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1199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给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关于电站锅炉的给水处理主要采用三种エ艺,全挥发给水处理工艺 (简称AVT-R)、弱氧化性全挥发给水处理工艺(简称AVT-0)和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简称 0T)。AVT-R和AVT-O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腐蚀产物的溶解和沉积,但对给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简称FAC)的抑制还是远远不够,一些机组采用该给水处理工艺,其给水铁离子含量超标现象非常严重,对于直流锅炉而言,这种超标直接导致其结垢速率高、汽轮机叶片铁垢沉积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机组效率。正是在此种情况下,国外大部分直流炉机组给水系统采用了较为先进的OTエ艺。OTエ艺最早由70年代的西德发展而来,90年代初美国电科院(EPRI)正式建立加氧处理的导则,我国也于2011年修订了新的加氧处理导则。较之于AVT-0,OTエ艺可有效的抑制FAC。OTエ艺之所以能抑制FAC主要是因为该エ艺在实施过程中,向给水系统持续加入高纯氧,从而在给水系统的金属内壁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有效的减缓腐蚀的发展。然而,OTエ艺仍存在着ー些弊端,主要是OTエ艺在实施时要求主蒸汽中维持一定浓度的溶氧(《DL/T 805. 1-2011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导则》要求主蒸汽的溶解氧> 10 u g/ U,可能会使某些钢材(如TP347)制成的高温受热面(包括过热器、再热器、水冷壁等)发生氧化皮脱落,脱落的氧化皮一旦形成堵塞,会导致受热管爆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可在实现现行OT エ艺对电站锅炉FAC抑制的同时,还消除其对锅炉高温受热面氧化皮脱落的影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适用于直流炉和汽包炉,加氧阶段包括常量氧化转化阶段和微氧运行补膜阶段;所述常量氧化转化阶段为在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口和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 ロ同时加氧对给水系统进行氧化,并控制主蒸汽中的溶解氧浓度< 5 ii g/L ;所述微氧运行补膜阶段为待给水系统形成氧化膜后,降低高压给水系统的加氧量,使加入的氧量仅供修补和维持氧化膜,同时控制主蒸汽中的溶解氧浓度< 5 y g/L。作为优选,所述常量氧化转化阶段中,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ロ的加氧量为50 U g/ L 150 ii g/L,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ロ的加氧量为50 u g/L 150 u g/L。作为优选,由所述常量氧化转化阶段进入所述微氧运行补膜阶段的转换点是高压给水系统中的铁离子浓度稳定并< I U g/L,且其溶解氧量为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口加氧量的95% 100%。
作为优选,所述微氧运行补膜阶段中,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口的加氧量为50y g/ L 150ii g/L,高压给水系统内的加氧量;^ 30 ii g/Lo作为优选,所述高压给水系统内的加氧量为5 ii g/L 15 ii g/L。作为优选,所述降低高压给水系统内的加氧量的方法为在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ロ降低加氧量或调节除氧器排气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在现行的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将加氧的过程分为常量氧化转化阶段和微氧运行补膜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加氧过程结束后,严格控制第二阶段的给水加氧量,两阶段的加氧过程中均严格控制主蒸汽溶氧。该加氧处理工艺适用于直流炉和汽包炉,能够保证给水系统管路金属表面形成并维持致密的保护膜,降低给水铁含量;控制主蒸汽溶氧,防止过量的氧进入高温受热面,导致氧化皮脱落;耗氧量大幅下降,正常运行条件下的耗氧量仅为现行OT法的1/3 1/5,减轻了维护量。


图I为本发明ー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锅炉给水系统及加氧点示意图。附图中各个标记的说明I.凝汽器;2.凝结水泵;3.凝结水精处理系统;4.精处理出ロ加氧点;5.低压加热器;6.除氧器入口取样点;7.除氧器;8.除氧器出口取样点;9.给水系统加氧点;10.给水泵;11.高压加热器;12.给水取样点;13.省煤器;14.水冷壁入口取样点;15.水冷壁; 16.过热器;17.主蒸汽取样点;18.汽轮机;19.再热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歩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ー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是对现行锅炉给水OT处理工艺的加氧过程的改进,适用于直流炉和汽包炉。直流炉和汽包炉的锅炉给水系统请參考图1,图 I为本发明ー种具体实施方式
