相对应的“L” 型槽口 2221。活性炭筒体221上的突块2213插旋入所述“L”型槽口 2221将所述上盖与活 性炭筒体22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且所述上盖的内层和外层分别与所述活性炭筒体221的 内层和外层通过一密封图7密封连接。在上盖的外层上还设置有一供水流入活性炭滤芯22 的外层开口 2224.下盖223上设置有一突块2231,其插旋入活性炭筒体221上的“L”型槽口 2214将 所述下盖与所述活性炭筒体22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且下盖223与活性炭筒体221通过一 密封圈密封连接在一起。下盖223与活性炭筒体221的内层之间留有供水从所述活性炭筒 体221的外层和内层之间的中空流入所述内层的中空的空隙,所述空隙即构成所述内层开 Π 2232。为了防止水从上盖222端部流出而达不到净化目的,在上盖与第二端盖连接处设 置有密封圈。以使水从上盖上设置的外层开口 22Μ流入活性炭滤芯,并沿活性炭外层与内层之间的中空流至下盖处,再从下盖与活性炭筒体的内层之间的空隙流入活性炭筒体内层 的中空部分,使经过活性炭二次净化后的水直接从第三出水口流出作为厨房用水,或者再 流经活性炭筒体内层至上盖出,再次净化后从第二出水口流出作为直饮水。当然,上述各活性炭子筒体之间、活性炭筒体与上盖之间、活性炭筒体与下盖之间 也可以不通过上述突块插入槽口再旋转插旋连接的方式连接,而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 式,如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相比现有技术采用胶水粘贴连接的方式 能避免胶水融入水中影响水质且使水中有胶水味。活性性碳滤芯的内层的中空部分既可装填活性碳,也可装填KDF、矿化石等其它过 滤材料,从而形成KDF滤芯,矿化石滤芯等等,当然也可在活性炭滤芯的外层和内层之间填 充活性炭等过滤材料。本实用新型的水的净化过程如下进水自超滤膜净水装置的第一进水口进入后, 首先流入超滤膜内,经超滤膜过滤,自中间的第一出水口流入活性炭净水装置的第二进水 口,经活性碳滤芯与第二外壳之间的间隙,再从活性碳滤芯左侧上盖的外层开口处流入到 活性碳滤外层与内层之间的中空部分,先从自左端流入到右端的下盖,经下盖处的内层开 口流入到内层的中空形成的管内,此时水可从该端处的第三出水口流出,作为厨房用水。流 入到内层的中空部分的水若再经右端流到左侧的第二出水口流出,则将通过内层的中空部 分填充的活性炭二次净化,净化后的水作为饮用水。由于此时在活性碳滤芯内部经过了一次 活性炭吸附过滤,最后才从饮用水口流出,形成饮用水,相比厨房用水多了一个吸附流程,因 此,水质更好。若此时在活性炭滤芯的外层和内层之间的中空部分也填装活性炭等过滤物质, 则能对厨房用水也进行二次净化,改善厨房用水的水质,同时也能进一步改善饮用水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污口,可对超滤膜进行排污,将超滤膜截留下来的污染 物排掉。本专利通过一个进水口,一个排污口,一个厨用水口和一个饮用水口的一进三出 的结构设计,实现对家庭用水不同需求进行分质供水的功能。一般家庭用水中,厨房用水都是4分水龙头,流量要求一般在500L/H以上才感到 方便,而一般饮用水虽流量要求不大,但要求口感好,要求必须去除水中的余氯、小分子有 机物等。本机厨用水流量可达到800-1000L/H以上,可完全满足家庭厨房用水需求,而通 过回流式流程设计,使饮用水口感更佳,同时对于厨房用水中的洗菜、洗碗等用水量最大 的地方,完全没必要使用饮用水,使用净化后的厨用水就可以了,因此通过厨用和饮用的分 质,大大延长了活性碳滤芯的使用寿命,从而也除低了用户的换芯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分质供水净水机,包括一超滤膜净水装置,所述超滤膜净水装置具有一第一外 壳,其上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一排污口和一第一出水口 ;收容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超滤膜 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质供水净水机还包括一活性碳净水装置;所述活性碳净水装置 具有一第二外壳,其上设置有一与第一出水口相连的第二进水口、一第二出水口和一第三 出水口 ;收容并固定于外壳内的活性炭滤芯,其为一中空的外层环绕一中空的内层且外层 与内层之间在一端闭合的双中空层环形结构,且在闭合端的外层侧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二进 水口相通且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空相通以供水流入活性炭滤芯的外层开口,所述内 层的中空填充有过滤材料且均与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滤芯由一活性炭 筒体和连接于筒体两端的上盖和下盖组成,所述上盖与筒体之间、下盖与筒体之间均可拆 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筒体由至少两子 筒体可拆卸连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连接 一方上设置的凸块插旋入另一方上设置的“L”型槽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侧边设置有所述 外层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 包括支架、端盖和套筒,其中,所述端盖与所述超滤膜滤芯或活性炭滤芯两端连接并固定连 接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内,所述支架固定并支撑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外,所述套筒由不锈钢冷 压成型而成,且其两端均朝外突出形成一倒“U”型突出部,四挡板两两结合分别卡入所述倒 “U”型突出部并固定于所述端盖上将所述端盖挡固于所述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一上支架和一下 支架通过一插销插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筒体之间、下 盖与筒体之间、端盖与超滤膜滤芯、端盖与活性炭滤芯具有外层开口的一端之间、端盖与套 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滤芯与外壳之间 留有一使所述外层开口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通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质供水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为活性炭或KDF。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质供水净水机,包括一超滤膜净水装置,所述超滤膜净水装置具有一第一外壳和超滤膜滤芯;所述分质供水净水机还包括一活性碳净水装置;所述活性碳净水装置具有一第二外壳,其上设置有一与第一出水口相连的第二进水口、一第二出水口和一第三出水口;收容并固定于外壳内的活性炭滤芯,其为一中空的外层环绕一中空的内层且外层与内层之间在一端闭合的双中空层环形结构,且在闭合端的外层侧面上设置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通且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空相通以供水流入活性炭滤芯的外层开口,所述内层的中空填充有过滤材料且均与第二出水口和第三出水口相通。本实用新型可产生不同水质。
文档编号C02F1/00GK201850187SQ20102051725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日
发明者李文国 申请人:深圳市爱玛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