所提供的锅炉给水系统及加氧点示意图。系统中的水汽循环过程为凝汽器I中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2后进入凝结水精处理系统3,经过凝结水精处理系统3进行净化处理的凝结水变为高纯水,经精处理出ロ加氧点4向低压给水系统(主要包括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3至除氧器7之间的管路系统)加入高纯氧,加氧后的高纯水依次流经低压加热器5和除氧器7,除氧器7出口的高纯水经给水系统加氧点9向高压给水系统(主要包括从给水泵10出ロ至省煤器13之间的管路系统) 加入高纯氧,加氧后的高纯水依次流经省煤器13、水冷壁15,在水冷壁15吸收热量后变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16进ー步吸热成为过热蒸汽,也称为主蒸汽,主蒸汽经汽轮机18、再热器19后进入凝汽器I凝结成水,完成一个水汽循环过程。其中加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包括常量氧化转化阶段和微氧运行补膜阶段。在常量氧化转化阶段,本发明在精处理出口加氧点4和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口即给水系统加氧点9同时加入高纯氧,控制精处理出ロ加氧点4和给水系统加氧点9的加氧量均在50 ii g/L 150 ii g/L之间,同时需控制主蒸汽中的溶解氧浓度彡5 ii g/L。为保证加氧过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常量氧化转化阶段之前,控制给水和蒸汽的氢电导率< 0. 15y S/cm,常量氧化转化阶段中,控制给水和蒸汽的氢电导率< 0. 20 y S/cm。待给水取样点12处的铁离子长期稳定并< I U g/L,且其溶解氧量为给水系统加氧点9处加氧量的95% 100%,则常量氧化转化阶段完成,进入微氧运行补膜阶段。在微氧补膜阶段,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ロ的加氧量仍为50 U g/L 150 U g/L,但降低高压给水系统内的加氧量至< 30 y g/L,使加入的氧量仅供修补和维持氧化膜,同时需控制主蒸汽中的溶解氧浓度< 5 y g/L。为保证加氧过程的顺利进行,在微氧运行补膜阶段中,控制给水和蒸汽的氢电导率> 0. 15y S/cm。降低高压给水系统内的加氧量可以在给水系统加氧点9处降低加氧量,或者调节除氧器排气门。在发明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密切监视除氧器入口取样点6、除氧器出口取样点8、 给水取样点12、水冷壁入口取样点14和主蒸汽取样点17的溶解氧含量,根据监测的结果实时调整加氧量,控制主蒸汽取样点17处溶解氧浓度< 5 yg/L,防止过量的氧对高温受热面的影响。实施例I :浙江某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机组,实施本发明前给水铁离子含量时有超标,给水铁离子含量的平均值为I. 92 u g/L,最大值高达14 u g/L,水冷壁节流圈经常性发生金属腐蚀产物沉积,每季度必须停机清洗一次。在实施本发明后,给水铁离子含量长期稳定在0. 5 u g/L,连续运行400天未发生节流圈堵塞现象,高温受热面未发生氧化皮脱落现象。运行过程中加氧量见表I :表I该机组运行过程中的加氧量
权利要求
1.ー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干,适用于直流炉和汽包炉,加氧阶段包括常量氧化转化阶段和微氧运行补膜阶段;所述常量氧化转化阶段为在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ロ和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ロ同时加氧对给水系统进行氧化,并控制主蒸汽中的溶解氧浓度< 5 g/L ;所述微氧运行补膜阶段为待给水系统形成氧化膜后,降低高压给水系统的加氧量,使加入的氧量仅供修补和维持氧化膜,同时控制主蒸汽中的溶解氧浓度< g/L。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常量氧化转化阶段中,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ロ的加氧量为50 u g/L 150 u g/L,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ロ的加氧量为50 u g/L 150 u g/L。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干,由所述常量氧化转化阶段进入所述微氧运行补膜阶段的转换点是高压给水系统中的铁离子浓度稳定并 (I U g/L,且其溶解氧量为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口加氧量的95% 10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氧运行补膜阶段中,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口的加氧量为5011§/1 15011§/1,高压给水系统内的加氧量く 30 u g/Lo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干,所述高压给水系统内的加氧量为g/L 15ii g/Lo
6.根据权利要求I、4或5所述的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高压给水系统的加氧量的方法为在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ロ降低加氧量或调节除氧器排气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站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在采用OT处理工艺下实施,适用于直流炉和汽包炉,加氧阶段包括常量氧化转化阶段和微氧运行补膜阶段;常量氧化转化阶段为在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出口和高压给水系统的给水泵入口同时加氧对给水系统进行氧化,并控制主蒸汽中的溶解氧浓度≤5μg/L;微氧运行补膜阶段为待给水系统形成氧化膜后,降低高压给水系统的加氧量,使加入的氧仅供修补和维持氧化膜,同时控制主蒸汽中的溶解氧浓度≤5μg/L。该工艺能够保证给水系统管路金属表面形成并维持致密的保护膜,降低给水铁含量;防止过量的氧进入高温受热面,导致氧化皮脱落;耗氧量大幅下降,减轻了维护量。
文档编号C02F5/00GK102603085SQ20121007525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
发明者冯礼奎, 周臣, 庞胜林, 曹求洋, 洪灿飞, 祝郦伟, 肖修林, 钱洲亥 申请人: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